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的行动不仅引发了广泛关注,还成功筹集到超2000万美元资金。这看似是一场拯救地球的壮举,可背后却藏着令人震惊的真相。
当一位YouTube网红宣布要种植2000万棵树,并制作出震撼人心的植树视频时,全球无数网友为之沸腾。
他的行动不仅引发了广泛关注,还成功筹集到超2000万美元资金。这看似是一场拯救地球的壮举,可背后却藏着令人震惊的真相。
这场种树热潮的起源,是一项风靡全球的科学研究。
当时,包括汤姆・克劳瑟在内的生态学家发现,地球在不影响城市和农田的情况下,有能力承载一万亿棵树。
这一发现迅速成为全球行动的号角,“万亿棵树”运动应运而生。人们满心期待,以为找到了对抗气候变化的“终极武器”,然而,现实却给了所有人一记沉重的耳光。
网红MrBeast与众多YouTube博主、科学传播者联手,发起了种植2000万棵树的计划。他制作的无人机植树视频,画面中工业林地般的场景极具视觉冲击力。
视频里,他生动地解释了树木与二氧化碳的关系——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碳转化为自身的一部分,超过50%的树木成分都来源于此。
这听起来似乎无懈可击,种树能吸收二氧化碳,对地球肯定有益,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为探寻真相,研究团队深入实地。他们发现,MrBeast团队种植的至少2000棵树,最终存活下来的仅有约118棵,存活率低至6%。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背后牵扯出一个被人们忽视的关键问题——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年轻的森林看似生机勃勃,实则暗藏危机。科学家贝弗・劳的研究表明,在森林生长的前20年左右,它不仅无法有效吸收碳,反而会成为碳源。
幼树虽然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碳,但树木通过土壤呼吸释放的碳量,远超光合作用吸收的碳量。而且,木材公司往往在树木约45岁时就将其砍伐,这使得森林作为碳汇的作用大打折扣。
相比之下,成熟森林才是真正的“碳汇王者”。树龄80到100年左右的成熟森林,拥有更多的针叶和叶子,光合作用更强,能够大量吸收并储存碳。
古老森林的强大之处不仅在于碳储存能力,还在于其卓越的生存能力。
在炎热的夏季,它们的树荫能保持森林地面湿润,树根如同海绵般发挥作用,调节温度和湿度,让森林在极端天气中也能屹立不倒。
而那些孤立种植的幼树,在面对如2021年的“热火穹顶”极端高温天气时,毫无抵抗之力,只能走向死亡。
如今,全球约48%的碳排放留在大气中,加剧地球变暖;26%被海洋吸收;29%由植被和土壤吸收。
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大规模储存碳的有效途径。但像“万亿棵树”这样表面上轰轰烈烈的植树运动,实际上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增加森林的碳吸收能力呢?汤姆和他的团队通过创建全球森林碳储量模型发现,现有森林蕴含着巨大的碳储存潜力,约能储存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释放到大气中三分之一的碳。
保护现有森林,让生态系统得以再生,才是最强大的碳吸收手段。
贝弗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她对比了植树造林、重新造林和防止树木砍伐这三种增加森林碳排放的方式,发现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公共土地上的树木收获量减少约一半,把树木的砍伐间隔从40-45岁延长至80-90岁。
这样既能保证木制品的供应,又能大幅增加碳储存量。
“万亿棵树”运动的失败,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让我们明白,对抗气候变化不能只做表面功夫,不能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和生态规律。
种植树木的同时继续向大气中排放化石燃料,就如同一边吃垃圾食品一边锻炼,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真正有效的方式,是保护好现有的森林碳汇,同时多管齐下,从各个方面降低总体碳排放量。
森林是地球的肺,是我们对抗气候变化的坚实后盾。但它们需要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去守护。
希望通过这件网红发起的“种树事件”,能让更多人意识到科学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基于科学、行之有效的环保行动,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毕竟,地球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手中。
来源:山涧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