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完甲亢哥堵周鸿祎!非遗“卤鹅哥”亲手把鹅上国际又亲手摁在地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6 00:59 2

摘要:周鸿祎也上前去表表示:“别在我身上抹油,我不吃了,我们握个手吧。”

4月23日,上海车展上演荒诞一幕。

重庆的网红“卤鹅哥”身穿大红棉袄,手持卤鹅奔向360创始人周鸿祎:

“红衣大叔,我是你粉丝啊。给个面子,请你吃荣昌卤鹅…”

一旁的工作人员多次将其拦住。

周鸿祎也上前去表表示:“别在我身上抹油,我不吃了,我们握个手吧。”

“卤鹅哥”在现场邀请周鸿祎去重庆荣昌。

周鸿祎说:“感谢你的热情款待,重庆见,再访你。”

“卤鹅哥”这样的行为,多少是有些过了。

有人佩服他“敢闯敢拼”,更多人却直呼“尴尬” “博眼球”。

两周前,他因跨国狂追美国网红“甲亢哥”连跑五城投喂卤鹅,三天卖出300万元卤鹅,还被官方授予“非遗推介官”称号。

但同样的套路复制到科技圈,却是翻了车。

车展本是车企展示技术、行业交流的专业场景,被“卤鹅哥”的卤味强行注入市井气息。

有参展商吐槽:“保安拦他的时间比介绍产品还多!”

当公共空间沦为流量战场,商业活动被迫让位于个人表演,最终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价值根基。

“卤鹅哥”是深谙流量密码:

锁定高热度人物→制造肢体冲突→剪辑争议画面→收割二次传播。

从成都春熙路追甲亢哥,到上海车展堵周鸿祎,保安阻拦、名人躲避等“冲突性画面”都精准踩中平台算法G点。

然而,当非遗美食与“强塞”“油腻”等负面标签绑定后,其百年老字号的文化底蕴正逐渐受到侵蚀。

“他用一只鹅撬动国际流量”曾被网友盛赞的草根智慧,但当“投喂套路”的戏码反复上演,观众开始清醒:

“直播间里喊着“老铁下单”的卤鹅哥,与非遗传承人的形象渐行渐远。”

有意思的是,地方政府最初奖励的“文化推广创新”,最终演变成一场全网围观的行为艺术。

在重庆荣昌,卤鹅制作需经16道工序,老卤汤秘方传承超百年。

这份匠心原本应是文化传播的核心所在,然而,在本末倒置的流量游戏中,它却不幸沦为了背景板。

文化符号被娱乐解构,当卤鹅变成网红手中的“碰瓷道具”,年轻人记住的只有闹剧,而非“一鹅三吃”的传统技艺。

算法机制导致创作者变得懒惰,他们为了迎合平台的需求,不再专注于深度内容的创作,而是专注于制造冲突,追求夸张效果,从而陷入了恶性循环。

政策奖励的错位激励,地方政府急于打造“网红城市”,却忽视对文化内涵的考核,导致“野蛮营销”获官方背书。

与其蹭名人热度,不如用镜头记录养鹅农户的清晨、卤坊老师的守灶时光。

四川自贡的“盐帮菜娘”靠拍摄古法井盐制作涨粉百万,证明“手艺本身就有流量”。

南京云锦博物馆邀请游客体验织机操作,苏州评弹走进社区茶馆……

这些案例表明:非遗的生命力在于融入现代生活,而非刻意制造冲突。

当卤鹅哥追着甲亢哥狂奔时,那句“想让荣昌卤鹅走向世界”的初心曾打动无数人。

但若继续沉迷“黑红”炒作,非遗终将沦为廉价的流量附庸。

真正能穿透时光的,从不是热搜榜上的闹剧。

而是食客咬下鹅肉时酥嫩爆汁的惊喜!

是老师傅对着百年老卤的虔诚守护!

是未来某天,年轻人在非遗名录上读到“荣昌卤鹅”时眼里的敬意!

流量终会退潮,但文化长河永远向前。

来源:冬来夏往秋又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