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7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兼省文物局局长,南京博物院党委书记拾峰出席发布会,向媒体公众通报江苏博物馆改革发展情况及2025国际博物馆日全省活动总体安排。
5月7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兼省文物局局长,南京博物院党委书记拾峰出席发布会,向媒体公众通报江苏博物馆改革发展情况及2025国际博物馆日全省活动总体安排。
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和扬州市人民政府将于5月13日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共同举办2025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
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南京、无锡、南通、连云港、淮安、泰州、宿迁等地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分会场活动。
全省各地博物馆还将举办“吴地聚珍”“金色海昏”“礼制·时尚”“淮左名州”等主题展览171个,“爱无界·博感知”“萌兽天团”“汉潮觉醒”“夜探广陵”等教育研学活动409项,“謇言謇行”“博古通今·智启未来”“运河文化下乡村”等博物馆“六进”活动107场,“南都繁会文创市集”“盐城盐·午后海风”“顺山集文创设计大赛”等文创活动79个。
本次活动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高品质文化需求的同时,重点强调了博物馆如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自身角色,积极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与时代“同频共振”。
突出了博物馆改革创新,整合文物藏品资源,密切馆际和区域交流协作,促进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突出了青年群体与博物馆的“双向奔赴”,将博物馆作为青年表达文化主张的空间,探索社会议题的实验室,为文化传承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突出了博物馆与科技有机融合,通过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VR大空间沉浸式数字展览项目,更好地展现江苏文物之美,讲好江苏地域文明历史。
江苏是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历经百年发展,始终保持创新创造活力。
坚持制度机制改革创新。联合多部门制定出台《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带动12个设区市跟进出台相关改革举措。今年五一期间,全省有75家博物馆延时开放,其中14家博物馆推出主题夜游活动,全省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531.7万人次,同比增长31.5%,实现文创收入2104.5万元。
坚持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以“数字展+珍贵文物+文创艺术”相结合形式,创新举办“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活动,让江苏头部博物馆的优质文化资源与老百姓“直接见面”。截至目前,“家门口看大展”活动已举办10站,累计接待观众超150万人次,日均接待观众1.2万人次,文创产品销售收入超千万。
坚持打造原创性精品主题展览。围绕“水韵江苏”鲜明特性,加强馆藏文物的挖掘阐释,实施博物馆展陈提升工程,去年全省博物馆共举办陈列展览近2500个,推出历史文物类重点展览项目20个。创意策划的 “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旷世城垣——南京城墙历史文化陈列”等4个原创性主题展览入围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终评项目,“大爱无疆——无锡慈善事业展”等5个展览入选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坚持开展“博物知旅”主题活动。连续四年开展“博物知旅”主题活动,推出乐享博览、体验博学、记录博闻、共享博韵系列活动,带动更多青少年到博物馆载知而归。“博物知旅”活动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十佳案例,已成为我省创新利用文物藏品资源、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品牌。
坚持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打造《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运河上的舟楫》《长江春色图》等数字展,南京博物院“物华天宝数字文物魔方”、苏州丝绸博物馆“丝绸纹样数据采集与应用”等一批博物馆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入选全国示范案例。启动建设“云上博物——江苏省数字博物馆”,运用VR、AR、XR等数字技术创新展示全省文物资源。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答
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处处长刘旭东
活动自去年9月启动以来,多地博物馆创下单日最高参观人次记录,连云港站单日接待观众4.2万人次,刷新全省备案博物馆单日接待量记录。
国宝文物“组团”携手走基层。精选江苏头部热门博物馆的20件国宝文物,整合巡展所在城市的41件镇馆之宝。缓解了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预约难”问题,携手带来了新的“爆火”文物。
数字技术赋能观展新体验。让观众零距离触摸南博的“物华天宝”、中运博的“运载千秋”、苏博的“国宝月历”,“云赏”30个精品顶流特展,“云游”运河沿线8省17市风光。
文创“圈粉”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设立“把博物馆带回家”文创产品区,10个城市百家博物馆的千件文创产品参展。正在进行的苏州吴江站,将看大展与“乐GO吴江2025苏州五五购物节”相结合,带旺文旅消费。
苏州站之后,“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将在宿迁、淮安、南京举办。
答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
1个启动仪式:于5月13日上午9:30在中运博举办。公布2024年度江苏省馆校合作优秀案例和研学旅游精品案例;发布2025年江苏博物馆纪念馆重点展览项目、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全省主题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举办“文博青年讲学团高校行”全国首站授旗仪式;南博、中运博VR大空间沉浸式数字展览项目展示;江苏卫视文物活化利用栏目专题介绍; “博物知旅”活动2024年回顾、2025年重点项目介绍。
2场平行分享会:青年学术分享会、博物馆数智化成果分享会。
1场“博物馆之夜”活动:“夜游运博·千年流光”——中运博之夜。
1个文创市集:集中展销全省博物馆的精品文创。
答
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陈玲春
精品展览,多元呈现。围绕运河文化、扬州八怪文化等特色IP,策划举办“八大山人与扬州八怪的艺术对话”“十九世纪欧洲艺术版画中的世界运河城市”“科技与博物馆”主题书画展等16个重点展览。开展文创展示、互动体验、免费讲解、网络直播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
文旅融合,丰富体验。打造“研学‘趣’扬州”——公益文博游活动品牌,融合红色文化、非遗文化,推出10条研学线路、近百场研学活动。与“大运扬州”周末市集联动,设立文博创意展区。
馆校联动,深化教育。打造一批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场馆里的思政课”,策划组织“运河思政·百校百馆”朱自清读书会、“夜探广陵——古今对话实验室”博物馆夜游等40项社教活动。
素材来源:博物馆处
摄影:余萍
编辑:赵凡 张莉苒
校对:汤祥文
初审:蔡晓川 靳扬扬
二审:于倩 吴嘉玲 沈抒
三审:刘旭东
往期
回
顾
来源:精彩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