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人均存款,为何能强势排在全国省份首位!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02 17:57 1

摘要: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浙江人均存款飙到14.85万元,比第二名的辽宁还高出1.6万元,更甩开经济大省江苏、广东一截。别看数字冷冰冰,背后可都是实打实的“民富密码”。

和大家再提一件事情,浙江不仅人均收入稳居中国省份第一位,在人均存款方面同样鹤立鸡群。

要说浙江的人均存款为啥能稳坐全国省份头把交椅,这事儿还得慢慢分析。

考虑到2024年各地数据并没完全公布,我们还是采用前年的最新数据。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浙江人均存款飙到14.85万元,比第二名的辽宁还高出1.6万元,更甩开经济大省江苏、广东一截。别看数字冷冰冰,背后可都是实打实的“民富密码”。

首先得归功浙江民营经济这块金字招牌。据悉,浙江全省1040万户市场主体,平均每6.5个浙江人里就有一个老板,光是“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就占了快四分之一。

从义乌小商品到温州皮鞋,从绍兴轻纺到台州睡衣产业,遍地开花的草根经济让老百姓钱袋子鼓得快。

台州东埭村家家户户做睡衣,两夫妻一年能挣二十多万。武义县保温杯产业链直接带飞全县,连82岁老人都能在作坊月入两千。这种“全民创业”模式让浙江人收入来源多,存款自然水涨船高。

数字经济更是给存款加了个“涡轮增压”。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近三成,阿里、网易这些巨头带动的不仅是就业,更重塑了赚钱逻辑。

直播电商、跨境电商让村里大妈都能把土特产卖到全球,绍兴柯桥的布商靠大数据精准对接国际订单,义乌小老板用AI分析爆款趋势,产业升级直接推高收入天花板。

同期,2023年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冲到6.7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7万元,这差距够在三四线城市付个首付了。

区域均衡发展这招棋也下得妙。别看杭州人均存款破20万领跑全省,就连垫底的丽水、衢州也能守住12万门槛,比重庆、西安这些大城市还高。

当地学者坦言,这得感谢“山海协作”工程,发达地区带着山区县搞产业飞地,像丽水的松阳靠引进杭州电商团队,把茶叶卖出了奢侈品价。衢州借力宁波港口资源,硬是把化工新材料做成百亿产业。

浙江全省90个县里只剩4个收入低于全国平均,这种“富不丢穷兄弟”的搞法,让浙江存款数据没有明显短板。

此外,政策红利更是关键推手。

自从2021年戴上“共同富裕示范区”帽子,浙江在收入分配改革上猛踩油门。比如丽水试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农民靠卖空气指标年入百万。嘉兴搞“飞地抱团”,薄弱村集体投资产业园年分红超百万。

这些创新让财富分配更公平,老百姓敢消费也更敢存钱。再加上省级财政每年砸200亿支持山区26县,硬是把武义从贫困县变成“中国超市之乡”,5万武义人在全国开超市,年销售额超千亿。

当然,浙江人的存钱智慧也不能忽视。别看网上总说浙江人爱投资不爱储蓄,可数据可不会说谎!2022年浙江住户存款8.2万亿,按常住人口算人均12.74万,比山东多出近3万。

这种能挣钱还喜欢存钱的本事,源自刻在骨子里的风险意识。老一辈浙商再有钱也要留足“过冬粮”,年轻人虽然热衷理财,但基金股票赚了钱照样转部分回银行保本。

就连搞直播的义乌网红,也会把爆单赚的钱分三份:一份进货、一份投资、一份定存,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财商,让浙江存款数据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不过存款高也不全是好事。2022年浙江住户贷款余额冲到7.34万亿,人均净存款只剩320元,说明大家更多是把钱当周转资金而非死存款。

但这恰恰印证了浙江经济的活力!存款不是躺在银行吃利息,而是随时准备投入再生产。

就像一位台州商人说的:“存折上的数字是胆气,厂房里的机器才是底气。”这种动态平衡,或许才是浙江民富的真正密码。

来源:城市记录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