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35岁的刘晓雯是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的项目经理,性格独立又略带孤独。高强度的工作让她常常感到疲惫,为了缓解压力,也为了给自己找点陪伴,她养了一只活泼的金毛犬“可乐”。在她看来,可乐不仅是宠物,更是能治愈她心灵的家人。每天回到家,看到可乐摇着尾巴迎接自
2021年,35岁的刘晓雯是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的项目经理,性格独立又略带孤独。高强度的工作让她常常感到疲惫,为了缓解压力,也为了给自己找点陪伴,她养了一只活泼的金毛犬“可乐”。在她看来,可乐不仅是宠物,更是能治愈她心灵的家人。每天回到家,看到可乐摇着尾巴迎接自己,所有的疲惫都能一扫而空,这也是她决定养狗的重要原因。
7月15日,像往常一样,刘晓雯带着可乐出门散步。在一处草丛边有一条脏兮兮的狗,可乐看见那条狗就冲了过去,开始在那条狗身上嗅闻起来,不知道那条狗是不是害怕,与可乐打了起来。刘晓雯担心可乐受伤,急忙上前制止。没想到,那条狗调过头来一口咬在了她的手上,瞬间鲜血涌出。刘晓雯又疼又惊,看着自己受伤的手,再看看一脸无辜的可乐,又气又无奈。
虽然她知道狗都有按时打疫苗的习惯,但狂犬病的严重性让她不敢有丝毫大意。看着伤口处不断渗出的血,刘晓雯心里满是担忧和害怕,脑海中不断浮现狂犬病发作的可怕场景。她不敢耽搁,简单处理了一下伤口后,就立刻决定前往医院,给自己也打上狂犬疫苗,以防万一。
到了医院后,刘晓雯先进行了伤口冲洗、消毒等处理,随后又做了一系列检查。医生仔细查看了她的伤口,确定这属于二级暴露。医生严肃地对她说:“你这情况得赶紧打狂犬疫苗,一共要打5针,按0、3、7、14、28天各接种1剂。后续几针一定要按时来。打针期间要注意休息,别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能剧烈运动。另外,你这个伤口比较深,还得接种破伤风疫苗,预防破伤风感染。”刘晓雯听着医生的叮嘱,心里满是忐忑,不住地点头,默默记在心里。
狂犬病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狂犬病的生物制剂。它通常采用灭活病毒制成,通过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以抵御狂犬病病毒的侵袭。一般被动物咬伤、抓伤后,需及时接种。接种程序常为多针次,按规定时间全程接种,能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大大降低因感染狂犬病病毒而导致死亡的风险。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晓雯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接种完了所有疫苗。她推掉了朋友聚会,戒掉了最爱的火锅,每天早早休息,也不再去健身房锻炼。看着伤口一天天愈合,她悬着的心也渐渐放了下来,以为这次的意外风波就这样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她每天都在祈祷,希望自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生活能尽快恢复正常。
直到12月27日,刘晓雯正在公司开会。突然,她感觉喉咙发紧,像是被什么东西勒住了一样,吞咽变得困难起来。她下意识地清了清嗓子,想缓解这种不适,可情况并没有好转。紧接着,她开始莫名地烦躁不安,手指不自觉地反复揉搓衣角,额头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她强忍着不适,努力集中注意力听着会议内容,心里却开始隐隐不安,担心是不是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
又过了几天,2022年1月3日,刘晓雯在加班赶方案时,症状愈发严重。她开始对水声异常敏感,听到饮水机接水的声音,就感觉一阵恐惧袭来,浑身起鸡皮疙瘩。喝水时,喉咙像被针扎一样刺痛,每咽一口都无比艰难。她频繁地舔嘴唇,试图缓解口腔的干燥,双手也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敲键盘的速度也慢了下来。这种异常让她十分害怕,可手头的工作又迫在眉睫,她只能咬牙坚持。
1月7日,刘晓雯刚从睡梦中醒来,就感觉自己的身体热热的,她用手摸了摸自己发烫的额头,赶紧找来温度计量了量,结果温度计上显示38.5°C。于是她找出自己之前的感冒吃下,还向公司请了假,想在家好好休息一下。吃完药的她症状并没有好转,体温一直在 37.5℃ - 38℃之间徘徊。低热让他整个人变得昏昏沉沉,脑袋像是被一层迷雾笼罩着,晕乎乎的,浑身没有力气,连走路都摇摇晃晃,原本充满活力的步伐也变得拖沓而沉重。
与此同时,发热的症状还没有好转,反而在晚上吃饭的时候,刘晓雯觉得一阵一阵的头痛,那种疼痛像是有一把小锤子在脑袋里不停地敲,一下又一下,疼得他忍不住用手紧紧抱住头,试图缓解这钻心的疼痛。她也没有多想,自己觉得自己是普通的感冒,于是在吃完晚饭之后就早早的睡下了,想着休息一下第二天就好了。
第二天早上起床,刘晓雯感觉全身肌肉酸痛,四肢乏力,连起身都变得困难。更可怕的是,到了单位,她正准备工作时突然开始出现幻觉,仿佛看到有无数小虫子在眼前飞舞,她惊恐地挥舞双手驱赶,却什么都抓不到。她想大声呼救,可喉咙里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此时的她,身体和精神都濒临崩溃,终于,刘晓雯再也支撑不住,被同事紧急送往医院。
到了医院,医生为她进行了血常规、病毒抗体检测等一系列详细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13.2×10⁹/L(参考值4.0-10.0×10⁹/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2.6%(参考值50-70%),呈现明显炎症反应。抗体定量检测结果显示抗体浓度仅0.05IU/mL,远低于WHO规定的有效保护阈值0.5IU/mL。此外,脑脊液检测显示蛋白含量轻度升高,脑电图出现弥漫性慢波。结合她的症状,最终确诊为狂犬病。
看着诊断报告上的结果,刘晓雯瞬间崩溃,泪水夺眶而出。她痛哭流涕,抓着医生的手,声音颤抖地问道:“为什么会这样?我明明按时打了5针疫苗,也按照您说的注意事项做了,为什么还是发病了?”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绝望和恐惧充斥着她的内心,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明明已经这么小心,为何还是逃不过厄运。
医生耐心地解释道:“即便接种了狂犬疫苗,也不能保证百分百不患狂犬病。疫苗起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期间,病毒可能已经侵入了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导致发病。你仔细回忆一下,被狗咬伤后以及打疫苗期间,有没有做过一些特别的事,或者有什么异常情况?”
刘晓雯努力回忆着,把自己被狗咬伤后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医生。医生听后,无奈地叹了口气说:“你之所以会得狂犬病,和你打完疫苗前后忽略的三件事有很大关系,这些行为让你的疫苗白打了啊,哎!和你犯一样错误的人还有很多,最终都白白的丢掉了生命。”
一、伤口处理不当
刘晓雯被咬后,仅进行了简单的止血处理便前往医院。事实上,狂犬病急救的黄金法则是"冲洗优先"。被咬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这一过程能有效清除伤口内的病毒,降低感染风险。刘晓雯的伤口较深,属于二级暴露,更需要彻底清创。如果当时能配合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如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在伤口局部形成抗体屏障,或许能阻断病毒入侵神经组织。错过关键的伤口处理步骤,让病毒获得了入侵的先机。
二、注意事项执行偏差
医生强调的接种期间禁忌并非危言耸听。刘晓雯虽然推掉聚会、忌口辛辣,但她在加班赶方案时仍长时间保持高强度工作,精神压力和过度疲劳会抑制免疫系统活性。此外,剧烈运动可能加速血液循环,使病毒更快抵达中枢神经系统;酒精等刺激性物质则会干扰抗体生成。这些注意事项看似琐碎,实则与疫苗效果密切相关。如果刘晓雯在接种期间能更严格地休息调养,或许能激发更强的免疫反应。预防狂犬病是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从正确的伤口处理、及时接种疫苗,到接种期间的生活管理,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尤其是家养宠物的主人,更不能因宠物接种过疫苗就放松警惕。面对这种致死率几乎100%的疾病,唯有科学严谨地执行每一步防护措施,才能真正筑起生命的防线。
三、病毒入侵途径与神经传导速度:时间就是生命
狂犬病病毒的感染进程与伤口位置密切相关。刘晓雯被咬的手部靠近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沿神经纤维传播的距离短,更容易快速抵达大脑。此外,伤口越深、损伤的神经末梢越多,病毒入侵速度越快。研究显示,病毒在神经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天3-20毫米,但当进入脊髓和大脑后,发病速度会呈指数级加快。刘晓雯从出现喉咙发紧到确诊仅经历数天,正是病毒在神经中高速扩散的结果。这也提醒我们,被咬伤后必须分秒必争,尽早启动暴露后预防,任何拖延都可能让病毒占据先机。
资料来源:
[1]程芳.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J].人人健康,2024,(26):88.
[2]徐娟,谢琴华.1例接种狂犬疫苗后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2024,35(03):385-387.
[3]王芳.疫苗接种的八个认识误区[N].医药养生保健报,2024-05-11(025).
(《回顾:35岁深圳女子被狗咬伤后,已经打完5针狂犬疫苗,4个月为何还发作了》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来源:严医生科普健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