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的三间房村宛如一颗耀眼的新星,熠熠生辉。曾经,这里因“瓦片经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饱受困扰,如今却在党建引领与村企联建的协同发力下,实现了从“问题村”到宜居宜业示范村的华丽蝶变,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典范,生动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的三间房村宛如一颗耀眼的新星,熠熠生辉。曾经,这里因“瓦片经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饱受困扰,如今却在党建引领与村企联建的协同发力下,实现了从“问题村”到宜居宜业示范村的华丽蝶变,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典范,生动诠释了“党建+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曾经“瓦片经济”下的困境与挑战
过去,三间房村的“瓦片经济”蓬勃发展,村民们为增加收入,纷纷将自家房屋改造成加工厂、小作坊和出租屋。一时间,村庄里流动人口众多,人口倒挂比达到惊人的1:11。村民的全部收入几乎都依赖“瓦片经济”,但这种发展模式也带来了诸多隐患。村庄内私搭乱建现象严重,4.5万平方米违章建筑林立,2000多间出租房屋无序经营,居住环境杂乱无章。同时,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使得村庄的生产生活安全毫无保障,治安、消防等问题层出不穷,村庄发展陷入困境。
党建引领,开启整治转型新篇章
2018年,在党建引领下,三间房村迎来了重大变革。村党支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全力推进 “拆违整治” 行动。这场大刀阔斧的变革,不仅是对违章建筑的拆除,更是对村庄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塑。村领导班子深知,改善人居环境是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的关键,而加强党建引领是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核心保障。
在整治过程中,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他们挨家挨户走访,耐心细致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争取大家对整治行动的理解和支持。面对部分村民的不理解和抵触情绪,党员干部们不厌其烦地解释政策,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在党员干部的努力下,9400多名流动人员被有序疏散,2000多间出租房屋被顺利腾退,4.5万平方米违章建筑轰然倒下。曾经喧嚣嘈杂的村庄瞬间安静了下来,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然而,村党支部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们意识到,单纯的整治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要实现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借助市场力量进行自我革新。在黄村镇党委的协调下,2018年9月,三间房村引进了北京叁间房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这家集文化创意、工艺美术设计创作、物业管理、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化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服务企业,与三间房村一拍即合,共同开启了村企联建、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村企联建,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北京叁间房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入驻三间房村后,秉持着“为百姓理房,为企业安家”的理念,积极构建“村企同行”的乡村振兴新发展格局。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文化创意与乡村建设深度融合,致力于实现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公司面临着诸多困难。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刚刚起步的乡村振兴事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公司租赁的80多栋房子,每年需承担1000多万元的租金压力,资金周转困难。在这关键时刻,王相龙,没有选择逃避。他主动与村民沟通,分批与村民召开小会,坦诚地说出公司面临的困难。令他感动的是,在寇老书记的带领下,村民们纷纷表示理解和支持,主动提出免租金一个半月的措施。但王相龙深知村民们同样需要生活来源,这份理解和支持弥足珍贵。于是,他决定取消免租金措施,改为向村民缓交租金,他要用行动维护企业的信誉和村民的信任。在王相龙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终于成功渡过难关。
此后,王相龙带领团队,凭借特有的吃苦耐劳、朴实能干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三间房村的建设中。针对村内大量房屋闲置、“瓦片经济”禁而不绝的现状,运营公司主动破题,通过集中收房、统一运营的方式盘活村内闲置房屋。根据完全自愿的原则,村民与运营公司签订协议,将房屋全权托管给运营公司。运营公司出资进行装修设计、施工改造和管理运营,从源头上遏制了过去无序收租的“瓦片经济”。
托管前,村民自行出租房屋每年每户收益约8万元,托管后,运营公司向村民支付的租金每年每户约9.7 万元,增长约21%。经过每年5% 的递增,到2025年租金增长至14万元,增长约40%。同时,运营公司通过前期调研了解到周边工业园区职工存在大量住宿需求,于是在闲置房屋的基础上打造了一批“小院式”酒店公寓。改造后的公寓居住品质大幅提升,房屋环境干净整洁,家具家电一应俱全,租客可直接拎包入住。这些举措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形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新治理模式,注入乡村振兴新活力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王相龙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五动”、“五化”、“五来”工作经验,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五动”,即党委推动、村委发动、企业主动、场景带动、盈利互动。党委发挥引领作用,为乡村振兴指明方向,从政策制定、资源调配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村委积极发动群众,通过组织村民会议、宣传引导等方式,让每一位村民都成为乡村建设的参与者;企业主动投入资源,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资金,为乡村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场景带动通过打造美丽的乡村景观和特色文化活动,如举办评剧演出、民俗花会展演等,吸引游客和投资;盈利互动确保了各方在乡村发展中都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王相龙进一步推进“五化”建设——党建引领组织化、规范管理物业化、村庄建设生态化、人文浸润艺术化、“村企联建”产业化。党建引领组织化,让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村党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培训,提升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规范管理物业化,为村庄的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公司引入专业的物业管理模式,对村庄的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等进行精细化管理。村庄建设生态化,打造出绿水青山的美丽家园。通过植树造林、河道治理等措施,改善村庄生态环境。人文浸润艺术化,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公司创新性地挖掘、活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延续大槐树故事、吵子会、小车会、舞龙队、戏曲社等文化传统,运用现代创意设计、科技手段和时尚元素,提升农民对乡村美学的创作水平,通过视频、直播等方式展现乡村特色文化,塑造地域品牌形象。“村企联建”产业化,则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如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村民收入。
“五来”工作法从细微处着手,让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规范无证无照企业,使村庄“静下来”,告别了往日的嘈杂与混乱;开展环境综合治理,让村庄“净起来”,垃圾消失不见,污水得到妥善处理,空气变得清新宜人;打造花园式乡村,让村庄“绿起来”,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仿佛走进世外桃源;实施亮化工程,让村庄“亮起来”,夜晚的村庄灯火辉煌,不再漆黑一片;通过企业助力,让村庄“兴起来”,村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展望未来,共绘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如今的三间房村,已然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一幢幢崭新的民居错落分布,村景摇身一变成为风景,田园化身为公园,产品转化为商品,民房改造成民宿。但王相龙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他的目光望向更远方,心中怀揣着一个宏伟目标——将“叁间房”模式推广到全国。
三间房村的成功经验充分证明,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村企联建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只要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就一定能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让我们以三间房村为榜样,携手共进,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本文来自【宝乐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