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面锦旗承载着一段重获新生的故事,一份信任凝结成医患同心的温度。近日,患者杨女士携着绣有"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济苍生"的锦旗走进南阳市中医院独山院区(南阳市骨科医院)足踝外科,郑重交至李克立主任与曾凡高医师手中。展开她亲笔书写的感谢信时,字里行间流淌的不仅
一面锦旗承载着一段重获新生的故事,一份信任凝结成医患同心的温度。近日,患者杨女士携着绣有"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济苍生"的锦旗走进南阳市中医院独山院区(南阳市骨科医院)足踝外科,郑重交至李克立主任与曾凡高医师手中。展开她亲笔书写的感谢信时,字里行间流淌的不仅是感激,更是一位患者从绝望深渊到重见曙光的生命历程。
时光回溯到去年5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跌倒,让杨女士的左脚踝遭受重创——骨折了。此后,她辗转于多家医院,四处求医问药。然而,左脚踝关节的疼痛与肿胀始终如影随形,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左脚踝关节骨折留下的后遗症,像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得杨女士喘不过气来,让她整日惴惴不安。那些日子里,她只能拄着临时夹板,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各个诊室之间来回奔波。每当夜深人静,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可能无法正常行走”的可怕念头,那如影随形的阴霾,将她紧紧笼罩,让她陷入了无尽的绝望之中。
直到她慕名来到该院足踝外科,李克立主任仔细地为杨女士进行触诊,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专注与专业。触诊结束后,他轻轻拍了拍杨女士的肩膀,目光坚定而温和,语气笃定地说道:“别担心,我们能做到。”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如同一束穿透阴云的阳光,瞬间照亮了杨女士心中那片黑暗的角落,让她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手术台上,无影灯散发着清冷的白光,那冰冷的光线让杨女士的指尖不由自主地微微发颤,恐惧如潮水般在她心中蔓延。然而,曾凡高医师术前反复推演手术方案的专注神情,仿佛给她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护士团队特意为她播放的舒缓钢琴曲,如潺潺溪流,流淌在她的心间,将原本冰冷的医疗器械,化作了他们战胜病魔的坚固铠甲。
术后康复,是一场与时间的激烈赛跑。李克立主任每日查房时,都会俯下身来,仔细检查杨女士的伤口,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那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杨女士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呵护;康复师根据杨女士的肌力数据,动态调整训练方案,严谨认真的态度,为她的康复之路保驾护航;护士们在深夜时分,会悄悄地为陪护家属添上一条温暖的毛毯,这份贴心的温情,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复健病房,升腾起家一般的暖意。
“从拄着拐杖蹒跚而行,到如今健步如飞;从曾经泪眼婆娑地追问‘还能正常行走吗?疼痛肿胀会不会伴随我的一生?’到如今自信地迈开步伐,你们重塑的不仅仅是我受伤的骨骼,更是我生活的尊严。”杨女士在感谢信中深情地写道。当她踏着轻快的步伐,将锦旗递到医护人员手中时,眼角闪烁的泪光,胜过了千言万语。这面红缎金字的锦旗,不仅是对李克立主任“毫米级精准接骨”高超技术的由衷礼赞,更是对全体医护人员“以心为灯,愿作生命的守护人”这一初心的至高褒奖。
杏林春暖,大爱无声。患者的每一次微笑转身,都在鞭策着我们:医者的使命,不仅在手术刀尖起舞,更要在人心最脆弱处播种希望。这面承载生命重量的锦旗,将永远高悬于科室长廊,提醒我们以仁心为舵,以精诚为帆,在治愈之路上永不停航。
供稿:足踝科
整理编辑:李莹 高凌霄
审核:苏伟
来源:新浪河南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