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又顾家!归雁返宜“家门口”就业创业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4-03-02 18:31 2

摘要:近日,35岁的李华在江安县举办的“月是故乡明·业在江安兴”招聘会上,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聚少离多的日子,让在外打工多年的李华想念家里老人和孩子,眼看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让他萌发了在家附近找工作的打算,思考了两年后,李华终于付诸行动。“没想到一回来就找到了工作,待

春节假期结束,各地复工复产进程加快,在大量务工人员返岗就业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归雁”选择返乡就业创业。

近日,35岁的李华在江安县举办的“月是故乡明·业在江安兴”招聘会上,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聚少离多的日子,让在外打工多年的李华想念家里老人和孩子,眼看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让他萌发了在家附近找工作的打算,思考了两年后,李华终于付诸行动。“没想到一回来就找到了工作,待遇和之前的工作差不多,离家还近。”李华满意地说。

江安县举办“月是故乡明·业在江安兴”大型现场招聘会

与李华的踌躇不同,林明涛的“回家”更绝然。2015年,林明涛职校毕业后只身一人远赴他乡,一场疫情让他三年未回家。2022年春节,他辞去工作,毅然回到家乡,成为众多“凤还巢”中的一员。回到家后,林明涛参加了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针对农民工组织的招聘会,如今的他在三江新区一家工厂上班。虽然进厂时间不长,但由于表现突出,林明涛已经是他所在生产小组的组长。

作为返乡就业者,林明涛说:“外出打工几年,选择回来,除了乡情,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如今的宜宾就业氛围越来越好,对我们外出务工人员而言,工作不仅好,而且就业机会多。”

像李华、林明涛这样返乡就业的故事不胜枚举,就业容量大、待遇可观……情怀与希望,正在将越来越多的人召回家乡,而回归的背后,离不开家乡的支持。

让更多的人在家乡工作

春节前后,是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返岗高峰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抓住这个时机,尽一切力量通过政策扶持、宣传服务等措施,留住更多返乡人员,助其留在家乡就业创业。

记者从宜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截至2月29日,我市农民工返乡人数约56.5万人,其中省外返乡26.2万人、省内返乡30.3万人。全市有1183名志愿者参与了旅途服务保障工作,服务返乡农民工8.6万人次。

春节前夕,筠连县、屏山县、长宁县、珙县等县(区)先后组织返乡农民工代表参观了四川京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康佳智能终端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易景智能终端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工作环境、食宿条件、工资福利等情况。目前,全市现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创业孵化基地5家,运营以来,孵化基地累计孵化创业项目1008个,带动就业2.56万人。

在四川东磁,农民工代表添加企业相关人员联系方式,了解企业详细情况

2月1日,宜宾市返乡流动党员、农民工、创业青年座谈会在翠屏区李庄镇高桥村举行。会上发布了返乡创业“机会清单”、返乡人员技能培训及评价“服务清单”、返乡创业支持“政策清单”,为高质量服务保障返乡创业提供了政策支撑。

2月20日,以“月是故乡明•业在宜宾兴”暨“春风送岗”大型招聘会为主题的四川省2024年“春风行动”启动仪式宜宾分会场在宜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行。现场提供晶硅光伏、动力电池、智能终端、白酒等重点产业就业岗位1.9万余个,单个企业招聘人数最高达2700人。活动现场,设立大学生、农民工、技能人才等8个招聘专区,同时设置职业指导咨询服务、创业成果展销、政策宣讲等专区,采用“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等方式,为求职者送上新春“就业礼包”。

2月20日招聘会现场

据了解,连日来,我市组织开展了多场以“月是故乡明•业在宜宾兴”为主题的新春大型现场招聘会,结合“网络直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后就近就地就业创业。我市在今年第一季度将举办招聘会300场以上,目前各县(区)已举办就业招聘活动362场,入场人数17.8万人,达成意向3.2万人,开展技能培训3189人。

政策礼包:就业有支持 创业有扶持

近日,宜宾各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梳理了返乡人员可以享受的就业创业帮扶政策,形成“政策大礼包”,帮助返乡人员解决找工作、创业中的难题。

据了解,在“宜宾市返乡就业创业支持政策清单”中,为支持宜宾籍农民工在本地就业,凡首次进入市内用工企业并签订劳动合同,稳定就业一年以上的给予每人每月100元就业补助,稳定就业两年以上的给予每人每月150元就业补助,稳定就业三年的给予每人每月200元就业补助,每人最多享受三年。

对市内企业新吸纳宜宾籍农民工就业,且稳定工作1年以上、按规定缴纳社保的,按照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青年自主创业且符合条件的,可申请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3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的创业担保贷款,对具有较大创新价值和发展潜力的项目可实行“一事一议”。

支持农民工领办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民工领办符合全市“6+3”农业产业规划布局的经营主体,在享受现有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的基础上,给予乡村振兴风险补偿金贷款支持,市财政给予3年50%的贴息;对农民工新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万元以上的,按其投资额的5%,一次性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奖补。

……

求职创业补贴、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社保补贴等,在长达101条的清单里,罗列宜宾市从2020年到2022年公布的“返乡创业政策”,不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有相应政策的支持。

创业是就业之源,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是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宜宾市不断鼓励支持返乡人员领办创办企业,发展农村新经济组织,提高返乡人员创业带动就业的能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先后整合各类扶持资金,设立规模达5亿元的创业融资担保基金,年均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达2亿元以上,2023年全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77笔、7.31亿元,直接扶持创业人员1887人,带动吸纳就业8802人;发放农民工返乡创业补贴633万元。

这里有乡土情怀 同样有创新梦想

近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爱在身边•美在乡间”为主题,举办了优秀返乡创业青年、优秀乡村新农人评选活动,通过“专业评审+网络投票”的方式,评选出廖强吉等10位“优秀返乡创业青年”、熊章栋等10位“优秀乡村新农人”、郭洪均等10位“优秀农民工”。

31岁的熊章栋是“江安橙哥”劳务品牌的负责人,他建设的5000亩“江安县下长镇晚熟柑橘现代农业园区”(长江橘子湾),被市政府命名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目前,他的企业带动长期就业人员60余人、零散就业人员500余人,带动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收益近百万元,带动农户增收近千万元。

熊章栋果园大丰收

熊章栋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大型农业公司工作,担任销售员,积累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始终怀揣着创业梦想的他,辞去了工作回到家乡创业。此时,江安正掀起返乡创业热潮。市、县人社部门携手推出江安创新创业孵化中心,40多家企业先后入驻,康园农业也加入到孵化中心这个大家庭中。以创新创业孵化中心为阵地,县人社局等几个部门创新打造“橙商有约”服务交流平台,通过专题宣讲政策红利、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从创业知识培训、创业项目辅导、企业注册、法律服务、企业融资、创业项目导入、人才培养及输送等多方面给予企业一站式的创业服务,为农民工搭建广阔的创业舞台。

2020年,江安县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这个由县农民工服务中心代为起草、江办发1号文件,在返乡创业群体中引起巨大反响,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返乡创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2021年熊章栋公司通过县政府“4+1”政策帮扶,顺利获得3年500万元的贴息贷款,市县贴息75%,自己仅出25%的利息。

在采访中,享受到政策“红利”的熊章栋不止一次感叹,他生活在一个好时代。

成功并非只在远方,家乡亦有诗和梦想。日益向好的营商环境,密集政策的出台,厚植了返乡入乡创业的沃土,产生了“头雁归巢带动群雁聚阵”的虹吸效应。

全市现有返乡创业农民工10万人,创办企业1.84万个、实现总产值287.2亿元,2023年度新增返乡创业1.8万人,创办企业3358个,实现总产值30.9亿元。目前,宜宾市成功创建为四川省返乡入乡创业示范市,认定市级返乡下乡创业示范园区20家,成功申报四川省返乡下乡创业明星22人、四川省返乡下乡创业明星企业10家,市县两级选树返乡创业典型200余名,评选宜宾市农民工创新创业标兵10人、创新创业之星10名,评选4期宜宾市“创业之星”159名,市级优秀农民工100名。

来源丨宜宾融媒

记者丨樊庆

编辑丨王喻

责编丨罗艳菊

编审丨罗雯心

监制丨付莉

来源:宜宾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