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小镇冠军”|莒县小店镇:小芦笋种出大产业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7 19:52 2

摘要:莒县小店镇发展种植绿芦笋已有40年时间,从村集体试种到如今全国最大的绿芦笋生产基地,小店镇不仅被誉为“中国绿芦笋之乡”,还先后获得农业部和国家工商总局的地理标志认证,小小的绿芦笋已经发展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直播日照5月7日讯 莒县小店镇发展种植绿芦笋已有40年时间,从村集体试种到如今全国最大的绿芦笋生产基地,小店镇不仅被誉为“中国绿芦笋之乡”,还先后获得农业部和国家工商总局的地理标志认证,小小的绿芦笋已经发展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在莒县小店镇进贤果蔬专业合作社,一排排嫩绿的芦笋长势喜人,村民们正熟练地采收达标的芦笋。这些绿芦笋不仅在国内十分畅销,还会在加工后出口到日本、英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莒县小店镇芦笋产业负责人 高子善:它里边含有蛋白质、纤维素、叶酸、黄酮等等。最关键的是绿芦笋当中,硒的含量就比较高,可以说绿芦笋是一个满身都是宝,是一种特色高级食品。

自上世纪80年代引种以来,小店镇的自然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宜绿芦笋生长,生产的绿芦笋粗细均匀、包头紧实、颜色嫩绿、营养丰富。小店镇也不断探索发展模式,鼓励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规模化绿芦笋生产基地,年带动农村劳动力1.5万余人。

莒县小店镇芦笋产业负责人 高子善:春笋的价格现在一般在七块钱到十块钱,一亩地可以生产春笋一千斤,这样的话就光春笋这一季就能收入七八千块钱。如果再加上夏笋,那么一年一亩地那收益就得一万到一万五千块钱。经济效益应该说还是比较可观的。

记者来到了绿芦笋的初加工车间,咱们从地里采集到的绿芦笋,首先要在这里进行毛料切割,在经过清洗、漂烫等一系列流程后,才能够流向深加工车间进行下一步生产。

为了充分利用每根芦笋的价值,小店镇还催生出了低温储藏、烘干、深加工等产业。其中速冻绿芦笋出口量超过全国的70%以上,成为小店镇面向国内外市场的一张“绿色名片”。

润泰家庭农场负责人 潘月农:现在目前也发展农户389户了,年产量大约在五六百吨左右,全部加工出口。员工都是本地的。我们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全部是论斤,一市斤一毛五,他们每天也能挣个三百、二百的。

记者在小店镇看到,绿芦笋种植既稳定了农户利益,又壮大了合作社经济,更为绿芦笋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趟出了一条新路。

针对国内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的需求,小店镇还加大了对芦笋产品的开发力度。以芦笋头和芽烘干加工制成的芦笋茶、芦笋干、芦笋面条等产品,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进一步延长芦笋产业链长度。

莒县小店镇芦笋产业负责人 高子善:未来我们小店镇将通过新建大棚、保鲜库、低温储存库、芦笋深加工项目,在抓好绿芦笋反季节生产、保鲜、加工、储存等环节上下功夫,延长绿芦笋群产业链,实现企业、村集体和农户三方共赢,辐射带动小店镇绿芦笋进一步突破性发展。(记者:裴斐 邵帅)

来源:直播日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