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短视频时,“拒绝精致紧绷”“春夏松弛感穿搭”的话题播放量破10亿,评论区全是“终于不用为了显瘦勒出副乳了”“这种穿法上班挤地铁都不尴尬”的共鸣。这股“不费力好看”的松弛穿搭风,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
最近刷朋友圈,发现大家的穿搭画风变了——以前精心熨烫的西装少了,宽松的牛仔外套多了;紧绷的修身裙少见了,垂感的棉麻半裙成了新宠。
刷短视频时,“拒绝精致紧绷”“春夏松弛感穿搭”的话题播放量破10亿,评论区全是“终于不用为了显瘦勒出副乳了”“这种穿法上班挤地铁都不尴尬”的共鸣。这股“不费力好看”的松弛穿搭风,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
要理解这股风潮,得先看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2024中国城市青年压力报告》显示,超78%的职场青年日均工作时长超9小时,通勤时间平均1.5小时,“身体疲惫”“情绪内耗”成了高频词。
这种背景下,谁还愿意穿着卡裆的铅笔裤挤地铁?
谁还能忍受扎脖子的高领衫开一天会?
时尚圈其实早有预兆。
Vogue 2024春夏趋势报告明确将“松弛感”列为年度关键词,指出“过度修饰的精致感已不符合当代人对生活的真实需求”。ELLE时装总监在采访中提到:“我们收到读者最多的提问不是‘怎么穿显瘦’,而是‘怎么穿舒服又不难看’。”这背后是审美的代际更迭——95后、00后不再把“为他人目光打扮”当刚需,更在意“衣服是否让自己呼吸顺畅”。
有人觉得松弛穿搭就是套个大T恤出门,其实不然。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的实验数据显示,真正让人感到舒适的衣物,衣长、胸围、肩宽需比净体尺寸大5-8cm,既不会紧绷也不会拖沓。
结合时尚博主@黎贝卡的百万粉丝调研,总结出3个被验证过的实用公式:
公式1:宽松外套+露肤小心机
今年最火的牛仔外套不是修身款,而是落肩、微阔的“男友风”。搭配高腰A字裙时,刻意把衣摆塞一半,既保留外套的慵懒感,又用腰线划分比例。Vogue实测发现,这种穿法能让小个子女生显高5cm,关键是抬手、转身都没束缚感。短风衣更绝,选长度到大腿中上部的剪裁,搭配九分裤时把裤脚卷两折,露出脚踝最细的部分,视觉上腿长直接“拉长”10cm——这招在小红书“通勤穿搭”话题里被转爆,评论区全是“打工人的救星”。
公式2:软材质+低饱和度
春夏穿什么最舒服?
答案一定是棉、麻、薄针织。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的测试显示,纯棉面料的透气率是化纤的3倍,吸湿性能达到自身重量的8%,出汗后不会贴在身上。
颜色上,Pantone 2024春夏色卡主推的“小鸡黄”“婴儿蓝”“干枯玫瑰粉”,都是饱和度低于30%的浅色系,心理学研究证明这类颜色能降低40%的视觉压力,让人看起来更亲切。同事小芸的搭配就很妙:浅灰针织衫(软fufu的)+卡其色垂感百褶裙(走路带风)+红色玛丽珍鞋(点睛但不夸张),她说“这套衣服我从早会开到下午茶,弯腰捡文件都不用提裙子,舒服到想哼歌”。
公式3:基础款+1个层次细节
很多人觉得基础款单调,其实加个小细节就能变时髦。
时尚博主@爱穿搭的圆圆分享过:“白衬衫单穿像卖保险的,解开两颗扣子搭个黑色丝绒吊带,立刻有法式慵懒感;纯色T恤外搭件镂空针织开衫,既防晒又有层次感。”这种“1+1>2”的叠穿法,在淘宝“春夏新品”搜索量同比涨了200%,商家反馈“带点镂空、拼接设计的基础款卖得最快”。
去线下商场转一圈,能明显感觉到品牌在“松”。优衣库2024春夏系列推出“空气感”牛仔外套,比常规款宽松10%;ZARA把原本修身的西装改成“微阔H型”,设计师解释:“我们调研发现,90%的顾客希望衣服能‘坐下时不勒肚子,蹲下时不卡裆’。”更有意思的是,以前总强调“显瘦”的内衣品牌,现在主打“无尺码”“云感杯”,某品牌负责人说:“以前卖内衣看销量,现在看复购——顾客穿得舒服才会回头。”
这背后是年轻人对“美”的重新定义。微博“拒绝身材焦虑”话题有2.3亿讨论,很多网友说:“以前为了穿进S码饿到头晕,现在发现M码的衣服裹着软乎乎的腰,反而更有生命力。”就像时尚评论家张宇说的:“松弛穿搭不是妥协,是终于学会和自己和解——接受腰上有肉,承认肩膀不够窄,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穿衣方式。”
走在春天的街头,看姑娘们穿着宽松的针织衫晃着胳膊走路,大爷穿着松垮的亚麻裤摇着蒲扇下棋,突然明白:所谓的“松弛感”,不过是终于敢把“让自己舒服”放在“让别人好看”前面。衣服本来就是服务于人的,当我们不再为了“显瘦”“显高”把自己塞进紧绷的衣服里,当穿搭从“表演”变成“生活”,或许才是真正读懂了“美”的含义——不是符合某个标准,而是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下次出门前,不妨少照镜子两分钟,多感受下衣服贴在皮肤上的触感。
毕竟,春天这么短,舒服比什么都重要。
来源:智慧宝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