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度收入增长5%,星巴克中国如何穿越市场周期?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7 22:44 2

摘要:4月30日,星巴克公布了2025年第二财季业绩,期内星巴克中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至7.397亿美元;门店经营利润率始终保持双位数;截至第二季度末,星巴克中国门店总数达到7758家。

在复杂多变的中国咖啡市场,星巴克再次以出色的业绩印证了其品牌韧性与发展潜力。

4月30日,星巴克公布了2025年第二财季业绩,期内星巴克中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至7.397亿美元;门店经营利润率始终保持双位数;截至第二季度末,星巴克中国门店总数达到7758家。

聚焦业务核心,发力产品创新,提升门店体验,深入本土化……今年以来,星巴克中国在多个层面加速创新、突破自我,这是其业绩重振增长的重要原因。

但星巴克能抵御市场风浪的原因不仅限于此。如果挖掘得更深,会发现星巴克对长期主义的坚守是其穿越行业周期的内核。扎根中国26年,星巴克已摸索出来了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可盈利与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伴随这一良好态势,我想明确重申,中国市场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我们将继续长期致力于中国市场的深耕和发展。”星巴克首席执行官Brian Niccol(倪睿安)说。

星巴克首席执行官Brian Niccol(倪睿安)

下沉开店

最新财报显示,第二季度星巴克中国营业收入达7.397亿美元,同比增长5%。

它在各项关键财务的指标上均表现良好。比如,与上一季度相比,其在各类商圈、不同城市层级、各个营业时段,同店交易量同比攀升,实现4%的增长,同店销售额继续大幅改善。门店经营利润率始终保持两位数。公司利润率取得同比增长。

中国团队在第二季度实现了同店交易量4%的正增长和同店销售的大幅改善,这样的表现令人欣喜。我们的品牌依然强大,业务发展依托于近乎完全本地化的供应链及烘焙运营体系。相信我们一定能乘势而上,继续巩固在中国市场的增长势头。”倪睿安说。

从财报来看,其业绩回暖的主要贡献来自于门店的不断扩张以及营运能力的持续提升。

截至第二季度末,星巴克中国门店总数达到7758家,覆盖超过1000个县级市场。事实上,星巴克早在2022年便看到在中国下沉市场(或县域市场)的发展空间,来到现在,尽管大环境存在挑战,但星巴克仍加速了在下沉市场的开店节奏。

根据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发布《中国咖啡产业报告2024》显示,2022年9月,上海、广州、北京、成都和深圳五城咖啡门店数量在全国占比达23%,2024年9月这一比例已经不足19%,三、四、五线城市的咖啡市场渗透率正在提升。

这意味着,留给下沉咖啡市场的发展空间仍比较可观。对星巴克中国来说,加大低线城市、县域市场的渗透力度,有助于其深度挖掘市场存量,吸引更多咖啡爱好者。

与此同时,在这些地方,星巴克也能够发挥出品牌优势,通过独特的第三空间吸引客流。

2025年以来,星巴克开出了多家创意新店,包括星巴克臻选南京颐和路非遗概念店,目前在中国海拔最高的星巴克云南玉龙雪山店,将浙江在地民间文化与第三空间深度结合的星巴克宁波东钱湖陶麓街市店等。

星巴克云南玉龙雪山店

星巴克并不是简单地将门店和产品进行复制,而是将不同市场的在地文化与第三空间充分融合,营造独特的咖啡体验。从这次的财报中也能看到,这种在“第三空间”领域的绝对优势及差异化定位,让星巴克在外部竞争和宏观环境变化中能够保持品牌生命力,获得稳定客流。

产品“爆改”

除了“卷”门店,星巴克中国的“卷”还体现在对产品的创新上。

倪睿安在业绩会上对分析师们表示,在中国,星巴克近期在产品组合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后,也看到了一些积极迹象,包括推出了真正的无糖饮品和一些产品提供了新的价格点。

今年1月,星巴克中国推出了首款献礼中国春节的咖啡豆产品———新春序曲综合咖啡豆。这是星巴克成立50多年来开发的第一款以中国春节为主题的咖啡豆,成为星巴克本地化创新的又一注脚。

来到4月,星巴克中国宣布推出的“真味无糖”创新体系,将原有风味糖浆拆分成0糖的风味浓浆、独立的原味糖浆两种配料,供消费者自由搭配。此次对风味咖啡的“爆改”,顺应的是当下中国消费者更为注重健康及个性化选择的需求。同时,此举也被视作是在产品端打破同质化的关键动作。

提供差异化产品的同时,星巴克也通过营销活动和星粉玩在一起。

今年3月,以往较少涉足联名营销的星巴克宣布首次推出史努比(Snoopy)联名系列产品。这只在中国拥有众多粉丝的小狗,化身“星巴克咖啡师”,让中国粉丝收获到了不少快乐。

就在最近,星巴克请来五月天担任“夏日大使”,并开启一系列活动。比如,先是推出了充满回忆杀的“你心中的五月天”主题短片;门店用五月天主题装饰,循环播放五月天乐队歌单;星巴克还和五月天主唱阿信(陈信宏)创立的品牌STAYREAL推出联名系列产品,该产品正式开售当日,星巴克App及小程序曾经因瞬时访问量激增出现短暂卡顿。

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是星巴克对消费者需求及市场变化的灵活应对,也是对长期主义理念的践行。每一次产品与体验的革新,都在拉近与消费者们的距离,而长期以往这种双向奔赴所积累的信任,正悄然转化为品牌穿越市场周期的关键力量。

长期主义

自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起,星巴克便试图通过每一杯咖啡,将星巴克咖啡文化和独特的咖啡体验带给顾客。此前在诸多细节之中,不难看到星巴克正在推动中国咖啡文化及社会进步,比如,在门店内,员工们和顾客、咖啡爱好者分享咖啡专业知识;推出宠物友好门店,打造良好的社区氛围等。

今年以来,星巴克尝试以更全方位的动作来照顾消费者的感受。3月,星巴克在全国范围发起“好好照顾每一杯”的项目,推出以“浓缩咖啡品质、店用杯体验、拿铁艺术和暖心绘制外带杯”等四大承诺,希望为顾客带来“与众不同的星巴克体验”。

在这背后,在倪睿安上任后制订的一项名为“回归初心(Back to Starbucks)”的计划,旨在“重新点燃顾客对品牌的温暖与联结感”。

事实上,在中国市场,星巴克对于初心的坚守从来就没有改变过。“依托深度的本土创新、更懂顾客的产品、以及全国6万名伙伴温暖的传递,我们在不同的圈层中触发了情感共鸣。”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刘文娟说。

除了照顾用户,星巴克也在关怀每一位伙伴。对于星巴克来说,咖啡师不只是“员工”或“店员”,而是 “伙伴”。用星巴克的话来说:伙伴是星巴克的心跳。作为一个关注体验的品牌,星巴克与众不同的顾客体验是通过伙伴来传递的。

凭借在员工敬业度、人才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实力,今年第二季度,星巴克中国获得2024美世中国最佳雇主及雇主之星双重荣誉,并获得Top Employer“中国杰出雇主2025”称号。

与此同时,星巴克也在持续赋能咖啡产地。

3月8日,星巴克发布新一期“星绣未来”非遗传承和乡村女性赋能项目,持续六年的乡村非遗女性赋能项目迎来迭代升级——未来三年,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将再度捐赠500万元,至此星巴克已在云南累计公益捐赠超过6000万元。通过这些方式,星巴克将每一杯咖啡产生的价值,回馈给产业中与其前行的合作伙伴。

这些内容也许不会被写入财报中,但这些默默深耕的行动,却是星巴克坚持长期主义,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写照。

将人文关怀注入咖啡之中,与顾客建立紧密联结,坚守咖啡文化和和承担社会责任,是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坚持在做的事情,也已成为了其具有差异化的竞争力。基于这些,星巴克中国才能更沉稳地穿越周期的变化。

“2025财年第二季度,我们通过聚焦核心业务,重振增长,品牌价值持续提升。未来,我们将立足中国市场的长远发展,持续推动关键业务数据的健康增长。对星巴克在中国的未来发展,我们充满信心。”刘文娟说。

来源:小食代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