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变革十字路口的丰田定力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7 19:30 2

摘要:在喧嚣中选择笃定,丰田的中国智电进化论——当价格竞争卷向空前激烈、技术概念繁多难辨,丰田以不卷的姿态,稳步推进其“立全球 更中国”战略,成为喧嚣车市中的冷静变量

在喧嚣中选择笃定,丰田的中国智电进化论——当价格竞争卷向空前激烈、技术概念繁多难辨,丰田以不卷的姿态,稳步推进其“立全球 更中国”战略,成为喧嚣车市中的冷静变量

文|花生

编辑 | 王福

2025年春天,汽车业内为何如此喧嚣?

因为汽车行业的变化格局太大了,核心技术点逐渐转移,智能电动成为关键;竞争太激烈了,市场在售新能源车型超过400款,平均每天就有1.2款新车上市;外部环境太复杂了,一天一变的贸易摩擦,深刻影响着依赖全球化的汽车业。

正当多数企业疲于应对日趋激烈的外部挑战时,有的人却显得异常笃定,按着自己的既定节奏稳步推进,走出了不同于行业喧嚣的另一种节奏,这就是丰田。

在浮躁的电动化浪潮中,丰田以“继承与进化2.0”进入中国战略新阶段,不卷价格、不炫技术,强调“有温度的智电”,成了中国车市中的冷静变量。

(图源:丰田中国官方网站)

小笼包、大闸蟹与糖葫芦

“咦,这个好可爱。”丰田中国员工的新工装,引起了参观者的注意,这些工装的袖口上绣着精致的地方特色图案:上海的小笼包、常熟的大闸蟹、北京的糖葫芦……这些细节背后,是丰田“更中国”战略的生动体现。

这种本地化远不仅限于表面。就在上海车展前夕最繁忙的时刻,在江苏常熟,丰田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召开了一场沟通会。

(图源:丰田中国官方网站)

丰田正大力支持中国研发本地化,推出中国首席工程师(Regional-Chief Engineer)体制”。这一体制赋予中国工程师充分决策权。今后无论是bZ系列车型,还是全球研发重点车型(如卡罗拉、凯美瑞、赛那等),中国工程师不再只是执行总部意志,而是真正主导产品定义、功能开发与本地适配。

更深层次的变革发生在组织架构与权力体系层面。丰田将中国的三大研发中心整合为“ONE R&D”体制,建立起中国独立研发体系,研发决策权逐步由日本总部转移至中国。

“让最了解中国的人来定义面向中国的产品”,这一理念如今在丰田被坚定执行。

中国首席工程师从不坐而论道,更不闭门造车。他们不仅主导未来换代车型的开发,也负责对现款销售车型的本地化优化。日常工作不仅限于实验室与设计平台,更走进经销店、车主社区,与一线销售及用户持续互动,捕捉消费变化。

(图源:丰田中国官方网站)

这种“接地气”的研发方式开始显现成效。bZ3、铂智3X、bZ5,以及全球首秀的铂智7,均是与中国本地伙伴携手,由熟悉中国汽车文化的RCE主导开发的BEV车型。

在丰田人看来,真正的智能化不仅是技术的堆叠,所以坚持打造“有温度的智电”,更应体现人机关系的重塑。

东海之滨的上海市金山区,一块工业用地即将迎来它的新使命。丰田汽车公司将在这里设立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建设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以及丰田先进动力电池生产能力。

双方还将在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合作、智能驾驶、氢能、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物流及供应链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携手打造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具备影响力的引领典范项目,共同助力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目标。

为了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丰田将全球电动化研发的资源配置到了中国前线。这不仅意味着高度重视,也释放出一个信号:中国正成为丰田全球新能源布局的策源地。

丰田所推进的本地化,是基于丰田“Best in Town”的理念,通过打造更好的产品来实现中国丰田事业的再次进阶。丰田的本地化包含5个维度,更中国的管理体制、更中国的事业布局、更中国的研发体系、更中国的产品、更中国的供应链/销售体系。

中国是国际车企的健身房

曾几何时,国际车企往往把全球车型带至中国稍作改良,如今这一模式已被颠覆。丰田希望能够有更多首次从中国市场诞生的丰田车型。

如果把全球汽车市场比作一场马拉松,那么中国市场就是最严苛的训练场。这里有着最激烈的竞争、最挑剔的消费者和最快的变化速度。而丰田正将这里打造成其全球创新的“健身房”。

面对中国市场电动化、智能化的快速迭代,丰田放下身段,以学习者姿态与本地合作伙伴共建创新体系。这种学习并非简单模仿,而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推动丰田实现真正的再进化。

(图源:丰田中国官方网站)

与此同时,丰田还推动辅助驾驶试点落地。与小马智行合作推出了铂智4X Robotaxi,在日常运行和处理车辆博弈、高速收费站、上下匝道、临时施工等高速场景中,表现出稳定的高水平。丰田将辅助驾驶的安全性与稳健性作为首要原则,这种渐进式技术策略显现出其在智能化领域的理性与耐心。

正如丰田中国总经理李晖所说:“学习他人不是为了成为他人,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丰田。”

通过大数据与深度调研,丰田逐渐建立起独特的中国视角。消费者对于智能座舱、语音交互、OTA更新等体验有更高敏感度与期待,这些都正倒逼产品架构的前置智能化设计。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社长、董事佐藤恒治认为:“中国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处于领先的位置,如果产品能够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也一定能够获得全球市场的青睐。”

2024年是丰田在华发展60周年,2025年则是一个新的起点。随着李辉就任丰田中国首任中国籍总经理,随着雷克萨斯纯电动车国产化项目落地上海,丰田的“立全球 更中国”战略正在进入全新阶段。

李晖的到任,不只是一次人事更迭,更是丰田中国治理结构变革的一个注脚。他不仅更熟悉本地市场规律,也推动了更多“去总部化”的流程再造。例如,在新车项目审批中,他推动缩短本地决策链条,从立项到样车开发平均节省数月;在与本土伙伴合作中,则强调“共创而非供应”,鼓励提前介入产品规划阶段,而非传统的后置集成。这种由中国面孔推动的“中国逻辑”,正逐步改变丰田在华的运行方式。

(图源:丰田中国官方网站)

在这个智能电动化的新时代,中国市场对丰田而言已不仅是重要的单一市场,更是全球创新的策源地。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丰田的“继承与进化”战略展现出了独特的韧性。当新势力深陷盈利困境、传统车企忙于转型阵痛时,丰田的多路径战略和本地化深耕正在收获成效。

不争季度明星,要做百年企业。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回望,或许正是这份在喧嚣中保持的笃定,让丰田能够穿越周期,持续引领行业发展。而“立全球 更中国”的战略,正在为这家百年车企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来源:符符看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