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不是富豪,却比富豪更富有;他不是老师,却改变了9106个孩子的命运。"2025年4月16日,东莞殡仪馆外排起千米长队,数百名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受助学生,只为送"坤叔"最后一程。这位普通的建材商人,用37年时间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助学传奇。
"他不是富豪,却比富豪更富有;他不是老师,却改变了9106个孩子的命运。"2025年4月16日,东莞殡仪馆外排起千米长队,数百名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受助学生,只为送"坤叔"最后一程。这位普通的建材商人,用37年时间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助学传奇。
1988年的夏天,坤叔在东莞经营着一家小小的建材店,日子过得平淡却充实。他的女儿因为参加歌唱比赛小有名气,经常收到粉丝来信。一天,一封特殊的来信引起了坤叔的注意:"我交不起50元学费,你能帮帮我吗?"这封字迹稚嫩的求助信,让坤叔辗转难眠。第二天一早,他毫不犹豫地汇出了50元。
这笔现在看来微不足道的资助,却像一粒种子,在坤叔心中生根发芽。随着求助信越来越多,坤叔的助学之路也越走越远。1997年,他第一次踏进湖南凤凰县的深山。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斑驳的土墙上贴满奖状,孩子们用木炭在石板上写字,有的甚至光着脚走十几里山路去上学。那次考察后,坤叔当场决定资助11名学生,后来又增加到100人。
他倡导每个人每月捐出收入的千分之一,直接对接贫困学生。"没有人富得不需要帮助,也没有人穷到帮不了别人",这句朴实的话语感动了4000多人加入他的团队。最令人敬佩的是,坤叔坚持"不经手一分钱"的原则,所有捐款都由资助人直接汇给学生。2011年,当"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历经波阻终于注册成功时,这位硬汉在办公室里偷偷抹了眼泪。
吴生君是众多受助者中的一员。1998年,家境贫寒的他差点辍学,是坤叔的资助让他顺利完成学业。如今,41岁的吴生君在东莞创业有成,每逢周末都会跟随助学团队走访贫困学生。"坤叔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像吴生君这样的"传承者"数不胜数,他们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爱心接力"队伍。
2025年初春,78岁的坤叔安详离世。告别仪式上,一位苗族女孩泣不成声:"坤叔,您说过'助学是为了将来不用再助学',现在凤凰的孩子都能上学了,您可以放心了......"现场播放的视频里,坤叔生前最后一次走访山区时笑着说:"看到孩子们的笑脸,这辈子值了。"
坤叔用一生证明:慈善不是施舍,而是心与心的交换;爱心不分大小,点滴汇聚也能改变世界。当送别的队伍缓缓移动,无数双手轻轻抚过灵柩,这一刻,所有人都读懂了什么叫"大爱无声"。
来源:心育心理健康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