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到一年,北汽蓝谷再换帅,董事长代康伟辞职。从2015年8月起至今的十年时间,北汽蓝谷高层变动频繁。先后迎来8位董事长,近乎一年换一个,但是就是这样,依然没有挽回北汽蓝谷的销量。
不到一年,北汽蓝谷再换帅,董事长代康伟辞职。从2015年8月起至今的十年时间,北汽蓝谷高层变动频繁。先后迎来8位董事长,近乎一年换一个,但是就是这样,依然没有挽回北汽蓝谷的销量。
成立于2009年的北汽蓝谷,头顶中国新能源第一股光环,曾是国内纯电市场的领头羊,很多人不知道,北汽新能源曾连续7年拿下全球纯电动车销量冠军。2013-2019年,这家车企曾连续7年保持国内纯电动汽车销冠,其中,2017年销量甚至超过特斯拉。EC系列车型累计卖出超50万辆,创下“每2分钟卖1台”的纪录。
从2015年到2019年,北汽新能源的年销量从2万辆增长至15万辆。但是在2020年,北汽新能源的销量出现了突然的暴跌,年销量暴跌至仅2.5万台,腰斩都不止,简直堪称大跳水。
北汽蓝谷2021年-2023年各年的总销量,分别为2.61万辆、5.02万辆、9.2万辆,2024年,它卖出了113860辆,同比增长 23.53%,其中极狐品牌表现亮眼,总销量为8.1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69.91%。看起来,北汽蓝谷已经从泥潭之中慢慢走出来了,但是,北汽蓝谷的亏损问题一直没有解决,2020年至2023年,北汽蓝谷的净亏损分别为64.82亿元、52.44亿元、54.65亿元和54亿元,加上2024年亏损的69.48亿元,5年时间,北汽蓝谷累计亏损295.39亿元。
北汽蓝谷从风光无限的领跑者沦为掉队者,到底输在哪里?又将靠什么来实现销量逆袭,重回巅峰?
业界普遍认为,北汽新能源下滑严重,主要原因是过度依赖B端市场,不重视C端市场种下的恶果,2019年,北汽新能源的销量之中,70%卖给了B端市场,只有30%卖给了个人,那时候的北汽新能源,基本不需要花多少钱在研发上,在产品更新上,自己的车子就能卖出去,于是,北汽沉溺在B端市场的甜头中,忽视了提高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
那时候的北汽几款车,EV150等车型,给消费者留下了非常糟糕的印象,质量差,异响多,续航衰减严重等等,导致国人普遍不太看好北汽的新能源汽车,等到北汽发现B端市场逐渐饱和的时候,个人消费者已经不认可北汽的新能源产品了。
2019年下半年补贴退坡,越来越高的补贴门槛,倒逼企业要不断提高产品品质。然而缺乏技术研发的北汽新能源,还没准备好,就被市场打的措手不及。
除此之外,北汽新能源还存在过分押宝纯电车型,没有研发其他混合技术的问题,2020年以后,比亚迪、长城、吉利、长安和东风接连发布新的混合动力技术,造车新势力推出了搭载增程式技术的车型,而北汽却一成不变,这也该给所有车企带来警示——如果核心技术一成不变,或者落后于头部企业,就很难可持续发展。
现在,北汽新能源还在苦苦寻找新的突破口。北汽蓝谷将翻盘希望押注在华为身上:极狐的车搭载了不少华为的技术,但是销量一般,双方合作的享界S9搭载华为ADS 3.0智驾系统,号称全景智慧旗舰,但是上市之后的销量表现并不算好。
北汽蓝谷的困局,说明了一点,自主造血能力,才是一家车企生存下去的关键,北汽能否靠华为逆天改命,还是一个未知数。
来源:老司机侃侃车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