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视频内容显示,在鲜红色的牛肉中,一条白色条状活虫正在蠕动,看上去十分醒目,着实让人有些恶心和反胃。
所有文章均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首发|首席商业智慧作者|首席商业智慧在火锅店吃出活虫子是种怎样的体验?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爆料称,自己去深圳壹方天地小龙坎火锅吃饭时,菜品中惊现蛆虫!
视频内容显示,在鲜红色的牛肉中,一条白色条状活虫正在蠕动,看上去十分醒目,着实让人有些恶心和反胃。
本来开开心心地吃饭,结果吃到一半就遭遇了这种事,真是太“倒胃口了”……
之后,这位顾客立即停止了用餐,当天晚上就出现了腹部不适的情况,要求店内负责人陪同就医。
结果没想到在医院检查的过程中,负责人竟擅自离开失联。
都说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但这顿火锅是真的不太好收拾了。
次日,顾客腹泻症状加重,截至发稿日期,商家仍未主动联系沟通处理。
最新消息,涉事批次的食材已经封存待检,“等结果出来我们再进一步调查”。
距离经视直播“3·15特别报道”还不到2个月的时间,小龙坎又一次出事了。
图源:经视直播
实际上,从2018年起,这个标榜“川味正宗”的连锁品牌,就以每年至少一次的频率刷新食品安全底线。
回收并挑出“品相完好”的肉片重新装盘上桌、老油循环使用、酸肉刷猪血上色、餐具拖把一起洗......
一年又一年的循环剧本,从老油到剩菜,年年曝光,年年不改。
和海底捞同一年面世,也曾是火锅界的“顶流”,每开一家新店大排长龙,如今一次又一次被爆出食品安全问题,小龙坎到底怎么了?
雷军大咖也来吃过
曾一天排队1000多桌
小龙坎创始人吴东是在餐饮界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餐饮老炮了,2014年,在成都创立了这个品牌。
在前几个月,为了做出最心仪的地道滋味,吴东和合伙人一直在重庆的各个县区寻找老火锅店试吃,有时一天要吃上四五顿,不夸张地说,多次“吃到想跑肛肠科”。
终于敲定好了锅底配方和涮菜菜品后,吴东和合伙人便在成都市中心偏东德水碾河旁德居民社区里开了一家只有19张桌子的小店,正式开启了小龙坎火锅的征程。
刚开业的时候,吴东和合伙人对于食材的把控还是很严格的,不仅亲自炒料,而且像毛肚、鸭肠等这一类对新鲜度要求极高的食材也是自己处理,保证口感的脆爽。
甚至为了寻找到地道的辣椒,他们还多次跑到满天星、新一代、二荆条、子弹头等这些辣椒的原产去寻找。
当然了,时间终究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后来小龙坎就慢慢打出了名气,在短短两年时间便成为了火锅界的一匹黑马。
2015年便一举成为了成都火锅的头牌,宣传语更是霸气的“总有一天你会来吃!”
同一年小龙坎荣获了“第十二届成都美食节民间美食公众评选火锅类”第一名、腾讯大成网成都火锅节“火锅人气王”、2015火锅文化节“成都十大最红火锅”等殊荣;2016年还被选为G20成都峰会市政府办公室推荐餐饮店。
凭借着纯正的四川血统,小龙坎也吸引了一众明星的光临,孙楠、林俊杰、张韶涵等明星都来吃过,可以说收割了几乎半个娱乐圈。
不夸张地说,开一家店火一家店,所到之处均能掀起一阵排队热潮,是当之无愧的火锅顶流。
如果排队2个小时就能吃上小龙坎,甚至还能说明你今天运气不错!
小龙坎的春熙路概念店,某一年国庆排了1000多号,光是拿号的人都把楼梯挤满了!人气之火爆,堪比热门景区。
就连雷军来了也得排队!排了三个多小时,晚上十一点多才吃上!
小龙坎能爆红,放在当时来说,或许是“厚积薄发”、“天道酬勤”的结果,这八个字在吴东的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只是,当人的欲望和野心越来越大的时候,或许初心会忘掉,责任感也会逐渐消失。
历史“劣迹斑斑”,消费者用脚投票
从只有19张桌子的一家小店,小龙坎经过了11年的发展,如今门店数超过了500家。
根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小龙坎全国门店达到了537家。
巅峰的时候,2018年,小龙坎在全国的门店有多达800多家,在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餐饮集团百强榜中,小龙坎位居“2017年火锅餐饮集团”第三名,占比市场份额的0.8%。第一名是海底捞,第二名是呷哺呷哺。
很显然,相较于巅峰期的门店数量,如今小龙坎的门店数量已大幅缩水了。
在品牌创立之初,由于过于火爆,小龙坎飞速扩张,短短几年,在全国已经有近900家店,最快的时候,1年开店400多家。
可是,快速扩张的代价,便是食品安全管理难以同步跟上。
而且小龙坎对于加盟商,可以说完全是“只生不养”的管理模式。
被曝出“回收剩油再利用”的事情后,小龙坎总部的回应是:这个真的是没办法避免,也不能保证每个人的品德对吧,我们只能说尽可能做到监管。
既然管不了还疯狂招加盟商,招了又不规范加盟商,有些加盟商良莠不齐,他们为了赚快钱,会不断降低自己的底线,从食材上偷工减料,最后吃苦的还是消费者。
根据知谭商业的报道,业内人士指出,小龙坎的加盟模式以快速盈利为导向,缺乏有效的门店管理机制,导致食品安全漏洞层出不穷。
急于赚快钱而导致的管理不当,是小龙坎品牌的硬伤,这对于品牌的长期发展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如今的小龙坎早已没有以往大排场龙的情况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一而再再而三出现问题,最后只会将消费者信任消耗殆尽。
社交平台上,就有不少消费者表示小龙坎的操作令人“恶心”,再也不会光顾小龙坎火锅店。
而沉默的更是大多数。
作为火锅的头部品牌,小龙坎的食安问题可以说是发生的最频繁的。
而在2020年地沟油事件后,小龙坎官博的回复更是被人批“毫无水准”。
小龙坎把问题归咎于:这么大体量的加盟店管理,我们也没有作业可抄?
那为什么拥有1000多家门店数量的海底捞却很少发生如此恶劣、让人嗤之以鼻的食安事件?而且还依旧保持高服务品质。
海底捞对于加盟商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仅具备海底捞多店发展的财务基础这一条,就要求加盟商手握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即使获得入门门槛,加盟商还需要配合海底捞的一系列安排。
在群雄争霸的火锅市场,小龙坎的市场份额早已跌出了前三的位置,可以说,这些都是咎由自取的结果。
一年倒闭30万家!
火锅行业正经历残酷的洗牌
实际上,火锅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它进入行业的门槛不高,这也导致了火锅成为了倒闭的重灾区。
尤其这几年的大环境,火锅倒闭关店的情况更是惨烈。
根据红餐大数据的显示,去年全年,火锅赛道关店数超30万家。
火锅行业正经历残酷的洗牌,这就倒逼了品牌必须在产品和服务上做出差异化,保持竞争力才能不被市场淘汰,考验的一定是品牌的适应力和创新力。
这最终比拼的就是品牌的“硬实力“,品牌需要深挖品类,用创新引流,用供应链托底,用低成本的流转模型,在高效的运转中,让顾客体验更好。
“退潮之后,方知谁在裸泳”。
火锅作为红海赛道,只有身上的“真功夫”,才能抵得过时间和留下顾客的口碑。
食品安全问题道阻且长,任重道远
从回收油到回收剩菜,小龙坎五年的轮回,年年都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年年都说改,也没见改,屡次整改承诺皆成空谈。
现在的消费者维权意识更强了,小龙坎如果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也会用脚投票。
对消费者而言,食品安全是底线,餐饮最本质要守住的就是食品品质,任何反复挑战这一红线的品牌,都会为自己的不负责任付出惨痛的代价。
而对于小龙坎而言,如何建立真正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如何重拾消费者信任,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难题。如果还是抱着千篇一律的危机公关模版敷衍大众,而非真正落实到位的整改,小龙坎的品牌前景,恐怕只会愈发黯淡。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首席商业智慧
来源:阿姆的美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