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控屏障!丹灶强化登革热防治工作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7 20:14 2

摘要:为强化落实登革热防控措施,进一步降低登革热的传播风险,5月7日,丹灶镇召开登革热防治工作会议,研判登革热的动态形势,部署下一阶段的防控工作,要求各部门单位、辖区村居等积极开展登革热防蚊灭蚊和登革热健康教育,从源头上有效控制蚊虫滋生。

为强化落实登革热防控措施,进一步降低登革热的传播风险,5月7日,丹灶镇召开登革热防治工作会议,研判登革热的动态形势,部署下一阶段的防控工作,要求各部门单位、辖区村居等积极开展登革热防蚊灭蚊和登革热健康教育,从源头上有效控制蚊虫滋生。

丹灶镇召开登革热防治工作会议

三级响应构筑立体防线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登革热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丹灶镇迅速成立由镇长牵头的防控工作指挥部,卫健、医疗、社区等多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开展登革热防治工作。按照《登革热疫点应急处置工作要求》,一旦出现病例,将以病例为中心划设三级防控圈层。同时,建立“1337”应急机制:1天内启动处置程序,3天完成疫点入户排查,3天实施全覆盖成蚊消杀,7天有效控制蚊媒密度。

工作人员对蚊虫滋生地进行消杀

科技赋能提升防控效能

全镇推行“挂图作战”模式,各村居建立闲置地、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16类重点场所台账,通过卫星云图精准定位风险点。值得一提的是,还创新采用重点区域半径400米的卫星云图与网格分片包干制度,将闲置房登记表与防控责任具体到人。

医疗机构同步强化监测防线,丹灶镇社卫中心自5月6日起启动蚊媒智能监测系统,在重点区域周边布设监测点,针对高风险人群的NS1抗原采血筛查,实现“即采即检”。南海八院严格执行“逢热必查”机制,对发热患者进行NS1抗原初筛,阳性样本实现2小时内送检复核。院内防蚊体系全面升级,病房加装双层纱窗、配备蚊帐,护士站设置电子蚊灯实时监测蚊媒密度。

进行NS1抗原初筛

全民参与织密防控网络

“防控成效取决于每家每户的参与度。”丹灶镇卫健办主任梁惠瑶表示,全镇组建政府、社区、社卫三方联合队伍,按“宣、问、查、倒、教、记”六步工作法开展精细化入户。工作人员对核心区居民分类标注,发放防蚊灭蚊物资包,重点清理水生植物、闲置容器等孳生地。利用线上线下充分宣传登革热防控知识,广泛发动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登革热防控工作,自觉配合入户调查、自觉清理户内蚊虫孳生地等防控工作,共同营造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

丹灶镇卫健办主任梁惠瑶发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登革热防控工作

针对当前丹灶登革热防控实际情况,丹灶镇镇长钟强在会上强调,登革热防控工作事关百姓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要将登革热防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确保各项防控措施精准有效。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防控各项工作,广泛动员全镇共同参与登革热防控行动,特别是对学校、工地、城中村、公园、空置屋、闲置地等重要场所,要不留死角地开展以灭蚊和清除蚊虫孽生地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切实降低蚊虫的密度和登革热的发生流行风险,要进一步加大登革热防控宣传力度,普及登革热防控知识,增强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

丹灶镇镇长钟强强调要将登革热防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目前,丹灶镇已形成“政府主导+专业防控+全民参与”的三位一体防控格局。随着“1337”防控体系全面运转,全镇正以科学防控筑牢安全屏障,用群防群控织就健康网络,坚决降低登革热传播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

文/图 南海融媒记者 江秀珍 通讯员 丹灶卫健办

来源:佛山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