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发布了最新的慢性冠状动脉疾病绩效指标和质量评估指标。

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发布了最新的慢性冠状动脉疾病绩效指标和质量评估指标。这一文件的发表,不仅体现了与最新临床试验的与时俱进,并从现有临床指导中梳理出可实施且合理的建议,也与最新发布的慢性冠状动脉疾病指南保持了一致。
文中共提出10项绩效指标和3项质量评估指标用于门诊慢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管理。内容的提出主要基于2023年慢性冠状动脉疾病指南、2023年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绩效指标、2019年高血压绩效指标、2018年胆固醇指南和2011年冠心病/高血压绩效指标。10项绩效指标包括:1. 吸烟的筛查和戒烟咨询;2. 无抗凝治疗的抗血小板治疗;3. 血脂指标的检测;4. 高强度他汀类药物的治疗;5. 血压的控制(6. 血压的药物治疗管理;7.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8. 高血压、糖尿病、LVEF≤40%或慢性肾脏病患者中ACEI/ARB的应用;9. 病情稳定的患者避免常规的定期检查(侵入性和非侵入性);10. 转诊心脏康复。3项质量控制指标涉及影像学、血脂管理和症状管理和生活方式改变方面的患者教育。其中对于阿司匹林的作用,在文件中有所改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慢性冠心病中,P2Y12抑制剂与阿司匹林疗效相当,且不劣于阿司匹林。比如HOST-EXAM研究显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长期单抗治疗,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HOST-EXAM扩展研究的事后分析也进一步证实,无论患者的出血风险和PCI复杂性如何,与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都可以成为二级预防长期单药抗血小板治疗的更优选择。STOP DAPT 2试验显示,在应用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个月后,单用氯吡格雷相比传统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明显降低联合终点事件,且不增加缺血事件。撰写专家指出,对于病情稳定患者不建议常规定期检查,或可能引起讨论。如对于这类患者,如无理由,不必要行负荷试验或心导管检查。这些没必要的检查不仅对患者无益,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导致并发症。就未来研究而言,撰写专家指出,明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降阶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策略,二级预防中理想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慢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靶标,如何检测动态血压以及如何根据遗传背景和表型特征进行个体化管理等都需要进一步探索。来源:Williams MS, Levine GN, Kalra D, et al. 2025 AHA/ACC Clinical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Measures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ronary Diseas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oint Committee on Performance Measures. J Am Coll Cardiol. 2025 Apr 22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