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说老飞机没有第二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的“飞机坟场”,一批F-16战隼战斗机正从尘封的墓地中被“复活”,打包送往乌克兰。这场“老兵不死,只是被拆解”的戏码,到底能为乌克兰的空中战场带来什么?让我们拆开这包来自美国的“惊喜包裹”瞧瞧!
谁说老飞机没有第二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的“飞机坟场”,一批F-16战隼战斗机正从尘封的墓地中被“复活”,打包送往乌克兰。这场“老兵不死,只是被拆解”的戏码,到底能为乌克兰的空中战场带来什么?让我们拆开这包来自美国的“惊喜包裹”瞧瞧!
4月末,一架乌克兰的An-124运输机悄然降落在图森国际机场,旁边就是大名鼎鼎的“飞机坟场”。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照片显示,至少三架F-16被小心翼翼地用收缩膜包裹,拆掉了机翼、尾翼、发动机和雷达罩,像极了被打包好的“航空版乐高积木”。第二天,这架注册号为UR-82027的运输机载着这些“半退休”战机,直飞波兰热舒夫-贾西翁卡机场——西方援乌物资的超级中转站。
美国空军发言人一本正经地表示:“我们送的只是些废弃的F-16零件,完全没法飞,缺发动机缺雷达,绝对不是去打仗的!”这话听起来就像在说:“我们只是寄了点废铁,乌克兰爱咋折腾咋折腾。”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些“零件”可不是随便从废品站捡来的。机头上的“鸟切器”IFF天线暴露了它们的身份——曾经是空军国民警卫队的“老伙计”。虽然它们飞不动,但拆下来当备件,绝对能让乌克兰的F-16机队“延年益寿”。
乌克兰的F-16机队目前就像个拼凑的摇滚乐队,靠着欧洲盟友的慷慨捐助勉力维持。荷兰、丹麦、挪威和比利时承诺了总计85架F-16,但有些是拿去培训飞行员的“教学机”,真正上战场的没几架。更糟的是,备件短缺让这些老飞机频频“罢工”,比利时甚至因为缺零件推迟了交付。更别提乌克兰的F-16还在战场上“摔跟头”——2024年8月,飞行员奥列克西·梅斯在一场空战中坠机;2025年4月,帕夫洛·伊万诺夫又因疑似被俄军S-400击落而牺牲。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追授英雄称号,但光有荣誉可填不满机库的窟窿。
这些F-16在乌克兰的日常也不轻松。空对空任务中,它们挂载AIM-9X和AIM-120导弹,威风凛凛地巡逻;空对地任务时,GBU-39/B小直径炸弹和AN/ALQ-16电子对抗吊舱让它们勉强能在俄军防空网下“偷摸生存”。但乌克兰没有空中加油机,三 个外部油箱成了标配,飞得远是远了,可这续航能力就像靠三杯咖啡硬撑通宵——总有撑不住的时候。
那么,这些从坟场挖出来的F-16能干啥?别指望它们整装上天跟俄军苏-35拼刺刀。美国提供的这些机身,基本就是“航空界的器官捐献者”。乌克兰的维修团队可以从这些Block 15 ADF机身上拆下机身结构、起落架、座舱部件,甚至是老旧的电线和螺丝,拿去修补欧洲捐助的F-16A/B型号。毕竟,乌克兰的F-16机队现在就像一辆老爷车,跑两步就得进修理厂,备件比黄金还珍贵。
更幽默的是,这些F-16原本的命运是被改装成无人机靶机,专门给美军新武器“陪练”。现在,它们从“靶子”摇身一变成了乌克兰的“救命稻草”,这剧情反转堪比好莱坞大片。有人开玩笑说:“美国这是把飞机坟场的‘僵尸’送去乌克兰,搞不好还能吓唬一下俄军!”不过,乌克兰可没空开玩笑——每一块能用的金属都可能是下一次任务的保障。
不过,乌克兰的维修人员还得从苏联时代的“米格哲学”切换到F-16的“精细化管理”。这就像让一个老派修车工去修特斯拉,难度可想而知。
来源:瞩望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