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街边果切逐渐“火热”了起来,真是又便宜又美味。但很多人都忽视了,这看似美好的街边果切,很可能一口就会让你中招,导致肠胃不适、狂跑厕所……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街边果切逐渐“火热”了起来,真是又便宜又美味。但很多人都忽视了,这看似美好的街边果切,很可能一口就会让你中招,导致肠胃不适、狂跑厕所……
01安全风险一:霉变水果滥竽充数
水果烂了一点,不扔卖不了,扔了又可惜。不排除有“心思活络”的商家把烂的部分切掉,留下看起来好的部分做成果切。
有机构在市场采集了一些烂了一点的水果样品进行微生物及真菌毒素检测分析,包括我们常吃的毛桃、苹果、葡萄。结果发现,水果部分烂了或者长霉以后,整个水果的微生物污染程度都很高,比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等。很多腐烂了一点的水果,即便是完好的部位菌落数也都超标,污染程度不低。
而加工好的街边果切真不好分辨,选购时一定要慎重。
02安全风险二:卫生情况堪忧
1、不认真洗手
我们的手看似干净,其实有很多细菌。如果切水果之前不彻底清洁双手或者不戴一次性手套,手上的细菌便可能污染水果。
2、水果不削皮
有些水果虽然不吃皮,但也得先清洗后再削皮。比如哈密瓜皮可能携带李斯特菌,人感染后会出现呕吐、腹泻、发烧、肌肉酸痛,严重可能会导致昏迷、休克和死亡。
3、刀具和砧板不卫生
接触了果皮的刀具和砧板如果不认真清洗,会滋生细菌。若再用来切果肉,很可能会出现交叉污染,接触面积越大,果肉越容易变质。如果随便用抹布一擦就接着用,将会“埋藏”更多的细菌。
4、没有佩戴一次性口罩
我们平时呼吸、说话都会有很多飞沫,飞沫不仅会增加呼吸道疾病传播的风险,也会污染食物。合理佩戴口罩能有效的预防飞沫污染食物。
03安全风险三:制作和存放时间不明
路边摊位上摆放好的果切,我们并不清楚制作和存放时间。水果变质的程度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食用安全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并且,同样环境下已经被切开的水果要比完整水果更容易滋生细菌和变质,毕竟果肉在切开的一瞬间就已经被细菌包围了。
正值初夏时节,很多地方已经变得炎热,各种细菌增殖速度比之前要快很多。由此可见,街边果切被细菌污染的概率不低,贮藏时间越久、温度越高,食物中毒风险也越高。
总结
街边果切虽然方便,但对无证照的摊位最好“避而远之”,特别是对于孩子、老人、孕妇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而言,更要谨慎购买。如果实在要吃,可以找手续齐全、卫生条件合格并能现买现切的店铺,相对更放心一些。
来源:新民周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