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辟谣观点:近日,民政部发布《关于有关养老APP涉嫌诈骗的提醒》,表示民政部从未设立或批准设立“一脉养老”“惠民工程”项目,未推出任何类似产品或软件。请广大公众提高警惕,不要轻信来源不明的信息和不实宣传,避免上当受骗。已经参与或可能遭受损失的用户,建议尽快向属地
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发布辟谣报告,引导创作者规范运营和创作,4月份,平台共计对1741篇不实文章进行了打击处理,对191篇文章进行了辟谣。
4月十大谣言
1、民政部设立或批准设立“一脉养老”“惠民工程”项目?
辟谣观点:近日,民政部发布《关于有关养老APP涉嫌诈骗的提醒》,表示民政部从未设立或批准设立“一脉养老”“惠民工程”项目,未推出任何类似产品或软件。请广大公众提高警惕,不要轻信来源不明的信息和不实宣传,避免上当受骗。已经参与或可能遭受损失的用户,建议尽快向属地公安部门报案,避免造成进一步损失。如遇可疑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咨询核实或报警处理。
2、港澳全面取消两地牌照?
辟谣观点:近日,广东交警表示:“粤港澳全面取消两地牌消息不实,两地牌没有取消”。实际情况是,粤港澳三地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断优化管理政策,自2024年以来持续推出了取消关联核查纳税要求、延长指标有效期、优化非营运小汽车免检等7项便利措施。广东交警提醒,请广大网民通过官方渠道咨询、办理业务,切勿轻信非法中介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3、重庆酉阳高铁已通车?
辟谣观点:近日,某网民在互联网平台发布信息称“酉阳,今天第一趟高铁顺利畅通”,引发关注。经核实,网传信息系谣言,酉阳县暂未建成高铁站。
根据建设计划,黔吉高铁重庆段将于年内开工建设,线路贯穿黔江区、酉阳县、秀山县三地,线路全长约224.2km,全线设置车站3座,整个建设工期大概5年,预计在2030年之前全面建成通车。目前,警方已对造谣者展开调查。
4、上海一患者重症肺炎被AI误诊成普通感冒险丧命?
辟谣观点:近期,网上流传“AI医生闯大祸!上海一患者被误诊肺炎险丧命”“AI医生将重症肺炎误诊为普通感冒”等消息,引发关注。经核查,这是部分自媒体为了吸引流量,以“AI医生”为主角造谣,其中存在诸多虚构细节。
比如,有消息提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呼吸科主任张伟采访实录”,事实上,华山医院呼吸科主任不是张伟,该科室也没有名叫张伟的医生。还有消息援引“4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观点,也纯属无中生有。进一步调查更是发现,上述网传消息的背后是一批以“AI医生”为主角的谣言。
这类谣言利用公众对医疗服务和AI技术的关注,虚构各种“AI误诊”事件,还捏造专家、数据、权威出处等细节来获取信任。事实上,目前“AI医疗”仅限于辅助医生诊疗,不存在“AI诊疗”“AI开方”。大家身体不适时,切勿盲目通过大模型或社交平台自行判断病症,以免延误治疗。
5、中国赴缅甸救援队需募集资金?
辟谣观点:近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我国已有多支官方及民间救援队紧急驰援缅甸。在救援工作展开之际,有人在救援群聊中声称“我们这边后续第三批救援队员浙江蓝海救援队需要申请一批资金,一万元,在国内采购防疫物资”,并附相关“证件”图片。
对此,蓝海应急救援服务中心4月1日发布声明称:从未授权任何个人或任何其他组织以“缅甸地震救援”名义进行公开募捐,该行为与救援队无任何关系。中国蓝天救援队也发布紧急提醒,其未发起过任何募集,也不需要募集。呼吁公众警惕借救援队救灾名义实施的诈骗行为。
6、给12306微信公众号留言“许愿”就能成功候补车票?
辟谣观点:近日,有部分网友表示,通过12306微信公众号发送“许愿候补成功”“候补车次***,候补单号***,帮我兑现一下吧”等消息,能成功买到车票。对此,12306官方客服曾回应:留言补票成功纯属巧合。即使留言,12306人工也无法干预补票结果,一切是系统自动候补的结果。建议采用正确候补方式,以免错过购票时机。
7、外卖平台禁止45岁以上的骑手接单?
辟谣观点:近日,公安机关发布针对编造“外卖平台禁止45岁以上的骑手接单”谣言的处罚情况。
网民魏某因在互联网平台看到一则“一外卖员猝死”消息,随即录制视频称“45岁的外卖单王猝死的第二天,外卖平台就禁止45岁以上的骑手接单和做外卖员这个工作,平台的算法逼着他们猝死,年龄限制也不对,让那些失业了又年纪大点的人少了谋生的出路”。该谣言视频发布后引发网民关注和讨论。
公安机关随即传唤魏某配合调查,魏某到案后如实交代其发布不实信息的违法事实,并表示认罪认罚。属地公安机关依法对魏某处以行政处罚。
8、上海老人疯抢2.3万元“保姆机器人”?
辟谣观点:近期,社交平台流传“上海老人疯抢2.3万元保姆机器人”的文章和短视频,称“保姆机器人”能洗衣做饭、照顾老人等,引发全城抢购,还描述了所谓的“抢购现场”。经查证,上述信息不实。据了解,目前人形机器人功能单一,主要用于工业领域和服务业辅助完成简单工作,无法替代人工完成复杂照护任务,且尚未进入个人消费市场。所谓“抢购现场”子虚乌有。
从网传文章分析,没有一篇提到机器人生产商、型号,以及“抢购”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配发的图片也不是实景拍摄,而是用AI生成的概念图。因此,综合判断,相关文章大概率是用AI写成的博眼球之作。
9、上海华山医院前院长客死他乡?
辟谣观点:今年3月初,“华山医院前院长因阑尾炎未得到及时救治,客死他乡医院走廊长椅”的故事在互联网广泛传播。然而经警方核查,华山医院没有名为“张明远”的前院长,也没有同名员工。经上海公安网安部门开展调查,成功侦破这起利用AI造谣案,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某、郭某某、石某某。
目前,王某某等3人因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被上海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相关违法账号被依法封禁。
10、广交会惊现外国厂商诈骗集团,还和主办方起冲突?
辟谣观点:近日,有多个自媒体发布了关于广交会上有参展商遭遇诈骗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一发布者称有浙江企业遭遇“样品诈骗”,某外国客商承诺采购300台数控机床,却在拿走价值12万元的样品后失联。还有自媒体发布视频,声称“2025年广交会开展首周就接到27起同类报案,单案最高损失38万元”。
另有文章引用一张人物打码图片,称广交会期间外国商人与广交会组委会工作人员发生冲突,并被带走。实际上,这是一张广交会上十分常见的外国客商逛展图,并没有出现组委会工作人员及围观群众。广交会承办方中国对外贸易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本届广交会期间并没有发生上述诈骗案件,也没有外国客商与组委会工作人员在展馆内起冲突的事件,自媒体所述为不实消息。
在此提醒大家:在维护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警惕假消息,慎防自媒体抹黑广交会国际形象。广交会公告请以官网信息为准!
平台提醒广大用户,面对纷繁复杂的内容资讯,要理性判断,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想要了解更多辟谣信息,欢迎使用微信辟谣助手小程序。
如果你也有兴趣参与辟谣并具备相关资质,可通过微信开放平台网页端>内容管理>辟谣页面,上传相关资质材料申请加入辟谣机构。
来源:西安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