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笔下的爱情战争,一极是精明的计算,一极是绝望的浪漫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7 15:09 2

摘要:张爱玲是现代中国文学的传奇。提起张爱玲,我们心中不自觉地浮现那些天才的比喻(“她的手臂像热腾腾的牛奶似的,从青色的壶里倒了出来”)、苍凉的风情(“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生动的心理(“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

《色·戒》

张爱玲是现代中国文学的传奇。提起张爱玲,我们心中不自觉地浮现那些天才的比喻(“她的手臂像热腾腾的牛奶似的,从青色的壶里倒了出来”)、苍凉的风情(“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生动的心理(“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不自觉反复感叹——她怎么写那么好?

细读张爱玲,能帮助我们理解张爱玲的风格与技巧,更能帮助我们发现张爱玲独一无二的价值——

许子东老师倾注三十年心血,成就《细读张爱玲》一书,聚焦张爱玲10余部重要代表作——看《第一炉香》上海女学生怎样在香港一步步沉沦;体会《金锁记》残酷的浪漫文字;沙盘推演《倾城之恋》男女爱情游戏规则;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解剖男人的道德性;探究《小团圆》中奇特的母女关系……文本之外,本书还将勾连历史、人物,在20世纪中国文学大脉络中,寻找张爱玲“无处安放”的独特价值与地位。

此次增订新版作为“许子东文集”系列之一种推出,修订讹误,新增四篇力作。

知名设计师汐和操刀,内文特别收录作者多年“读张”之点滴足迹;

封面精心选取19世纪英国插画大师比亚兹莱精美版画,烫哑光黑漆;

封面采用雅致灰特种纸,潘通专色印刷,

呈现独属张爱玲的一份华丽与苍凉

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评道:“现代中国文学禁得起细读的作家不多,张爱玲是其中之一。许子东读张爱玲,读出华丽与苍凉、世故与惘然、狎暱与悲伤……本书是‘张学’又一力作。”

《细读张爱玲》前言

许子东

有人说:“就是最豪华的人,在张爱玲面前也会感到威胁,看出自己的寒伧。”同样道理,在张爱玲的文字面前,再仔细的文本阅读,也会显得粗枝大叶。可是我们还是要细读张爱玲。为什么呢?

张爱玲影像

1990年秋天,我在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参加一个Seminar,“女性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其中有一半的时间在讨论张爱玲,李欧梵教授主持,周蕾的书做参考教材。修课的同学当中,现在很多人是很出名的大学教授。

为了参加这个Seminar,我常常要在大学南面的Westwood和Rochester路口找免费停车位。当时我正在写英文的硕士论文,一面在街口转来转去找车位,一面脑子里想着英文论文的概念,张爱玲、小上海、小市民社会等,所以那个路口的超级市场、邮局、书店……我都已经非常熟悉。

万万没想到,原来张爱玲最后住的地方就在那个路旁,她平时用的超级市场、邮局、影印店,就是我用的那几家。在UCLA我们当然也议论过张爱玲的近况,只听说她隐居在洛杉矶,我们想象她大概隐居在Santa Monica Beach或比弗利山庄。她那么出名,我们想象她的生活会舒适清高,文化界谁也找不到她。没有想到她原来就住在我天天停车的路口。

实际上,我们后来看到资料,张爱玲最后十几年住在洛杉矶,生活状况有些凄惨。她有时候租房,两个月的首付租金都付不起,要问律师借。我们穷学生都能付。除了最后住的Westwood,之前她住的北好莱坞等都是很糟糕的地段。住Motel,Motel怎么能长住?而且她没有车。洛杉矶这个地方不开车,简直是非人的社会,街上全是车,走路、坐巴士都是很辛苦的。她去世以后好几天才被人们发现,房间里只有一堆纸箱,什么家具也没有,有一些漂亮衣服被带来带去。她后来老是搬家。

大家知道她早期有一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我原来想,这是多么精彩的象征,没想到作家的晚年,竟把象征变成了写实。她十几年到处搬家,她说她身上有虫,把自己头发都剪了。想想多么爱美的女人,把头发都剪了。

张爱玲最后影像

戴文采,《美洲中报》的一名编辑,一度知道张爱玲住在什么地方,她就在张爱玲公寓房间的旁边也租了一间,等了好些天都见不到人。最后没办法,她只好将纸条塞在房门下面,大概就是说我是台湾的记者,想见一面,问几个问题,您不反对的话,我明天中午什么时间来找您。到了第二天中午,她去的时候房子空了,没人了,搬走了,像聊斋一样。最后戴文采是根据几天来垃圾箱里收集的东西写了整版的报道,说她牙齿出血、吃什么冷冻食品、用牙线、涂什么药等。

后来我遇到南加大教授张错—把张爱玲骨灰撒在海上的葬礼,就是张错教授参与主持的。张错跟我说:许子东,就算你在路上碰到她也没有用,你根本认不出她。为什么?因为她到晚年就变成美国人说的Bag Lady,穷困潦倒的妇人。她最后好多年只穿超级市场最便宜的2.99美元的中国产的塑胶拖鞋。她要在超级市场门口跌倒,人们恐怕扶都不敢扶,因为怕到时候会被起诉,未经允许接触老人身体,赔都赔不清楚。就是这么一个凄凉的境遇。

这么惊艳一生的作家,“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最后生活怎么这么悲凉。她晚年不是没有钱,也不是没有名,她至少在台湾、香港已经非常红。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一个迷恋华丽雕刻世俗的作家这样自绝于世界?林式同的回忆录说,有一次律师临时告诉她要去上海出差,在电话里听到“上海”两个字,张爱玲就停了下来,停了足足两分钟,律师也不敢说话。过了两分钟以后她又恢复常态,淡淡说一句:“恍若隔世。”我在上海南京西路的重华新村住过十几年,很晚才知道1949年张爱玲也住过重华新村,在那里目睹解放军进城。同一条弄堂,和在洛杉矶一样,又一次跨越时空的擦肩而过。

《色,戒》

当中残酷的浪漫文字与经典的颓废画面;通过《倾城之恋》,我们要沙盘推演爱情游戏的基本规则;通过《红玫瑰与白玫瑰》,要看作家如何解剖男人这种动物的人性;我还会讲一下《留情》中的上海腔调,《茉莉香片》中的雌雄同体,《心经》中的恋父情结,还有《桂花蒸·阿小悲秋》中的劳工形象。

我们也会研究为什么张爱玲在美国的英文写作不成功,还有她跟赖雅第二次婚姻的详细情况。当然我们的一个重点,是细读张爱玲晚期风格的代表作《小团圆》,我们会比较张爱玲和胡兰成对同一个故事的不同讲法,看看“一个女人何以不惜一切地爱上显然不该爱的人”。在这当中我们会讨论三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显然不该爱?为什么女人会不惜一切?什么才是爱的定义?还有,女人都是同行吗?《小团圆》里奇特的母女关系,也是我们要特别讨论的题目。

贯穿全书,我会试图讨论张爱玲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关注她跟胡适、傅雷、柯灵、丁玲、夏志清、宋淇等人的关系。张爱玲对后来很多作家都有影响,比如白先勇、朱天文、王安忆、贾平凹、黄碧云。但所有这些文学史层面的学术讨论,都必须首先建立在作品分析、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作品出发,而不是从理论出发,是这本书稿的写作原则。

许子东潜心研读30余年,“张学”入门必备

文集增订新版,同名音频收听次数200万+

细解10余部代表作,勾连张爱玲人生轨迹

林青霞×窦文涛×许鞍华×贾平凹联合推荐

限量签章+藏书票版

来源:理想国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