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白衣生辉,守护生命的温柔力量——东城区卫生健康系统 “5・12” 国际护士节“优秀创新护理团队”风采纪实展映①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7 21:48 2

摘要:北京医院内分泌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亚专业覆盖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数十种内分泌代谢病,开设糖尿病并发症筛查、体重管理多学科门诊等特色诊疗项目。护理团队以创新技术引领行业,成为全国首家无针注射示范病房,率先开展胰岛素无

匠心筑梦,白衣生辉

守护生命的温柔力量

—— 东城区卫生健康系统

"5・12" 国际护士节

“优秀创新护理团队”

风采纪实展映

1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

E04病房护理团队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亚专业覆盖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数十种内分泌代谢病,开设糖尿病并发症筛查、体重管理多学科门诊等特色诊疗项目。护理团队以创新技术引领行业,成为全国首家无针注射示范病房,率先开展胰岛素无针注射、PRP治疗及中医适宜技术,结合信息化随访平台,实现患者全周期管理,血糖达标率大幅提升。团队作为国家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承担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教学任务,举办国家级继教项目数场,培养专科人才数名,分享动态血糖管理、中西医结合护理、数智化随访等前沿经验,旨在与全国医疗单位共筑内分泌护理发展生态,推动慢性病管理从“标准化”向“生态化”跃迁。

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NICU护理团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NICU护理团队作为危重新生儿健康的守护者,以技术突破为刃、管理革新为帆、人文关怀为魂,构建起全链条创新照护体系。

团队将国际前沿质量管理理念融入临床,实现护理质量从经验驱动到循证指引的跨越。将重症护理超声应用于危重症新生儿,实现从经验主义向精准医学的跃迁。

团队构建3S目标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围生存边缘儿的救治成功率与生命质量。打造护理亚专业组矩阵,形成“专科深耕+协同破局”的立体化作战模式。深耕协和母乳库公益服务,将百余万毫升的捐赠母乳惠及危重症新生儿。

团队打破传统医疗的冰冷藩篱,通过5G+VR父母“云陪伴”、定制“里程碑奖状”、制作“生命印记”档案、举办矫正胎龄庆生仪式等,打造有温度的护理服务新范式。

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儿科医学部小儿外科护理团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小儿外科下设普外、泌尿、心脏、骨科、神经外科、新生儿外科6个专业组,规模庞大且实力雄厚,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儿童泌尿外科机器人临床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一体化管理特色建设单位,年小儿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量、造口手术量国内领先。

护理团队聚焦医疗特色优势,围绕患儿围手术期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在优质服务与特色技术方面形成优势与品牌,特别是在小儿伤口造口、管路护理、精准喂养、器官移植全周期管理等方面守正笃行,推陈出新,为低龄低体重、高难度高风险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靠得住”的护理支撑。

近年来,团队发表SCI论文4篇、核心期刊论文15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8项。多项疑难重症救治事迹被各级主流媒体报道,在业内产生广泛影响力。

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13C鼻科病房护理团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鼻科护理团队以人文温度、技术创新、科学研究方法构建高效临床护理服务。护理团队运用艺术疗愈人文护理,有效缓解住院患者术前等待紧张、焦躁等负性情绪,提升住院患者的体验感,也让护理变得更有温度。

通过管理革新将I-PASS交接班模式在鼻颅底肿瘤患者交接班中应用,积极关注患者的需求,主动让患者参与安全管理,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和安全。

护理本质是看见患者需求,创造可能。团队的创新精神实现突破边界的合力,护理创新的意义不仅是技术突破,更在于为患者点燃一盏灯照亮希望。

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针灸理疗康复科护理团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针灸理疗康复科护理团队是一支专业精湛、中西医协同发展的产后康复团队。团队成员多人获得盆底专项、法国WAFF运动康复、欧洲盆底诊疗技术等国际认证资质,形成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康复体系。团队创新整合现代康复技术与传统中医疗法,运用WAFF运动康复、百笑灸、火龙罐等特色技术,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腹直肌分离等疾病的诊疗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团队注重技术创新,自主研发虚拟现实盆底康复训练系统,实现精准化、趣味化康复治疗。在剖宫产瘢痕修复、慢性盆腔疼痛等领域,独创性结合筋膜手法与低频电刺激,临床效果显著。作为国家妇幼中医药特色建设科室,团队积极开展国际科研合作,推动产后康复技术革新,为女性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优质康复服务。

6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骨伤科一区护理团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伤科一区作为创建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术期血液与疼痛管理示范病房,其护理团队是一个团结、和谐、创新管理、与时俱进的团队。他们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作风、暖心照护的康复护理,赢得患者的一致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他们凝聚力强,业务技术精湛,围绕临床护理技术服务特色,开展科研立项、学术交流,不断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推进并不断优化疼痛指南所实施的疼痛评估与管理方法,使之更适用于骨科临床。以"循证医学为基,中西医协同为翼"构建现代化护理体系。通过BPSO疼痛指南本土化实践(2016-2024年),完成从理论转化到临床落地的全周期创新。在院士引领下提出"以循证为基石,创新中医技术整合疗法驱动临床变革"的理念,通过KTA知识转化模型搭建中西医协同创新平台,整合中医特色技术与西医ERAS理念,构建了骨科围术期管理方案,形成"指南迭代-基线分析-路径优化"持续改进机制,实现患者疼痛改善率提升42%、满意度达98.7%的临床突破。

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护理部大外科护理团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大外科护理团队由114名成员组成,他们致力于优化团队建设,构建护理垂直管理模式,举办多种形式的护理能力提升训练。推进护理互联网+诊疗工作,参与宽街护理义诊活动。2024年度,中医治疗上升比例为73%,西医操作提升约为28.92%,手术增长率约为11.28%,出院人次增长率约为75%。2024年度立项课题数项,中华中医药团体标准1项,发表SCI论文1篇、核心论文多篇、中西医结合案例10余篇,参编著作2部。荣誉奖项包括国家级、市级、中医局、区级和院级共十余项。房氏无痛手法排乳技术和上肢淋巴水肿经穴推拿术,被多地医院复制推广,累计培训同行20000余人次。多次在媒体上宣传中医技术。

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牙体牙髓科护理团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在2024年成立京髓护理先锋队,致力于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口腔康复。团队在科普创新方面表现突出,护士长带领成员精心录制了涵盖口腔疾病预防、日常护理、手术护理等多方面健康知识的科普视频,并将机器人动态导航技术应用于显微根尖手术护理,融入科普内容,通过生动讲解和直观演示,帮助患者和公众树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观念。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