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的野外施工岁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7 20:15 3

摘要:1986年内蒙古的磴口县,风沙裹着蒸汽火车的轰鸣漫过黄河岸。我蹲在绿皮车厢的连接处,看父亲用棉袄裹着的铁饭盒被母亲塞进怀里,铁轨震颤的节奏与心跳共振,那是十八岁的我第一次跟着父辈的脚印走进荒野。那时每个施工点都是流动的村庄。帐篷扎在河滩,四十个男人围着柴油发电

1986年内蒙古的磴口县,风沙裹着蒸汽火车的轰鸣漫过黄河岸。我蹲在绿皮车厢的连接处,看父亲用棉袄裹着的铁饭盒被母亲塞进怀里,铁轨震颤的节奏与心跳共振,那是十八岁的我第一次跟着父辈的脚印走进荒野。那时每个施工点都是流动的村庄。帐篷扎在河滩,四十个男人围着柴油发电机的光晕打扑克,女人们用搪瓷缸子煮着腌菜,洋蜡的泪滴在图纸上凝固成水利枢纽的蓝图。我们的粮袋里装着从国营粮店扛来的三十斤白面,拖拉机拉着十方砂石在土路上颠簸,木工们握着大锯"吭哧吭哧"锯开松木的年轮,混凝土搅拌机是十几个青壮年抡圆了铁锹的臂膀。我总爱往村里跑。老乡家的黑白电视正播着《射雕英雄传》,郭靖策马扬鞭的身影映在窑洞土墙上,与远处我们刚立起的桥墩重叠。回来路上经过铁道,蒸汽机车喷出的白烟在暮色里飘成哈达,汽笛声和着黄河涛声,那是大地上最雄浑的交响乐。四十年后的今天,高铁在曾经徒步丈量的河床上飞驰而过。我依旧住在活动板房里,不过帐篷变成了彩钢瓦,洋蜡换成了LED灯,但每月工资单上的数字总比记忆里的冰棍涨价更快。去年新来的大学生技术员捧着咖啡站在无人机旁,看着屏幕里自动生成的施工进度,忽然问:"张师傅,你们那时候怎么算混凝土配比?"我摸着焊枪上父亲传下来的茧子,望向正在浇筑的闸墩。黄沙还是那个味道,风里雨里还是那个滋味。只是那些抡铁锹的身影渐渐佝偻,柴油发电机的轰鸣被智能机械取代,就连铁道旁那棵刻着工友名字的老柳树,也在扩建的铁路线里消失了。深夜值班时,我总爱翻看泛黄的施工日志。1986年5月7日那页写着:"今日浇筑渡槽基础,全组加班至凌晨。"墨迹晕开的边缘,是父亲当年用铅笔画的桥拱草图。窗外的星河依然璀璨,只是再听不见绿皮火车的汽笛穿透旷野,在岁月深处回荡。

来源:财商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