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问:在《致股东信》中提出“模式出海 3.0”的战略路径,强调从内容输出向平台与产业链输出转变。请问目前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模式输出”实践进展如何?与其他海外短剧平台相比,公司有哪些独特的竞争壁垒?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7日中文在线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7日召开业绩说明会。
具体内容如下:
问:在《致股东信》中提出“模式出海 3.0”的战略路径,强调从内容输出向平台与产业链输出转变。请问目前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模式输出”实践进展如何?与其他海外短剧平台相比,公司有哪些独特的竞争壁垒?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模式出海”是我们对出海战略 3.0的阶段性总结,指的是从最初的简单版权输出,进化为以 IP、平台、AI能力和本地团队为核心要素的“在地化+系统化”输出路径。目前,中文在线已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重点国家建立全资子公司,打造了多个海外本土短剧平台,并以“本地创作+全球发行”的方式构建内容工业化体系。我们通过本地编剧、外籍演员与本地拍摄团队,叠加自研 AI工具、内容投放体系及数据中台,打造出差异化的“模式输出”能力。相较于其他短剧平台,我们的独特竞争壁垒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原创 IP主导优势。公司深耕网文和数字出版 20余年,拥有 560万种内容储备和超 450万名作者,具备“从 IP源头到多模态开发”的全链路内容能力,这为短剧源源不断提供了高质量创意资产。技术与平台一体化能力。通过“中文逍遥”大模型、“AI投放”与“AI动漫”等技术探索,公司构建了剧本生成、视频制作、智能投流、内容分发的全流程 AI生产链条,实现内容生产效率与 ROI的大幅领先。在地团队+全球协同机制:在美国、日本、东南亚均已组建本土核心团队,实现“全球内容+本地表达”的能力闭环。同时通过统一的内容创意管理系统与数据中台,实现跨区域的高效协作与快速迭代。我们认为,真正有持续价值的“模式输出”,不是简单复制,而是通过“技术+组织+IP”的本地重构能力,把中国内容方法论输出到全球市场。目前我们的实践已初见成效,未来也将持续打磨可规模化、可移植、可盈利的全球短剧商业模式。
问:请问童总,中文在线将“国际化”作为优先战略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国际化是公司基于全球市场机遇和自身发展需求作出的战略选择。当前,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而海外市场不仅是国内市场的4倍以上,更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提升为文化出海创造了历史性机遇。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全球化企业不能局限于单一市场,必须主动拥抱更广阔的增量空间。
问:想了解下您如何看待 AI赋能文化出海?公司逍遥大模型英文版的竞争 力体现在哪里?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AI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公司文化出海的各个环节,而逍遥大模型英文版则是这一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在内容创作方面,大模型不仅能够跨越语言障碍生成地道的英文剧本,更能保持长篇故事的逻辑连贯性,这为我们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了强大支撑。而在用户触达层面,我们的智能推荐系统通过深度学习不断优化分发策略,显著提升了内容曝光效率和用户观看时长。逍遥大模型的独特优势在于它植根于公司二十年的内容积累,相比通用模型更理解文化创作的规律和精髓,这种"专业领域「know-how+AI技术"的组合,让我们在全球内容竞争中占据了独特的技术高地。
问:公司国际化战略目前在财务层面有什么成效体现吗?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59亿元人民币,其中,境外收入 3.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32.41%。此外,境外收入占营收收入的 26.15%,较 2023年度提高 16.89个百分点。
问:公司对今年业绩有信心吗?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我们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对公司未来非常有信心。未来,公司将继续抓住文化产业的巨大变革机遇,践行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战略思路,持续进化升级 IP价值。以内容为底座,以超级 IP为决胜点,全力深耕国际市场,在 AI科技赋能下,持续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问:作为中国数字文化内容行业的开创者,中文在线在内容储备、分发渠道 及 IP开发方面具备哪些核心竞争优势?未来将如何进一步发挥这些优势?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已构建起全方位的数字内容产业生态。在内容储备方面,我们拥有 560万种数字内容资源,450万名驻站作者,并与 600余家版权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形成了规模化、精品化的内容生产体系。在全渠道分发能力上,我们覆盖了包括主流阅读平台、音频平台、运营商及终端厂商在内的完整销售网络,确保优质内容能够高效触达用户。在 IP开发领域,我们不仅拥有 49万小时的音频资源储备,更通过自研的"中文逍遥"大模型实现 AI多模态内容生成,显著提升了 IP商业化效率。
问:公司如何理解“AI赋能”的战略价值?未来 AIGC是否只是降本增效 的辅助工具?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对 AI的战略定位是“平台级能力”,而非单点工具。AI赋能对我们来说,是一次从“工具思维”向“生态思维”的战略跃迁。AI正在重构内容产业的生产逻辑和价值结构——我们希望构建的是一个“AI生成内容+智能分发+场景化衍生”的内容商业闭环。2025年我们已成立“AI动漫部”“AI投放部”,推进动态漫、短剧等多模态 IP的智能化制作与精准分发。AIGC带来的不只是效率提升,更是公司“IP资产自循环”战略的核心加速器。我们将持续加大对 AI模型能力、落地效率和生态联动的投入,让 AI成为推动公司下一轮增长的引擎。
问:“数字内容授权及其他相关产品”的毛利率,24年较 23年下滑较多,主要原因是什么?“IP衍生开发产品”的收入,24年较 23年下滑较多,主要原因是什么?今年随着“罗小黑战记 2”电影的上映,围绕这个 IP,相关衍生品及授权的开展情况如何?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报告期内,公司数字内容授权及其他相关产品毛利率 24.49%,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系公司持续拓展新媒体付费市场机会,并产生规模化收益,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导致毛利率有所下降。报告期内,公司 IP衍生开发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45,490.29万元,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国内短剧业务实施精品短剧战略收入减少,国际短剧业务尚处于投入期。罗小黑已发布一系列谷子商品,包括徽章、亚克力牌、摇摇乐、胶片卡、海报等多种类型。多款谷子产品上线即售罄,并与多个潮玩、游戏、餐饮等行业头部达成深度授权合作。罗小黑主题快闪计划率先落地上海热门商圈,后续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启快闪活动;2024年底,罗小黑与中国刺绣艺术馆合作,通过非遗刺绣的形式,共同承担传承、弘扬、发展中华艺术文化的使命和重任,非遗文化与 IP的跨界融合,为苏绣注入新的活力,焕发新的生机,起到了国漫作品对文化自信文化传承的带头作用。同时另有多款 AI+产品和 3C类电子设备,深耕用户使用场景,结合多个大热赛道,整合头部技术资源,获得国内外市场高度关注。
问:公司短剧《牧神记之延康变法》自上线红果短剧平台后,用户数据和市 场反馈如何?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由公司联合哔哩哔哩、格物致知、东阳文投出品,格物致知文化承制,红果短剧平台独家发行的精品短剧《牧神记之延康变法》自 4月 25日上午 10点上线红果短剧平台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播出效果。根据红果短剧平台数据,截至 4月 29日,《牧神记》共有 37.3万人追剧,获得 70.7万次点赞,站内热度达 6143万,进入短剧热播榜前 10。《牧神记》的短剧改编不仅是一次对爆款 IP的重塑,更是我们对短剧表达边界的持续探索。公司拥有丰富的网文 IP改编短剧成功经验,题材涵盖古装、现代、玄幻等多个方向,将继续以优质 IP为基础,推动更多精品短剧登陆红果短剧平台。
问:公司本期盈利水平如何?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59亿元人民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3亿元人民币。报告期内,公司为扩大海外业务规模,对海外短剧业务加大推广及研发投入,相关业务 2024年度处于投入期利润亏损。未来公司将加速布局海外短剧业务,全面拥抱 AIGC等新技术和新科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2024年度公司境外收入 3.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32.41%。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在 AI方面的商业化落地情况。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目前,公司在 AI大模型、AI多模态方面已积极开展技术建设并进行了商业化落地。AI大模型方面,公司自研的“中文逍遥”面向从专业作家到初学者,都可协助在创作过程中克服各种写作困难,实现商业化写作,为目标群体创造更多经济价值,提升成就感。报告期内,“中文逍遥”在中短篇中文小说、英文短篇小说创作能力已经进行商业化应用;在短剧剧本、动画剧本、好莱坞英文剧本已大规模内部使用;同时在内容创意生成、质量评估、深度解析等关键创作场景取得较大突破。在 AI多模态方面,公司基于多年来各类 IP衍生品制作技术的基础以及海量数字内容的优势,在有声书、漫画、动漫、视频等多模态领域进行了技术布局和商业化落地。公司在 AI生成漫画以及动态漫方面,尤其是 AI漫剧方面,实现了商业化付费连载并探索出可持续发展路径,多部爆款作品不断上榜,目前 AI漫剧日充金额高速增长。数据语料方面,数据储备从去年的 60TB增长到600TB,可售语料十倍增长,公司已与数十家大模型建立数据及数据服务合作,其中包含央国企、互联网巨头及 AI新势力等多家头部大模型,成交客户数量增长,成交数据形态多样化,尤其是最新的不同形态的数据满足客户不断新增的需求。
问:罗小黑战记 2的日语配音版会同步上映吗?英语配音版及其他海外国家和地区的发行上映,有没有这方面的计划?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罗小黑战记 2的日语配音版会上映。其他海外国家的发行上映正在推进中。其他语种的配音版我们将在未来发行过程中,根据市场情况及发行方安排来决定。
问:公司之后的盈利有什么增长点?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深耕数字文化内容行业,持续夯实数字内容基底,通过数字内容版权分发销售和 IP衍生开发实现版权的增值;公司深化国际布局,持续投入国际短剧业务,短剧平台已覆盖全球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持续以专业化的内容生产体系和 AI技术赋能,重塑国际微短剧行业格局;同时,AI赋能助力公司数字内容生产效率提升,助力内容全产业链生态变革,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2024年公司已利用 AI技术制作近百部漫画、动态漫、竖屏 AI漫剧等,累计观看量超过 30亿次。其中 AI动态漫作品《全民转职:我的技能全是禁咒》蝉联腾讯动态漫收入榜 Top5,更有多部爆款作品不断上榜。全网首个运用AIGC技术改编短剧的动态漫《重生天尊在都市》已日更上线,新开拓 AI漫剧市场,其中《开局物价贬值百万倍》《我在诡秘世界玩嗨了》等作品在抖音端原生榜单相继上榜。后继将持续运用 AIGC技术进行 AI漫剧的规模化生产。在 IP衍生品方面,公司拥有自有 IP罗小黑,并已获得多个国际知名 IP授权,已形成国谷、日谷、美谷品类矩阵。公司基于海量 IP和 AI技术,不断提升商业化表现效率和规模。未来,公司将继续抓住文化产业的巨大变革机遇,践行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战略思路,持续进化升级 IP价值。以内容为底座,以超级 IP为决胜点,持续深化国际市场,在 AI科技赋能下,力争实现业务升级,为“全球数字文化内容领跑者”的愿景实现奠定坚实的业务基础。
问:行业以后的发展前景怎样?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5年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14.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6%。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 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 5.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9.8%,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 3.8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行业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 65.7%,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微短剧凭借其灵活多样的形式和快速的传播优势,迅速成为视听行业的热点。《2024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到 505亿元,首次超过电影票房规模,预计微短剧市场仍将快速增长,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634.3亿元,2027年达到 85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9.2%。根据《TikTok for Business》报告,认为海外短剧市场将会是百亿级美元的市场。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中国视听类应用在全球影响力凸显,取得超 1/4的下载量份额,并创造了近 30%的营收占比。2024年,在海外视听类应用下载量 Top100中,中国(含港澳台)应用有 19个,同比新增 3个,其中 2个为微短剧应用,微短剧正成为全球视听领域的重要力量。2024年以来“谷子经济”热潮席卷全球,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 1689亿元,较 2023年增长 40.63%,2025年预计突破 2000亿元,2029年将突破 3000亿元,年轻人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为 IP商业化开发带来新机遇。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在国家政策扶持和互联网发展的推动下,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艾媒咨询《2025-2026年全球及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剖析及前景预判投资分析报告》近年来本土动画实现突破式增长,中国动漫产业总值由 2019年的 760亿元增长至 2023年的 4000亿元。2025年中国泛二次元周边市场规模预计达 6521亿元,2029年有望达 8344亿元。
问:后续公司发展战略是什么?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随着以 AI为前沿的科技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数字文化企业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2025年,公司继续围绕“夯实内容、决胜 IP、国际优先、AI赋能”四大战略支柱,聚焦技术驱动、内容生态协同与 IP全球化布局,构建数字文化业务生态,推动可持续增长。
中文在线主营业务:数字内容生产、版权分发、IP衍生与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
中文在线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33亿元,同比上升4.67%;归母净利润-8793.7万元,同比下降28.45%;扣非净利润-9368.63万元,同比下降36.54%;负债率40.46%,投资收益-1695.47万元,财务费用300.8万元,毛利率29.81%。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证券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