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患者张奶奶(化名)确诊阿尔茨海默症8年多,出现记忆力减退,表现为容易忘事、床下藏钱、疑心保姆偷扫把、煮饭忘记关火,有时是周围人的名字等,但能记住以前的事情。3年前(2022年)症状逐渐加重,出现词汇量减少、与人交流减少、出门不知道回家的路或迷路、对喜欢做神经的
患者张奶奶(化名)确诊阿尔茨海默症8年多,出现记忆力减退,表现为容易忘事、床下藏钱、疑心保姆偷扫把、煮饭忘记关火,有时是周围人的名字等,但能记住以前的事情。3年前(2022年)症状逐渐加重,出现词汇量减少、与人交流减少、出门不知道回家的路或迷路、对喜欢做神经的事情失去动力、神情淡漠、丢三落四,之后逐渐出现行走缓慢、大小便需要提醒、吃饭需要辅助,甚至无法辨认家人。最终张奶奶被确诊为“老年痴呆症”学术名为阿尔茨海默症(AD)。尽管长期接受药物治疗,病情仍难以遏制,简单的生活琐事也变得难以完成。
近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功能神经病区AD诊疗团队,邀请国际上首次将“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dcLVA)”应用于AD治疗的发明者谢庆平教授成功为张奶奶实施dcLVA。术后张奶奶认知功能改善,这一案例也证明此技术可以为AD患者治疗带来曙光。
蔡晓东主任、姚晨副主任医师、王圆庆副主任医师和黎思娴主治医师团队组成的功能神经科AD诊疗团队与徐格林主任领导的神经内科团队一直致力于AD的诊治,曾经尝试DBS(脑深部电剌激术)、VNS(迷走神经剌激术)等,未得进展。姚晨副主任医师敏锐感知dcLVA应该是AD治疗革命性的突破,立即申请了医院的新技术,并被团队派出进行了相关的学习,为dcLVA的开展打好了基础。
张奶奶子女在网上得知阿尔茨海默症可以手术治疗,便带着张奶奶来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功能神经科门诊。了解张奶奶病情后,安排入院评估并启动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组织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老年医学科、麻醉科、影像科等专家团队对张奶奶的病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估,结合PET-CT检查显示的大脑皮质β-淀粉样蛋白重度沉积特征,确定张奶奶符合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指征。
手术当日,谢庆平教授主刀在深圳二院神经外科功能神经病及手术室麻醉科团队紧密配合下,术中借助高清显微镜系统,历时约4小时圆满双侧完成颈深淋巴-静脉显微吻合。
阿尔茨海默症(Alzhimer’s dementia,AD),俗称老年痴呆,被称为“记忆的橡皮擦”,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认知功能持续退化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目前严重影响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种疾病。据统计,全世界每3秒钟有1个老年人确诊,总患病数超过5000万例,中国人数最多,仅仅痴呆期就超过1000万,65岁以上老年人群高发,每20人就有1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80岁以上每3人就有1个病人,致死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中国第六大致死病因。病人需要终身照护,对家庭负担及影响较大,也消耗大量的医疗和社会成本。迄今为止,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围绕AD的发病机制存在多种假设和学说。
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既往关于AD的临床干预主要是对症治疗,治疗药物主要包含胆碱酯酶抑制剂和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抑制剂,缺乏能够延缓疾病进展的干预方法。自2002年始,国际上开始进行针对Aβ的免疫治疗,但临床试验由于Aβ清除效果欠佳或副反应发生而未能成功。
目前AD的疾病修饰治疗主要针对Aβ的单抗类药物,包括Aducanumab,Lecanemab和Donanemab,通过清除Aβ沉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虽然不能逆转或终止患者认知功能恶化,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AD进展。Lecanemab和 Donanemab仅限于治疗诊断明确的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和轻度痴呆患者,暂无进一步的临床数据表明中、重度AD患者可从Lecanemab、Donanemab治疗中获益。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尤其是脑类淋巴系统研究的发现,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术(Deep Cervical Lymphatic-Vein Anastomosis,dcLVA)为AD的治疗提供了新希望。
术前评估来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通过详细的认知测评、影像学检查以及生物标志物检测,精准筛选出适合手术的患者,为手术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手术过程中,超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确保了淋巴管与静脉的精准吻合,体现了我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外科的技术水平。
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显著改善,尤其是记忆力、定向力和情绪的恢复,不仅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希望,也为医学界探索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dcLVA手术有望成为传统药物治疗的重要补充,尤其对于药物疗效不佳的中重度患者,可能带来更为显著的临床获益。
dcLVA手术原理:通过淋巴管/结-静脉吻合,重建“排污高速通道”,降低脑组织间液压力,加速Aβ清除。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dcLVA手术仍处于临床探索阶段,其长期疗效和适用范围仍需进一步验证。未来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病例积累,以明确手术的最佳适应症、优化手术流程,并进一步降低手术风险。此外,神经内科、老年医学科与神经外科的深度协作模式,也为其他复杂疾病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为了进一步论证dcLVA手术治疗AD的长期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2025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伊龙教授与杭州求是医院谢庆平教授联合开展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标签、终点盲法、随机对照试验(CLEAN-AD)。我院将以参加CLEAN-AD临床研究为契机,规范、严谨地开展dcLVA手术治疗AD。
2025年4月由杭州求是医院谢庆平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伊龙教授牵头,联合多个神经科学领域专家共同制定了《淋巴外科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专家共识(2025版)》,发表于《中 国 临 床 解 剖 学 杂 志》。详细总结了dcLVA当前治疗AD的开展情况、理论基础、实验室基础、手术基础研究进展及手术方式区分等内容,是目前国内外第一个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专家共识。专家共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AD治疗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以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dcLVA)为代表的淋巴外科技术,通过重塑脑内代谢废物清除通路,为AD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谢庆平教授将定期来我院开展科研和临床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AD患者提供高质量就医选择。
尽管大部分AD患者dcLVA手术效果明显,仍需呼吁公众重视早期筛查,若在轻度认知障碍阶段干预,结合药物(如仑卡奈单抗)与dcLVA手术,疗效将更显著。
杭州求是医院谢庆平教授来我科参观指导工作
谢庆平教授参加MDT讨论
供稿:功能神经科 姚晨
发布:健康宣教科
来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