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战国那个烽火连天、群雄逐鹿的大争之世,有一位名将如璀璨星辰般闪耀,却又带着无尽的争议落幕,他就是白起。白起,又称公孙起,出生于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在秦昭襄王积极贯彻商鞅变法,大力推行军功授爵制的特殊时期,白起迎来了改变命运的契机。
在战国那个烽火连天、群雄逐鹿的大争之世,有一位名将如璀璨星辰般闪耀,却又带着无尽的争议落幕,他就是白起。白起,又称公孙起,出生于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在秦昭襄王积极贯彻商鞅变法,大力推行军功授爵制的特殊时期,白起迎来了改变命运的契机。
公元前294年,白起担任左庶长,首次领兵出征,目标是韩国的新城。初次领军的他,没有丝毫怯场,凭借着果敢的决策和出色的指挥,顺利攻克新城。这场胜利虽然规模不大,但对白起而言,却是他辉煌军事生涯的起点,如同初升的朝阳,崭露出耀眼的光芒。
次年,伊阙之战爆发,这成为了白起军事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韩、魏、东周三国联军集结兵力,企图阻挡秦国东进的步伐。白起在仔细分析局势后,敏锐地察觉到联军看似强大,实则内部矛盾重重,协同作战能力极差。针对这一弱点,白起制定了巧妙的作战计划。他先派出少量兵力,大张旗鼓地佯攻韩军,成功吸引了联军主力的注意力。就在韩军全力应对之时,白起亲率精锐部队,如同一把利刃,直插魏军侧翼。魏军毫无防备,瞬间阵脚大乱,纷纷溃败逃窜。韩军见魏军已败,士气瞬间崩溃,白起乘胜追击,大破联军。此役,白起斩获敌军二十四万,还生擒了魏将公孙喜,一举拿下五座城池。伊阙之战让白起声名远扬,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官职也随之接连攀升。更为重要的是,这场战役为秦国东出之路扫除了重大障碍,秦国的扩张步伐自此更加坚定。
此后,白起如同战神附体,率领秦军南征北战,令六国闻风丧胆。韩、魏两国在他的持续打击下,国力逐渐衰弱,大片城池沦陷,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
秦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至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白起奉命大举伐楚。楚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且兵力分散,想要攻克并非易事。但白起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卓越的军事智慧,采用奇袭战术,长驱直入楚国腹地。在鄢城之战中,白起更是展现出了惊人之举。他巧妙地引长渠之水,让滔滔洪水如猛兽般灌入鄢城。一时间,鄢城之内哀鸿遍野,数十万军民葬身水底,楚军的防线也随之全面崩塌。白起乘胜追击,迅速攻陷楚国都城郢城,楚王吓得仓皇出逃。楚国大片肥沃的土地就此纳入秦国版图。白起因这一系列赫赫战功,被封为武安君。“武安”二字,不仅是无上的荣耀,更是对他以武功安邦定国的极高赞誉。自那以后,白起之名威震天下,成为了六国心中挥之不去的噩梦。
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爆发,这不仅是白起军事生涯的高光时刻,更是战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秦赵两国在长平对峙,赵国名将廉颇凭借着坚固的防线,坚守不出,秦军一时难以突破。白起深知,强攻只会造成大量的伤亡,难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于是,他施展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说秦军最害怕的是赵括,廉颇不足为惧,而且廉颇已经准备投降秦国了。赵王本就对廉颇坚守不战的策略有所不满,听闻这些谣言后,果然中计,下令让赵括接替廉颇担任赵军主将。
赵括一上任,便急于求成,改变了廉颇的防守策略,贸然出击。白起见赵括上钩,佯装败退,诱敌深入。随后,他派出精锐部队,迅速切断赵军的退路,将赵军分割包围。赵军被困断粮长达四十六天,士兵们饥饿难耐,军心大乱。最终,赵括在突围时战死,四十万赵军无奈投降。然而,白起却做出了一个震惊千古的决定。他担心赵军降卒日后反叛,会给秦国带来巨大的隐患,于是下令将他们全部坑杀,只放走了二百四十名年幼的士兵。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则大大加快。但白起的这一血腥之举,也让他被后人冠上了“人屠”的恶名,陷入了无尽的争议之中。
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想乘胜追击,一举灭亡赵国。然而,秦国丞相范雎却因嫉妒白起的战功,害怕他功高盖主,劝说秦昭王接受韩、赵割地求和。白起得知此事后,心中极为不满,他与范雎之间的矛盾也由此产生。后来,赵国毁约,秦昭王再次兴兵攻赵。此时,白起身患重病,无法挂帅出征。秦军在战场上接连失利,秦昭王多次催促白起带病出征,白起却认为此时伐赵时机已失,坚决拒绝。秦昭王大怒,将白起贬为普通士兵,并下令将他逐出咸阳。
白起在前往阴密的途中,行至杜邮时,秦昭王与范雎商议后,认为白起心怀不满,恐有后患,于是派使者赐剑给白起,令他自杀。白起手持宝剑,仰天长叹:“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他又喃喃自语道:“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随后,白起自刎而死,一代名将就此落幕。秦国的官方史书,对于白起之死,只是淡淡地记载了一句:“武安君白起有罪,死。”
白起一生征战三十七年,历经大小战役无数,却无一败绩。他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为秦国的扩张和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是战国时期当之无愧的名将。他的作战风格以果敢、勇猛、善于出奇制胜而著称,注重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给六国军队以沉重的打击。然而,他在长平之战中坑杀四十万赵军降卒的行为,却引发了极大的争议。有人认为他手段过于残忍,是“人屠”;也有人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军事战略角度出发,认为他的做法是为了消除潜在威胁,确保秦国的利益。无论如何,白起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军事成就和争议,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直到公元760年,唐肃宗将历史上十位武功卓越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白起便是其中之一,与他同时代被列入十哲的只有吴起和乐毅,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他在军事史上的崇高地位。
如果您喜欢历史小说,麻烦你在“番茄小说网”或者“今日头条” 小说频道搜索我的历史小说《千古名家小说集第一卷》和《霸王血路:垓下悲歌》,正在连载中,欢迎免费阅读收听。分别讲述了先秦时期白起、王剪、廉颇等18位名将和楚霸王项羽的精彩故事。其他的历史故事今后将持续连载。
来源:大豫镜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