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阴云笼罩,全球粮食价格创两年新高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7 19:47 2

摘要:5月2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2025年4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2025年4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128.3点,较3月上升1.0%,较去年同期高7.6%,达到了2023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明确表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开始对贸易产生挤压效应。

5月2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2025年4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2025年4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128.3点,较3月上升1.0%,较去年同期高7.6%,达到了2023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明确表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开始对贸易产生挤压效应。

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4月平均为111.0点,较3月上涨1.2%,指数环比上涨反映出所有主要谷物价格普遍走高。

全球小麦价格微升,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出口供应趋紧、部分主要出口国保持稳定出口节奏以及美元(尤其对欧元)走弱引发的汇率波动,但贸易政策变化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限制了涨幅。国际玉米价格亦上涨,主要源于美国库存季节性趋紧及汇率波动。美国调整进口关税政策(包括对美国玉米最大进口国墨西哥豁免关税以及对其他多个贸易伙伴10%以上的进口关税实施90天暂停)进一步加剧价格上涨压力。其他粗粮中,高粱和大麦国际价格同样上行。

与此同时,粮农组织大米价格指数4月上涨0.8%,原因是香米需求走强且越南主季收获进入尾声导致新米供应逐渐减少。

粮农组织植物油价格指数4月平均为158.0点,较3月下降2.3%,但仍高于去年同期达20.7%。

环比下跌主要系棕榈油价格走低,抵消了大豆油与菜籽油报价的涨幅,而全球葵花籽油价格基本持稳。国际棕榈油价格在连续两个月上涨后,4月显著回落,原因是东南亚主要生产国季节性产量回升带动全球出口供应逐步恢复。相比之下,全球大豆油与菜籽油价格继续上涨,前者源于持续坚挺的进口需求,后者源于2024/25季临近尾声导致的供应趋紧。国际葵花籽油价格4月窄幅波动,但因黑海地区供应减少,仍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2024/25销售年度接近尾声,供应小幅趋紧;2025年小麦产量前景保持乐观

粮农组织对2024年全球谷物产量的预测较4月下调110万吨,至28.48亿吨,仍略低于上年水平,主要源于全球玉米产量缩减。

粮农组织对2024/25年度全球大米产量的最新预报数与上月基本持平,但同比来看,种植面积大幅扩张预计将推动2024/25年度全球大米产量较上年增长1.5%,达到5.436亿吨(以碾米计)的历史新高。

2024/25年度全球谷物消费量最新预报数为28.70亿吨,环比上调190万吨,较2023/24年度水平增加2820万吨(1.0%)。

2024/25年度全球小麦消费量预测本月调增180万吨,至7.97亿吨,主要反映出阿根廷和欧盟预期消费量的增加,同比微有增长(0.1%)。粮农组织对2024/25年度全球粗粮消费量的预测基本维持在15.34亿吨不变,较2023/24年度增长1.1%。同比增长主要由玉米饲料用量增加推动,尤其是在中国和俄罗斯。粮农组织对全球大米消费量的预测自4月以来上调40万吨,至5.394亿吨,主要反映非洲多国更强劲的消费预期。按此水平,全球大米消费量将创新峰值,较上一年度预计增加2.0%。

粮农组织将2025年季末全球谷物库存量的最新预报数本月进一步下调510万吨,至8.682亿吨,较期初水平减少1660万吨(1.9%)。

最新预测显示,2024/25年度全球谷物库存量与消费量之比为29.9%,低于2023/24年度的30.8%,但仍处于相对充裕水平。全球小麦库存量预测本月下调190万吨,至3.18亿吨,主要反映出欧盟和土耳其的库存预测调减。尽管如此,全球小麦库存量预计仍将比期初水平微增0.6%。

2024/25年度全球粗粮库存量最新预报本月也因玉米库存量的调减(尤其是美国因出口量扩大导致的库存下调)而下调310万吨,至3.445亿吨,较期初水平下降6.7%,主要原因也是全球玉米库存量预测的下调。

粮农组织对2024/25销售年度季末全球大米库存量的预测与4月变化不大,在库存相当充足的期初水平基础上又增长3.1%,达到2.057亿吨的历史新高。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预计将引领库存量的调增,再加上还有一部分国家的上调,可以完全抵消日本、韩国和缅甸等国预期库存量的下调。

2024/25年度全球谷物贸易量最新预测与上月基本持平,仍为4.786亿吨,预计较2023/24年度水平下降6.8%。

2024/25年度(7月/6月)全球小麦贸易量最新预报数本月微幅下调约100万吨,主要反映出俄罗斯出口量进一步调降及土耳其采购规模缩减。调整后,2024/25年度全球小麦贸易量预报为1.940亿吨,较2023/24年度收缩7.4%。2024/25年度全球粗粮贸易量最新预测值仍为2.242亿吨,较2023/24年度下降8.2%。同比显著下滑源于所有主要粗粮(大麦、玉米和高粱)贸易量预期收缩,主要原因是全球最大粗粮进口国中国需求减弱,同时主要出口国的可出口供应减少,如巴西的玉米和俄罗斯的大麦等。预计2025年(1月-12月)国际大米贸易量将达6040万吨,较2024年的历史高点增长1.2%,与4月预测基本一致。

2025前景展望

粮农组织对2025年全球小麦产量的最新预报数为7.95亿吨,较上月基本维持不变,仅因天气变化进行微调。这一水平与2024年的产量数字相当。

2025年粗粮作物的收获已在南半球国家陆续展开。在巴西,良好的价格前景支撑了预期种植面积的扩张,而总体有利的天气条件或使单产小幅回升。总体而言,2025年玉米总产量预计将超过去年水平及五年均值。阿根廷玉米产量预测本月维持不变,仍低于五年均值,主要原因仍是对叶蝉传播的玉米矮化病的担忧导致播种面积缩减。在南非,5月玉米总产量预测小幅上调,反映出年初以来持续有利天气的积极影响,预计2025年收成将从2024年干旱减产中恢复。北半球国家粗粮作物正处于播种期,全球最大生产国美国的早期种植意向表明播种面积或将增长5%,支撑了对2025年产量将大幅增长的预期。

来源:中华粮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