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科教评价网于 2025 年 4 月底发布了《2025 年金平果中国大学排行榜》。本次排名涵盖了全国 1233 所普通本科院校和 1560 所高职高专,重点评估了中国本科院校的竞争力,共设有 9 个二级评价指标,包括师资团队、教学水平、学科表现、科研水平和学
中国科教评价网于 2025 年 4 月底发布了《2025 年金平果中国大学排行榜》。本次排名涵盖了全国 1233 所普通本科院校和 1560 所高职高专,重点评估了中国本科院校的竞争力,共设有 9 个二级评价指标,包括师资团队、教学水平、学科表现、科研水平和学术效益等方面。
根据榜单,中国高校前 10 强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工大和西安交大在综合竞争力上超过南京大学,让人意外。哈工大在科研转化和毕业生就业方面表现出色,分数线也逐步追上南京大学。南京大学以传统文理科为主,工科相对薄弱,在院士评选和新工科方面落后于哈工大和西安交大。
中山大学位居全国第 11 名,四川大学位居第 12 名。这两所高校多学科发展,医学院实力强劲,尤其中山大学 2025 年经费预算达 216.22 亿元,投入大量资金到电子信息等学科,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 13,出现明显退步。中科大曾威名远播,但近十年发展不如人意。其优势在数理化等基础学科,本科生就业竞争力弱,受美国制裁影响,工科和医学等学科实力薄弱,研究生规模庞大但质量不如沿海顶级 985 高校。
中南大学排名第 14,进步迅速。其由多校合并而来,工科实力强,在国家三大奖方面表现优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位居第 15 名,稳步上升。北航优势拓展到计算机等领域,社会认可度提升。
排名第 19 位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是 “双非” 高校中的杰出代表。依托中国科学院,导师资源强大,科研平台丰富,学生精英培养,综合实力强。
南开大学退步到第 30 名,令人担忧。文科和基础学科为主的高校在经济低速发展时代受影响大。南开在科研项目承接、平台建设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无优势,2025 年经费预算仅 66.78 亿元,在 985 高校中倒数第二。
纯 211 高校方面,郑州大学位居第 34 名,武汉理工大学排名第 35。郑州大学学科规模庞大,但无全国顶尖学科。武汉理工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并列全国第一,其他学科表现一般。
总体来看,多所 “双非” 高校表现抢眼,如江苏大学、深圳大学等进入全国 50 强。但这份榜单有缺点,注重综合规模优势和理工类高校,评价指标不够全面。排名参考价值有限,只能反映学校规模和理工类专业优势。
来源:智慧读书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