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夏一开始还有些怀疑,真的有那么贵么,问了一圈发现,给小动物看病可真不是一般的贵!据一位来自广西的网友表示,给自己猫咪看一次病花了1924元,其中最高一项花销650元来自健康检查生化二十四项。天津一位市民家的猫被异物卡住,去宠物医院取出花了880元。来自上海的
当一线城市的母婴店还在为业绩下滑焦头烂额时,隔壁宠物店的自动喂食器已卖到断货。一位家有猫咪的“铲屎官”感叹,猫咪得个病,带动整个家庭“因病致贫”。
小夏一开始还有些怀疑,真的有那么贵么,问了一圈发现,给小动物看病可真不是一般的贵!据一位来自广西的网友表示,给自己猫咪看一次病花了1924元,其中最高一项花销650元来自健康检查生化二十四项。天津一位市民家的猫被异物卡住,去宠物医院取出花了880元。来自上海的宠物主给自家主子做一次核磁共振要5000元。(新华网20250120)
宠物医疗为何如此“烧钱”? 主要原因在于,与人类医疗不同,动物无法像人一样准确表达自己的不适,医生只能根据宠物表现出的症状进行初步判断,因此在检查时范围会更广。
细说起来,宠物医疗收费主要由检查、手术、输液等治疗费用和耗材及药品费用组成。其中,宠物的手术费用相当高昂。此外,多种手术以宠物体重实行阶梯式计价,这意味着宠物体重越重收费越高。
虽然小夏觉着有些荒诞,但又不能不允许这样的事实存在,宠物经济仿佛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构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这个行业可太火了。
近日,宠物板块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了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数据亮眼,其中一家宠物概念股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1742.81%,吊打白酒、家电等传统消费板块。
行业报告显示,宠物经济已进入品质升级新阶段,“品牌化”成为不可逆的趋势。据《2025-2030年中国宠物经济行业预测》,消费者对宠物食品的健康性、功能性和高端化需求显著提升,国货品牌正在超越进口品牌几十年的技术沉淀发展着。(封面新闻20250426)
此外,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宠物数量超1.2亿只,中国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艾媒咨询数据预测,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将保持积极增长态势,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5万亿元。(东方财富网20250424)
从细分领域来看,宠物经济正呈现出"金字塔式"的多元化发展格局。顶端是专业化程度最高的宠物医疗赛道,中腰部是市场规模最大的食品用品领域,基座则是新兴的宠物服务生态。
在医疗领域,连锁化诊疗机构正加速跑马圈地。据《2025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宠物医院数量突破3万家,其中头部连锁品牌市场占有率已达21%。AI辅助诊断系统开始进入临床,某科技公司推出的"宠物CT影像智能分析系统"可将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2%。但行业仍面临医师缺口达30万、诊疗标准不统一等痛点。(金石医疗20250212)(宠吾代20240912)
食品赛道则上演着"配方革命"。2023年中国冻干食品市场规模达612亿元,同比增长38.7%,其中宠物冻干增速达94%,是人用冻干的2.5倍。尤其是某些生物科技公司研发的定制化膳食方案大受追捧,冻干生骨肉、功能零食等高端产品销售额年增速远超传统主粮。并且宠物食品的"拟人化"趋势愈发明显,含有胶原蛋白、益生菌等成分的"美毛粮""护关节粮"成为爆款。
就连宠物市场也充分被普及到了智能应用发展的福利,2024年宠物智能设备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如智能项圈不仅能监测宠物健康数据,还能通过AI算法分析情绪波动。某品牌推出的"宠物智能厕所"搭载排泄物检测系统,可提前72小时预警泌尿系统疾病。
如此发展势头也吸引着资金不断流入,更印证着行业的潜力。2024年国内宠物行业融资额超50亿元,重点投向智能设备、医疗健康、供应链等领域。政策端也在释放积极信号。《宠物诊疗机构诊疗服务指南》和《宠物经营场所环境清洁与消毒指南》两项国家标准将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标准对宠物诊疗机构的服务流程、诊疗规范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详尽规定,更加确保了宠物在诊疗过程中享受到高质量、高效率的医疗服务。《宠物经营场所环境清洁与消毒指南》的发布也填补了宠物经营场所环境卫生方面的标准空白。(中国网资讯20250228)
不过繁荣背后也暗藏着隐忧。行业调查显示,宠物用品市场仿冒品流通率很高,某电商平台抽查的多款进口猫粮中,很多产品存在成分虚标。更值得警惕的是"宠物焦虑经济"的蔓延,部分商家利用主人愧疚心理过度营销,某网红直播间售卖的"宠物抗抑郁精油"被证实毫无科学依据。
对此,有专家一语道破,宠物经济本质上是情感经济的延伸。站在万亿市场规模的门槛上,这个充满温度与争议的行业,既需要资本的热忱,更呼唤理性的光芒。在经历过野蛮生长之后,宠物医疗赛道将走出一条什么路,可能还需要时间来浇灌吧。
温馨提示:本文所述不作为个股推荐。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来源:华夏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