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满手冻疮的女人蹲在寒风中数钱:摆摊4年,32岁的臧健和终于攒够了10万港币。突然,"砰"的一声巨响,混混一脚踢翻她的饺子摊:"大陆妹,这个月的保护费该交了!"
1982年冬天,香港深水埗码头。
一个满手冻疮的女人蹲在寒风中数钱:摆摊4年,32岁的臧健和终于攒够了10万港币。突然,"砰"的一声巨响,混混一脚踢翻她的饺子摊:"大陆妹,这个月的保护费该交了!"
这个让观众攥紧拳头的镜头,正在全国影院热映。
谁也没想到,这个被丈夫抛弃、带着两个女儿睡仓库的女人,后来会把5毛钱一份的饺子,做成市值60亿的"湾仔码头"。
更没想到,40年后的今天,她的故事会让抖音出现#当代水饺皇后挑战赛,300万女性晒出自己手上的创业老茧...
"阿姐,你这饺子皮太厚了!"1978年,被顾客当面退货的臧健和,当晚就做了个疯狂决定:连续72小时不睡觉,做了100锅饺子试验。电影里这个细节让餐饮老板们直呼真实——广州"阿婆牛杂"创始人说:"我们当年也是这样,一锅汤要熬掉三根骨头才满意。"现实比电影更残酷:最初她每天只能卖20份饺子,每份赚2毛钱。剧组找到她当年的账本,上面记着"3月18日,收入6块4,女儿学费还差80块"。就是靠着这样的坚持,三个月磨破两双布鞋后,她终于有了固定客群。
电影里最催泪的,是糖水铺老板偷偷塞给她500港币:"先买辆推车,等你发财了再还我。"这种市井温情至今仍在延续:深圳"菜市场西施"王阿姨说,她创业时隔壁鱼档天天送她卖剩的虾头熬汤,"就像电影里演的一样,底层人最懂相互取暖"。
"妈妈,我把我们包饺子的画贴在包装上好不好?"电影里这个神来之笔,揭开了最朴素的商业真理:真诚是最好的营销。现实中,"湾仔码头"第一批包装纸确实印着女儿涂鸦,这种"情感营销"比现在网红套路高明太多。对比当下浮躁的创业环境:某网红饺子店融资千万却用预制菜,而臧健和坚持"倒掉不合格品"的原则,让"湾仔码头"40年零食品安全事故。杭州餐饮协会会长感叹:"现在太多人研究流量密码,却忘了产品才是根本。"
那些让全场泪崩的瞬间:她拒绝富豪求婚:"我的命在自己手里";女儿发烧40度,她边包饺子边抹泪;第一次走进写字楼时,她紧张得系错了西装扣子。截至发稿,这部电影已引发全网热议:抖音#当代水饺皇后话题播放3.2亿,微博热评:"这不是电影,是我们普通人的纪录片",豆瓣高赞短评:"建议所有想创业的人看三遍"。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咬牙坚持的女性?把她的故事留在评论区。
来源:圆角说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