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27日,库尔德工人党精神领袖阿卜杜拉·厄贾兰在监狱中,通过一封亲笔信公开呼吁库尔德工人党放下武器并自行解散。这一表态,被视为土耳其与库尔德工人党可能达成和解的关键信号。库尔德工人党高层积极响应,称愿意接受精神领袖的呼吁,或许不久之后就要自行解散。库尔德工人
【军武次位面】作者:金色轰炸机
2月27日,库尔德工人党精神领袖阿卜杜拉·厄贾兰在监狱中,通过一封亲笔信公开呼吁库尔德工人党放下武器并自行解散。这一表态,被视为土耳其与库尔德工人党可能达成和解的关键信号。库尔德工人党高层积极响应,称愿意接受精神领袖的呼吁,或许不久之后就要自行解散。库尔德工人党放下武器自行解散,似乎意味着库尔德人与土耳其40多年来的恩怨,不久的将来彻底烟消云散。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阿卜杜拉·厄贾兰呼吁库尔德工人党解散,图片来源:网络
库尔德人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的交界地区。这一地区被称之为“库尔德斯坦”,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形成过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奥斯曼帝国时代,库尔德人的居住地是帝国的一部分,但是奥斯曼帝国对其的统治相对来说比较宽松。奥斯曼贵族通常利用库尔德人来对抗波斯帝国,作为交换,给了他们一定的自治权。这种关系,与其说是统治,不如说是共生。
双方的这种合作,甚至在1555年的《阿玛西亚条约》中有所体现。该条约为波斯与奥斯曼帝国签署,其中明确提到将库尔德人居住区纳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1830年到1840年之间,库尔德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萌生,他们曾在贝德尔汗的率领下,发起过抗击奥斯曼帝国的起义,但终因力量不足而失败。这场起义给库尔德人带来了精神觉醒,为以后的民族自决,创造了精神和思想意识基础。
▲库尔德武装,图片来源:网络
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惨败后,1920年通过《色佛尔条约》,承诺在帝国的东部为库尔德和亚美尼亚人建立自治区。但是1923年,穆斯塔法·凯莫尔建立了现代的土耳其共和国后,开始推行“大土耳其主义”: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语言”,此前的承诺也不再兑现。这一政策下,土耳其官方将库尔德人称为“山地土耳其人”,禁止他们使用库尔德语,也不允许穿自己的传统服饰,等同于不承认他们的民族独立性。19世纪的民族主义萌芽和土耳其人的背信弃义,终于让库尔德人无法再忍下去了。于是从1925年开始,库尔德人在不同领袖的带领下,进行了3次较大规模的起义。每次起义的伤亡都在数千到数万人不等,双方几十年的仇恨,自此拉开了帷幕。
其实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库尔德人也曾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过自己的政治诉求,甚至很多库尔德的知识分子加入了土耳其党派,试图以参政的方式来影响本民族的命运。但在那一时期,土耳其也是冷战两大势力美苏角力的战场,亲共产主义的党派和支持美国的党派,都不希望对方在政坛上得势。60年代末70年代初,土耳其陷入经济困境,失业率飙升,工人罢工和抗议活动持续增加。
▲1971年土耳其政变,图片来源:网络
终于1971年,土耳其国内发生了“备忘录政变”:军队以一种不流血的方式推翻了现政府,并组建了自己监督下的新政府。虽然这场起义与库尔德人尚无关系,但其领袖阿卜杜拉·厄贾兰正是在这次政变中接触到了共产主义左翼思想。1978年,阿卜杜拉·厄贾兰在安卡拉创建了库尔德工人党(PKK),目标是通过武装斗争手段,实现库尔德的民族独立,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库尔德斯坦国”。1984年,双方正式开始爆发军事冲突,几十年的战争自此拉开帷幕。
为了清剿PKK,土耳其使出了最残酷的镇压手段。土耳其军队在战争中烧毁了大量的库尔德人村庄,导致几十万人流离失所,但是库尔德人一直没有放弃反抗。厄贾兰主要通过远程来指挥库尔德人武装,他本人长期流亡在叙利亚,受到了阿萨德的庇护。但是1998年,土耳其给了叙利亚政府很大的压力,最终厄贾兰被驱逐。他去了俄罗斯、意大利、希腊、肯尼亚,结果没有一个人敢收留他。1999年,厄贾兰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被土耳其特工抓住,自此被投入了监狱中。土耳其政府先是宣判他死刑,后来改成了终身监禁,被关押在伊姆拉勒岛监狱。
▲“库尔德斯坦”,图片来源:网络
领袖被捕后,PKK陷入了一段时期的混乱,但他仍被视为库尔德人的精神领袖。尽管人在监狱中,但他仍然可以通过律师和少量的信件维持和外部的沟通和交流。但不知道是个人思想的成熟,还是土耳其政府的影响,他的思想已经逐渐从早期的武装斗争转向了非暴力解决。从2012年开始,土耳其政府也和他本人展开了公开的和平谈判,试图结束几十年的武装冲突。2013年,他就曾第一次呼吁放下武器结束武装斗争,并将力量撤出土耳其境内,转而寻求政治途径解决问题。PKK内部大部分人决定响应,但也有一部分极端分子并不想放下武器。短暂和平只持续到了2015年,情况就发生了突变。PKK的极端分子在土耳其边境城市苏鲁齐发动袭击,导致了数十人死亡,随后土耳其出动空军,对PKK展开轰炸,和平问题已经名存实亡。
2019年,厄贾兰又一次以信件的方式,呼吁和平解决问题,推行他的“民主共生”政治观。但这一做法,继续加深着PKK内部的分裂。所以,2025年2月份的这次厄贾兰要求PKK放下武器的谈话,已经不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了。上一次的和平谈判,被库尔德工人党的极端分子所破坏。尽管这一次,有很多人依然表示愿意听从厄贾兰的倡议,但是能否实现,依然是个未知数。
▲土耳其和库尔德战争中的土军,图片来源:网络
库尔德人和土耳其人之间积怨已深,40多年来的暴力冲突,已经导致了数万人伤亡,数十万人流离失所。历史上,土耳其人对库尔德人的压制,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伤痕,因此今天的和平谈判充满了深深的不信任。土耳其主流政治,仍然以单一民族作为国家的理念基石,任何对库尔德人的让步妥协,都可能被当做“卖国”,引发政府的合法性危机。早先的和平谈判破裂也证明,库尔德人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有和厄贾兰理念一致的和平主义者也有不愿意放下武器的极端主义分子。厄贾兰毕竟蹲了几十年的监狱,很多年轻一代对他的看法也不正面。
况且,他是一开始凭借宣称带领大家建国而获得了声誉,如今则转变为和土耳其人谈判,这让很多库尔德人也非常不满。总而言之,双方的内部都有不小的反对派力量,这为和平谈判埋下了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库尔德人的核心诉求是建立一个以本民族为主的“斯坦国”,而土耳其的宪法要求国土不可被分割。在这一点上,双方是直接冲突的,这个问题不解决,和平问题就不可能长久。
▲伊拉克库尔德武装,图片来源:网络
另外,库尔德工人党并不等同于库尔德武装。库尔德工人党的势力范围,实际大部分在土耳其境内。伊拉克境内则有伊拉克库尔德武装(Peshmerga),他们已经得到了伊拉克官方承认。叙利亚境内还有“叙利亚人民保护部队”(YPG),他们就是当年美国资助和支持,用来打击ISIS的武装部队。但是要说YPG和PKK完全没有联系也不可能,尤其是土耳其一直认为两者根本就是一回事,在人员、武器方面是互通的。
伊朗境内还有“伊朗库尔德民主党”(KDPI)。这些武装组织表面上基本各打各的,没有统一指挥,也不太和土耳其发生直接冲突,甚至不少宣称只谋求在所在地区的自治权,不谋求分裂土耳其。但说是这么说的,实际上这些组织不可能不交流,甚至所谓的“不和土耳其冲突”,可能也只是个借口而已,目的就是为了先完成“自保”。所以,就算一个库尔德工人党放下了武器,也不代表所有的库尔德人就都愿意和土耳其和解了。双方的和平之路,还非常漫长。
来源:军武次位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