从 “盟友” 到 “对手”:美欧关税战如何改写全球贸易规则?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7 16:37 3

摘要:关税反制的范围与力度欧盟计划对价值约 1000 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覆盖药品、半导体、木材、卡车等关键领域79。这一规模远超此前针对钢铝产品的 260 亿欧元反制措施,旨在直接冲击美国出口能力。例如,美国农产品(如大豆、玉米)可能成为重点目标,因其对共和

欧盟官员近期就美欧关税谈判释放明确信号:若谈判失败,欧盟将采取报复性措施以维护自身经济利益。以下是基于最新动态的深度分析:

关税反制的范围与力度
欧盟计划对价值约 1000 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覆盖药品、半导体、木材、卡车等关键领域79。这一规模远超此前针对钢铝产品的 260 亿欧元反制措施,旨在直接冲击美国出口能力。例如,美国农产品(如大豆、玉米)可能成为重点目标,因其对共和党票仓具有政治敏感性。此外,欧盟可能恢复对摩托车、威士忌、船只等商品的 25% 关税,并将反制措施分阶段实施,首阶段于 4 月 1 日生效,涉及 80 亿欧元产品,第二阶段于 4 月中旬扩大至 180 亿欧元。非关税工具的战略运用反胁迫工具:欧盟 2023 年底生效的《反胁迫条例》允许对美国实施广泛限制,包括禁止美国企业参与欧盟公共采购、限制服务贸易(如云计算、金融服务)、撤销知识产权保护等。科技监管:依据《数字市场法案》和《数字服务法案》,欧盟已对苹果、Meta 等美国科技巨头开出 7 亿欧元罚单,并可能重新推动 “数字服务税”,对美国科技公司在欧业务征税。进口监测:欧盟成立工作组监测贸易转移风险,计划 5 月中旬公布首批结果,若发现美国关税导致其他国家商品涌入欧洲,将采取临时限制措施。分歧焦点关税对等性:美国要求欧盟将汽车关税从 10% 降至与美国持平的 2.5%,但欧盟认为美国对皮卡征收的 25% 关税构成 “隐性壁垒”,且拒绝将增值税纳入谈判。非关税壁垒:美国指责欧盟食品安全法规和数字监管措施(如 GDPR)阻碍美企竞争,而欧盟认为这些是 “发展模式的核心”,难以让步。贸易逆差认知:欧盟强调其对美服务贸易逆差达 1040 亿欧元,净顺差仅 480 亿欧元,而美国聚焦货物贸易逆差,要求欧盟扩大能源和农产品进口。WTO 规则的博弈
欧盟已获得 2020 年 WTO 授权对美国航空补贴实施报复性关税(年额度 39.9 亿美元)5,但当前措施若未经新授权,可能被美国诉至 WTO。不过,美国的 “对等关税” 被指违反最惠国待遇和透明度原则,欧盟可援引 WTO《保障措施协定》进行抗辩。若谈判破裂,欧盟可能在未获新授权的情况下采取临时措施,但需承担法律风险。对欧美经济的冲击欧盟产业风险:德国汽车业(对美出口占比 15%)、法国农产品(如葡萄酒)和意大利机械制造可能遭受重创。欧洲央行研究显示,美国关税已导致欧洲消费者主动避开美货,进一步抑制需求。美国出口压力:若欧盟对美农产品加税,将直接影响中西部农业州(如艾奥瓦州)的选举支持率,而半导体和药品关税可能削弱美企全球竞争力。欧盟内部协调与外部策略成员国分歧:尽管德国、法国支持强硬反制,但西班牙、匈牙利等国更倾向于谈判,担心贸易战拖累经济。欧盟需在 7 月 8 日暂停期结束前达成内部共识。多元化布局:欧盟加速推进与南方共同市场、印度、澳大利亚的自贸谈判,并考虑与中国加强合作。例如,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访华期间呼吁 “在中欧间建立桥梁”,德国也反对对华电动汽车加税。谈判窗口:欧盟计划本周向美国提交谈判文件,提议降低工业品关税、增加对美投资、购买更多美国商品。若美方在 7 月 8 日前未回应,欧盟可能启动报复措施。风险升级:若谈判破裂,欧盟可能在 7 月 14 日实施 210 亿欧元报复性关税,并在 90 天暂停期后将 “对等关税” 税率从 10% 升至 20%。全球连锁反应:美欧贸易战可能加剧供应链重组,推动更多国家寻求区域合作(如 RCEP 扩容),同时削弱 WTO 争端解决机制的权威性。

从 1980 年代美日半导体争端到 2019 年欧美航空补贴案,贸易战往往导致 “双输”。例如,日本半导体产业因美国制裁从全球占比 50% 降至 10%,而欧盟若对美科技巨头全面征税,可能引发数字领域 “脱钩”。当前,欧盟的反制措施既需维护自身利益,也需避免陷入长期对抗,因此 “以战促和” 仍是主要策略。

来源:百万光束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