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董云长期致力于环境岩土工程及核设施退役方面的技术创新与突破,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岩土工程、环境地质稳定评价项目50余项。参与完成的项目获得省部级奖项8项,发表学术论文25篇,出版专著2部。
5月7日上午
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
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召开
全省共有
539人被授予“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261人被授予“四川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其中
成都市共有137人
获评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锦江区有5人榜上有名
锦江区表彰对象
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
董 云
朱永繁
张家荣
四川省第九届先进工作者
张 军
黄敏洁
让我们聆听他们的故事
感受这份
藏在岁月里的璀璨与力量
↓↓↓
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
董 云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
董云长期致力于环境岩土工程及核设施退役方面的技术创新与突破,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岩土工程、环境地质稳定评价项目50余项。参与完成的项目获得省部级奖项8项,发表学术论文25篇,出版专著2部。
在标准化建设方面,董云参与制定中国核工业勘察设计协会标准1项,为行业规范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技术创新领域,取得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9项,显著推动了涉核岩土工程技术竞争力提升。入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专家库、四川省科技厅专家库、成都市应急管理局专家库、成都工业信息化系统专家库等技术服务专家库,参与多项项目技术评审;深化产学研合作,主持组建了四川省放射性污染处置及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我省及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主持组建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强化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朱永繁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朱永繁怀揣强企报国的初心使命,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带领公司倾力投身新时代治蜀兴川事业,高效率高标准完成了一大批国家、省市重大工程和“急难险特”攻坚任务,屡创建筑奇迹,“五冶速度、五冶服务、五冶品质”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他坚持创新驱动,带领公司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投资打造了行业领先的建筑科技产业园、全自动无人化钢结构智能生产线和四川省唯一获国家级认证的零碳建筑——五冶科技中心,同时积极推动“建圈强链”,持续为“建筑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五冶集团“十四五”以来累计实现新签合同额5502亿元、营业收入3183亿元,利税174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204%,荣获18座鲁班奖、21座国优奖和7座詹天佑奖,公司综合实力、品牌形象、经营质量持续提升,书写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与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答卷。
张家荣
四川谷雨律师事务所主任
张家荣是同时拥有律师、注册会计师、高级经济师专业资格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先后担任成都市委市政府、甘孜州委州政府、阿坝州委州政府、锦江区政府、阿坝县政府、雅江县政府等数十家政府及其部门的常年法律顾问,为政府依法行政作出了贡献。他率领谷雨律师事务所对口法律支援阿坝县十年,为邛崃市夹关镇乡村振兴提供免费法律服务三年,努力探索法律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方法。连续五年开展“谷雨普法”,普法人数达十万人次,为法治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张家荣发起玉帛商事调解中心开展商事纠纷调解,化解企业商事纠纷,仅在2024年就接受调解案件6577件,调成2107件,在全省调解组织中名列前茅。
四川省第九届先进工作者
张 军
成都市锦江区东湖街道办事处
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办公室主任
张军长期扎根基层,以创新治理、为民服务为己任,在平安建设、智慧治理、民生保障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他牵头构建群防群治网络,推动辖区治安案件显著下降,实现重大节点“零事故”,为辖区稳定作出重要贡献。他在推进网格化智慧治理体系试点建设中,做实“341”微网实格+智慧治理应用,创新纵向五级分级串联治理模式和“八格工作法”,整合36项业务入网入格,建立数据分析研判辅助决策等机制,推动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形成全区示范经验,为智慧蓉城建设提供基层样板。他创新分类施策精细化管理举措,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品质,统筹推进水环境治理,辖区人居环境成为高质量建设“品位锦江•幸福城区”优秀示例,并助力东湖获评第一批“美丽成都建设优秀案例”。
黄敏洁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党委书记
黄敏洁扎根基础教育37年,先后承担数学教学、班主任、行政管理、校长、书记等工作。曾担任教育部影子校长指导专家,常年跟随省教育厅、省妇联前往凉山甘孜等地支教,在重庆、新疆、四川等地建立多个名校长工作室,培育名优教师、名校长的同时推动不同地区的教育改革发展。她以课程体系建设和参与式教学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校焕发新的生命活力。带领学校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获“全国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等荣誉20余项,科研成果获奖50余项,通过“四川云教”面向全省直播高质量课例2000余节,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力量。先后荣获教育部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市级人民政府奖4项。
文字|陈玉婷
图片|锦江融媒
编辑|陈玉婷
校对|李鑫雨
责编|游敦莉
审核|张红波
来源:锦江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