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县域“文旅热”,展现文旅产业“新气象”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7 01:03 3

摘要:今年“五一”假期,我国文旅市场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狂欢,供需两旺的态势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吹暖了整个旅游行业。5天假期,各地的“奔县游”持续升温。这场基于交通基建完善、兴于社交媒体传播的县域旅游热,正推动我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五一”假期,我国文旅市场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狂欢,供需两旺的态势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吹暖了整个旅游行业。5天假期,各地的“奔县游”持续升温。这场基于交通基建完善、兴于社交媒体传播的县域旅游热,正推动我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小县城处处是宝藏”“小城也有浪漫假期”……在社交媒体平台,不少人分享着“五一”县城旅游经历。在游客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今天,新鲜感、独特感、体验感正日益成为民众追求的热点。越来越多人选择放弃传统热门旅游城市,去小城感受“诗与远方”,既体现出游客消费观念转变,也是县域旅游升级发展的生动缩影。

从“冷门”到“顶流”,为什么众多的小城成了“香饽饽”?答案就藏在它们的“独家记忆”里。一方面,现如今的小城早已不再是“只有一条街”的代名词,这些年,各地的县城通过深度挖掘本地文化、美食和自然资源,摇身一变成了“文旅新星”。另一方面,一些县城为打好“文旅牌”,在突出地域特色上做足文章,由此形成的“千城千面”异质性景观,正好可以满足人们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文旅消费新需求。

“小城故事多”,小县城引来“大流量”。从现实来看,人口流向哪里,哪里就有活力。旅游是一个全产业链,可以串联起“吃、住、行、购、娱”等上下游产业,发挥“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引擎”的带动作用。今年“五一”假期,河北正定的古城夜市,靠着“赵子龙故里”的名号和地道羊杂汤,吸引了无数游客打卡;甘肃天水因为麻辣烫火遍全网,游客蜂拥而至,只为一碗热气腾腾的宽粉;因“一只卤鹅”爆火的重庆荣昌,接待游客234.5万人次而成为新晋“人气王”。可以说,县域旅游的“小”“美”“精”“特”,让广大游客在这些“小地方”反而领略到更有烟火气、自然风、文化味的“不一样”的假期。

县域文旅热的兴起,也打开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窗口。实践表明,只要深耕本地特色,秉持真诚待客之道,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创新旅游业态,这些小县城也能够“广结天下缘,喜迎八方客”。今年“五一”假期,江西众多的小县城就成为众多游客的“打卡地”。在南昌县,当地以“此城英雄·乐游昌南”为主题,举办凤凰沟景区“凤鸣星河光语四季”夜盛宴活动、“文脉承古今·书香润赣鄱”阅读等系列文旅活动;在婺源县,当地把好风景“串珠成链”,让游客既可以享受青山绿水的怡人生态,又可感悟当地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让广大游客乐此不疲、流连忘返。

假日消费是经济活力的“风向标”,是拉动经济的重要“驱动器”和“强引擎”。今年“五一”文旅市场的县域“文旅热”,让我们看到了县域文旅产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和巨大潜力。只要各地在提升旅游品质、服务质量,丰富文旅活动上持续“上新”,让旅客“常游常新”,就一定能让县域旅游“一路长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来源:大江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