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优质、便捷、高效的人社服务,在前期各相关单位积极报送的基础上,福建省人社厅推选出2024年全省人社系统优化营商环境“最具获得感”典型案例11篇,案例内容涵盖就业、人才、社保、维权、政务等方面。相关案例将在本公众号展开系列宣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优质、便捷、高效的人社服务,在前期各相关单位积极报送的基础上,福建省人社厅推选出 2024年全省人社系统优化营商环境“最具获得感”典型案例11篇,案例内容涵盖就业、人才、社保、维权、政务等方面。相关案例将在本公众号展开系列宣传。希望以此为契机,各地市进一步对标先进,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和群众急难愁盼,探索推出更多创新举措和特色做法,深入推动人社领域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今天推出福建省社会保险中心、福州、厦门和漳州的经验做法。
●福建省社会保险中心:福建首创社保规划服务 为群众量身定制最优方案
●福州:打造可持续发展城市就业标杆 全力推进全国示范项目建设实施
●厦门:创新外籍人才工作专业技术、技能水平评价机制
●漳州:1580就业直播间打造“云上就业生态圈”
●三明:打造“静默认证”平台 助推人社服务精准化便利化
●莆田:“四个一”构筑数字化人才服务新模式
●南平:打造“家门口”零工市场 实现就业“邻”距离
●龙岩:率先推出灵活用工领域“支付即反向开票” 打造新就业形态服务新模式
●宁德:建立三三工作机制 让劳动者“安薪”
●平潭:“平台+联动+中心”协同 平潭根治欠薪成效显著
福建省社会保险中心
福建首创社保规划服务
为群众量身定制最优方案
近年来,福建省社会保险中心坚持在优化福建省营商环境行动中走好社保方阵,以可见可感的暖心服务为企业和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为积极回应企业和群众对社保待遇能“看得懂、算得清”的迫切需求,福建省社保中心在全省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创新推出社保规划服务,为群众提供量身定制的参保缴费规划和养老金测算等个性化服务。
一是建专业团队挺膺担当。组建全国首个社保规划师团队,160名由全省各级业务骨干组成的社保规划师发挥懂政策、会算账、擅答疑三大技能,结合群众自身实际条件和个性化需求,为群众提供权威的政策解读、专业的待遇测算和社保规划服务。创新举措实施以来,已为10万余名群众提供专业的参保缴费规划建议和方案,深受群众好评。
二是强能力本领为民服务。印发《福建省社保规划服务规范》,组织全省各级社保经办机构业务骨干参加专项培训,梳理分析企业和群众最集中最急迫的需求和关切,提升社保规划服务本领。研究社保规划方法,开发测算工具,完善信息系统模块、小程序,为社保规划师和群众提供便利的测算“神器”。“社保规划服务”被评为福建省2024年第二批政务服务改革典型经验案例。
三是集众智众力践行使命。全省各级社保经办大厅开设“社保规划服务专窗”,为参保群众面对面提供权威、专业的社保规划服务,廓清群众参保认识,增强群众参保信心。同时社保规划服务还拓展延伸到全省764个社银合作银行网点,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服务。社保规划服务已在全省树立良好服务品牌,得到省领导和人社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打造可持续发展城市就业标杆
全力推进全国示范项目建设实施
近年来,福州市始终坚持把就业工作摆在首位,全力稳岗促就业、培训提技能、融合促发展、数字强服务,着力打造可持续发展城市就业标杆。 一是就业提质、兜底帮扶,推动“乐业榕城”。连续出台一系列促就业稳就业政策,真金白银助力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温暖榕城行动,进一步推进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兜底帮扶重点群体就业。 二是擦亮品牌、招贤纳才,推动“青聚榕城”。连续多年成功举办“好年华 聚福州”人才峰会等大型活动。国内首创“求职免费住宿”“万元生活补贴”为毕业生提供“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的就业创业环境。 三是技能培训、揭榜挂帅,建设“工匠榕城”。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加大重点群体人员培训力度,开展新兴行业和特色产业职业技能培训。 四是风险预警、根治欠薪,建设“和谐榕城”。创新和谐劳动关系“1+X”创建机制、劳动关系风险“三级”预警机制、“区域+行业”协同治理机制等7项机制。全省率先在仲裁机构普及办案系统,建成首家“省级标准化数字仲裁庭”。
厦门
创新外籍人才工作专业技术、
技能水平评价机制
今年来,厦门市人社局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建立科学的外籍人才评价评估体系,全省首创建立外籍人才工作专业技术、技能水平评价机制,发布《国际职业资格认可目录》,有效衔接境外职业资格和职称比照,吸引更多优秀外籍人才来厦创新创业。
一是创新机制,科学评价。注重实际能力和贡献建立评价新机制,将评价结果、国际职业资格目录作为申请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的依据。经认定具备初级专业技术水平或工作技能水平的,可申请有效期1年内的来华工作许可(B类);认定中级专业技术水平,可申请有效期3年内的来华工作许可(B类);认定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水平或符合《国际职业资格认可目录》要求的,可办理最长有效期为5年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
二是提升服务,优化体验。利用数字化平台实行全程网办,优化评价流程和简化审批环节,有效整合外籍人才评价、外国人工作许可及居留许可等办理事项,推行“一站式”服务,不断提升办理时效。优化服务保障,对评定的各类高技术外籍人才,提供交通出行、文化体验、旅游观光等“一卡通”便利措施。
三是引智聚才,助力产业。精准对接重点产业引进高精尖缺的外籍人才需求,开展外籍人才工作专业技术、技能水平评价,适当放宽学历和工作资历限制,现已为集成电路、文化创意、半导体等领域引进43名外籍人才,为实用性外籍人才开辟了“绿色通道”。
漳州
1580就业直播间打造“云上就业生态圈”
漳州市人社局积极创建“漳州就业1580”一体化服务体系(即建立1张网、健全5大体系、优化8项功能、做好“0”距离服务),与闽南日报强强联合打造“媒体+人社”创新实践平台——“漳州就业1580”直播间,是全省首个人社官方就业直播间,也标志着漳州公共就业服务向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迈进。 一是建立“政校企媒”协作机制。直播间通过引导政府职能部门、高等院校、人力资源机构等多方参与,将媒体的传播优势与政府服务的专业资源深度融合,建立了常态、高效的协作机制,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全面、精准、便捷的就业服务,成为区域稳就业促发展的创新标杆。 二是构建全链条就业生态。以“线上直播+线下服务+资源联动”为核心,打造“云招聘—政策赋能—技能提升—精准帮扶”四维生态。线上创新“企业探访+岗位实景展示”模式开展常态化直播招聘;线下依托就业夜市、零工驿站等实体站点延伸服务触角;引入“漳州零工1580”平台,联动辖区培训机构,实现技能培训无缝衔接。 三是实现供需匹配精准化。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开设专场招聘,邀请就业导师驻场,提供定制化岗位,政策专员推荐惠企惠民政策,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加贴心、个性化的服务体验。直播间探索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库”与“求职者技能画像库”,通过实时统计岗位点击量、简历投递热力图,实现就业服务从“普适性”向“精准化”升级。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