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王87.2斤!东平湖今日开湖捕鱼,渔民满载而归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4-09-03 09:30 2

摘要:湖上鱼满舱,秋风鱼虾肥。在经历5个月的封湖禁渔之后,东平湖于9月1日正式开渔。上午8时整,在东平湖开湖节启动仪式上,随着一阵擂鼓鸣锣,渔船拔锚起航,由东平县老湖镇码头、商老庄乡大安山码头等多个码头出发,有序进湖捕捞,开始新一轮的“耕湖征程”。

湖上鱼满舱,秋风鱼虾肥。在经历5个月的封湖禁渔之后,东平湖于9月1日正式开渔。上午8时整,在东平湖开湖节启动仪式上,随着一阵擂鼓鸣锣,渔船拔锚起航,由东平县老湖镇码头、商老庄乡大安山码头等多个码头出发,有序进湖捕捞,开始新一轮的“耕湖征程”。

满载而归 第一网“开湖鱼”出水

8月31日夜,东平县老湖镇老湖渔码头,船头插着写有“一帆风顺 满载而归”红色旗子的渔船蓄势待发,渔民们整理渔网、检查绳索,各司其职,等待开湖日的到来。9月1日零时,伴随着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渔船几乎同时拔锚出湖进行捕捞作业。

“回来了,回来了!”凌晨五点,返航渔船的马达声越来越近,岸边的群众和收购商兴奋不已,渔民们满载着第一批渔获渐渐靠岸。吆喝声、马达声、欢笑声响成一片,船板上,膘肥体壮的鱼堆成了小山。

开湖前一日,来自河北、天津、江苏等地的收鱼货车已经陆续抵达东平湖各码头等待收鱼。9月1日清晨,各水产收购点,商贩云集,热闹非凡,一筐筐渔获被装入收购商的货车上,即刻发往水产市场,让大家能吃上第一网“开湖鱼”。

“今天第一次出湖就捕了2000多斤鱼,鱼的个头也比较大,白鲢和花鲢比较多,可以说是‘开门红’。”打鱼二十多年的渔民赵井国说,他凌晨和妻子一同出湖,七点半返回时,收购商已经在码头等待。“东平湖水质好了,鱼生长周期也长了,鱼特别肥,昨天还没下湖,就已经有收购商打来电话预订。”渔民董在云说。

外地客商云集,本地居民也一早赶到码头挑选购买湖鱼,品尝“第一鲜”。“都知道东平湖的鱼好,知道要开湖了,我外地的亲戚朋友都提前打来电话让我帮他们买点。”一东平本地居民告诉记者,他一早就赶到收购点,花380元购买了34斤鱼,准备自己留两条吃,其他的送给亲戚朋友。

新鲜肥美 今年的鱼王重达87.2斤

“87.2斤,今年的‘鳙鱼王’个头是真大。”东平县东平街道渔民刘树海将捕获的鳙鱼过秤,今年的“鳙鱼王”诞生。

“凌晨三点钟左右,起网的时候就发现有一条大鱼,打上船来发现是条鳙鱼,比往年要大,一称87斤,比去年的鲢鱼王还重30多斤,当时就觉得肯定是鱼王了。这也是个好兆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刘树海说,东平湖里能有这么大的鱼得益于生态治理水质变好,再加上禁捕期为鱼的生长提供了空间,让鱼儿长得又肥又大。

今年的东平湖开湖节上,一共评选出了10个鱼王,分别是青鱼王、草鱼王、鲢鱼王、鳙鱼王、鲤鱼王、鳜鱼王、河蟹王、小龙虾王、中华鳖王、锦鲤王。其中,一条重达74斤的青鱼获得“青鱼王”称号,重量仅次于“鳙鱼王”。

今年的“鲤鱼王”,为渔民侯召伟捕捞到的35斤重的鲤鱼。侯召伟说:“我们凌晨零点就出发了,一点的时候捕捞到了这条鲤鱼,一看这么大,非常开心,十几年了,第一次捕到这么大的鲤鱼。我所在的渔业公司一共三条渔船,到九点半,已经捕了8000多斤鱼,大丰收。这也说明了我们县里的增殖放流起效果了。”

十个鱼王中,最具价值的鱼王是“锦鲤王”,由来自老湖镇雨田渔业有限公司的渔民捕获,体长97公分。“‘锦鲤王’是按照体型和花纹评选的,我捕获的这条锦鲤,颜色、花纹更亮一点,身形也非常优美,这都得益于东平湖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该渔民说。

一边欢声笑语,一边“鲜”味飘香。在活动现场,东平县还举行了现场烹制的开湖渔宴,邀请群众和游客们免费吃鱼肉、喝鱼汤,品尝东平湖独有的新鲜美味。

碧波万顷 东平湖已成为动植物栖居的乐园

东平湖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黄河流域唯一重要蓄滞洪区、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京杭运河复航的重要枢纽,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意义重大。

近年来,东平县推动常态化、专业化、全民化“护湖”。目前,东平湖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局部达到Ⅱ类标准,呈现出碧波万顷、鸥鹭翔集的美丽图景。东平湖区水生态系统全面优化,拥有植物资源679种,野生动物788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0种。湖区鱼类、水生植物分别增加至57种和50种,东平湖已成为动植物栖居的乐园。

东平县素有“千年古县、江北水乡”之美誉。得益于充沛的水源、肥沃的水质,如今的东平,从“人放天养”到“特色养殖”再到“海鲜陆养”,各种养殖模式“百花齐放”;从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到鲈鱼、鮰鱼、乌鳢等“名特优”品种,再到南美白对虾等海产品,各种水产“琳琅满目”。

据统计,东平湖孕育了48种经济鱼类,以及菱角、芡实等十几种水生植物,东平湖10个水产品获有机认证,是我国长江以北地区不可多得的水产“聚宝盆”。近年来,东平县统筹湖内25万亩、湖外5万亩水面,谋划实施30万亩生态渔业。湖内增殖放流力度持续加大,湖外养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生态渔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记者: 刘小东 陈思

摄影: 隋翔

本文来自【泰安日报-最泰安】,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