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到失语!东方韵味×法式浪漫,看90后博士如何用剪纸圈粉全球 | 萤火拾光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7 21:01 2

摘要:近日,在刚刚公布的“泉城非遗人”候选人名单中,逄思佳,这位“90后”济南姑娘凭借十几年对非遗文化传播的贡献,荣耀上榜。逄思佳,山东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青年博士讲师,以剪纸为突破口,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架起了一座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

近日,在刚刚公布的“泉城非遗人”候选人名单中,逄思佳,这位“90后”济南姑娘凭借十几年对非遗文化传播的贡献,荣耀上榜。逄思佳,山东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青年博士讲师,以剪纸为突破口,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架起了一座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

留学经历点燃剪纸梦想

逄思佳与剪纸的缘分始于14年前的留学经历。在肯尼亚上大学时,由于当地春节的节日氛围远不如国内,她便尝试制作起新年剪纸,从此便开启了与剪纸的不解之缘。从一开始临摹网上的作品入手,经过不断练习,逐渐能够独立设计作品。《埃菲尔铁塔下的恋人》便是她初露锋芒的见证,凭借该作品她一举获得了肯尼亚内罗毕法联盟举行的艺术比赛的一等奖。在法国巴黎继续深造期间,这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为她的剪纸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当地历史建筑的独特魅力让逄思佳着迷,她开始构思创作巴黎建筑系列剪纸。为了将法式建筑与中国剪纸艺术完美融合,逄思佳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她耗时一年多,创作出20幅巴黎建筑作品,其中有10座是现存知名建筑,另外10座是消失在历史中的建筑。“我在勾勒出巴黎歌剧院的建筑轮廓后,将中国京剧戏曲‘生旦净丑’的元素融入其中,在法式浪漫中增添东方韵味,展现不一样的美。”她说。巴黎建筑系列剪纸作品在历经几个月的角逐后,最终获得了法国教育部和法国大学事务中心文化部(CROUS)的两笔大学生创新项目资金,用于举办个人展览。这不仅是对她艺术创作的肯定,也为她的文化传播之路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海外积极传播剪纸艺术

2023年1月至4月,法国布列塔尼孔子学院举办“逄思佳建筑主题剪纸作品展”,展览展出了20幅中国和法国的建筑剪纸,如《巴黎的凯旋门》《雷恩的市政厅大楼》《北京的天坛》等,吸引了大批民众参观。当地中小学生特别组织观看展览,感受中国文化和中国手工艺术的魅力。展览中还专设了剪纸的介绍板块,逄思佳专门为每一个模块提供了展示用的剪纸作品,让当地民众深入了解剪纸背后承载的中国历史、文化和习俗。除了举办展览,逄思佳在海外留学的十几年间举办过上百场剪纸讲座、展示和体验活动。她还创建了宣传中国剪纸艺术的Instagram海外社交媒体账号,与世界各国的剪纸艺术家、剪纸爱好者分享中国剪纸艺术家的作品,通过网络平台扩大了中国剪纸艺术的影响力。此外,逄思佳作为青年剪纸艺术家,应邀拍摄《巴黎新青年——在法国“剪出”中国故事,巴黎剪纸艺人逄思佳》和《中国非遗在法国,刀与纸的浪漫》等纪录片,通过镜头向世界展示中国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她的作品在国际上也获得了认可,2024年11月15日,其作品《巴黎歌剧院剪纸》《巴黎圣叙尔比斯教堂剪纸》入展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市奥利弗海德艺术画廊举办的国际剪纸展览,全球仅有27位艺术家参展。

“在国外举办剪纸讲座和体验活动时,外国友人们专注的眼神和由衷的赞叹让我记忆犹新,他们拿起剪刀体验剪纸乐趣的场景,都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吸引力,也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逄思佳说。

在校园中培育文化传播新苗

2024年,逄思佳获得法国新索邦大学语言科学博士学位,来到山东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任教。她将剪纸艺术带进校园,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爱上了这门传统艺术。逄思佳承担着《中国概况》课程的教学工作,面向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她倾尽全力播撒知识的种子。每当课程推进到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章节,逄思佳总会将自己的剪纸“绝活”融入其中,让留学生们亲身体验这门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我的课堂上,体验剪纸成为连接不同国家学生的共同语言。”逄思佳通过幻灯片展示各朝代剪纸文物、不同地区的特色剪纸,向学生们讲解剪纸背后的历史、种类及用途等知识。她还会带着自己的作品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们近距离欣赏中国剪纸的美。

当课堂进入实操环节时,逄思佳会拿出自己事先准备的剪纸线稿,讲解具体的要领,教大家学着剪。她最常带学生剪的是十二生肖,学生们会选择自己的属相来剪。当遇到一些难剪、复杂的地方时,逄思佳都会耐心地走到学生身边,手把手地帮助他们完成。很快,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就显现出来。

逄思佳的剪纸教学声名远扬,每当学校迎来外国学生代表团的参观访问,她总会被邀请参与讲座和展示。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剪纸作品在她的手下诞生,学生们目不转睛,惊叹声此起彼伏。

逄思佳认为,在课堂上让留学生体验剪纸,不仅能让他们学习到一门新的技艺,还能使他们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留学生的心中播下文化的种子,让他们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将中国剪纸艺术带回自己的国家,传播给更多的人。”

搭建世界剪纸艺术交流互鉴的桥梁

逄思佳在醉心传播中国剪纸艺术的同时,始终怀揣着一颗开放求知的心,积极探寻其他国家的剪纸文化。起初,她单纯以为剪纸仅在中国有,到国外念书后才发现,很多国家都有独特的剪纸传统,这让她深深着迷,并学会了波兰剪纸、墨西哥剪纸和犹太剪纸等风格迥异的剪纸技艺。凭借着对剪纸艺术的热爱,逄思佳通过Instagram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结识了很多其他国家的剪纸艺术家,他们互相交换精心创作的作品,每一次分享,都像是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盛宴,让彼此对不同国家的剪纸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从2023年起,逄思佳便致力于采访海外的剪纸艺术家,其成果陆续刊登在《中华剪纸》杂志上,如今她更是成为该杂志“海外剪纸”栏目的特约作者。在众多采访对象中,今年已90岁高龄却依旧活跃在国际舞台的瑞士艺术家安娜·罗莎尤为引人注目,堪称剪纸界的传奇人物。她的作品不仅受到拍卖行的青睐,还吸引了国际知名品牌前来合作。此外,逄思佳还采访了多位国际知名剪纸艺术家,包括乌克兰最出名的剪纸艺术家达莉亚·阿丽要什齐娜、白俄罗斯国家级剪纸艺术家丽莎维塔。克伊翁卡瓦,以及瑞士剪纸派的新秀——青年艺术家马克西姆·赫科因。通过这些采访,逄思佳将其他国家的剪纸文化和剪纸艺术家介绍给国内剪纸界,拓宽了中国剪纸艺术家和爱好者的国际视野。

如今,逄思佳正全身心投入到“瑞士剪纸日”的采访与介绍中。她如同一位卓越的桥梁搭建者,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将中西方剪纸艺术紧密融合起来,把剪纸艺术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逄思佳的故事还在继续。在她的剪纸世界里,每一张红纸都有生命,每一次剪刀的开合都是文化的对话,每一次创作、每一次分享都诠释着青年在文化传承与交流中的责任与担当,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创新精神。

小编给大家送礼物啦~

点亮本文推荐❤️并点赞👍🏻

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和非遗的故事

截至5月14日晚21点

点赞量最高可获得

青春山东精美周边一个~

编辑 | 王 婷(山东财经大学团委)责编 | 张 锋(山东现代学院团委)校对 | 孙 蕾校审 | 张 楠终审 | 田秀妍作者 | 贾 佳题字 | 万礼墨来源 | 《山东青年报》(2025/4/9第8版)

来源:青春山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