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汉斯·季默一起追梦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8 12:23 2

摘要:关于“会不会有玉米地”的疑问此前在网络上频传,这是属于中国季默迷们的接头暗号——《星际穿越》里的主角库珀驾着皮卡,载着儿女在玉米地里横冲直撞、追逐无人机的场面,正是以一曲季默创作的Cornfield Chase (《原野追逐》) 为背景音乐。

▲汉斯·季默北京音乐会 图/逸轩心宿二

“音乐的魅力不关乎技术,而在于你是否拥有一颗深广的心灵(big heart)。”

“这就烧上玉米地准备穿越了吗?”

5月4日晚上6点多,距离汉斯·季默北京音乐会开场不到半小时,华熙五棵松场馆内弥漫开一团团轻烟,有人在社交平台上戏谑地问。

当时还在路上奔去五棵松的我,生出一丝“好戏要开场”的激动。

关于“会不会有玉米地”的疑问此前在网络上频传,这是属于中国季默迷们的接头暗号——《星际穿越》里的主角库珀驾着皮卡,载着儿女在玉米地里横冲直撞、追逐无人机的场面,正是以一曲季默创作的Cornfield Chase (《原野追逐》) 为背景音乐。

对于将季默尊称为“寂寞大叔”的国人,这样的密码和希冀还有太多。摄影师逸轩记得,上高中时,学校为了激励大家,经常在广播里播放类似《十大史诗级背景音乐》,其中总有五六首都来自汉斯·季默所作的电影配乐,那时他便“种了草”。而我这个70后半吊子影迷和乐迷,最早听季默始自电影《雨人》,那旋律听来苍凉辽阔,铁鼓的使用又多了些灵动,恰如兄弟俩由冷转暖的心路。好特别。再之后便是《勇闯夺命岛》,这部1996年电影的配乐后来几乎成了警匪片和一些电视节目的标配。直到近几年,我才真正留意到这些音乐背后的名字。这场音乐会于我,既是近距离感受宏大、精妙、澎湃的情感,也是考古和重新认识季默的开始。

▲2025年4月27日,汉斯·季默在澳大利亚悉尼演出 图/视觉中国

与更年长的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相比,汉斯·季默更奔放、奇邪。如果说早期作品更具规章,近年与诺兰、维伦纽瓦的合作则有更多实验色彩。但只把他视为“技术玩家”则太过窄化。他的多首代表作,谱子无非几个音符的反复、回旋,却通过声音设计不断增加密度和重量,触达人物心灵的最深处,令听者领略到其中的悲悯、诗意和永恒。

正如在北京舞台上,他介绍与自己多次合作的管乐手Pedro Eustache时所言,“音乐的魅力不关乎技术,而在于你是否拥有一颗深广的心灵 (big heart) 。”

这位Pedro看着腼腆,却是个随性洒脱的高人:与雅尼乐团合作多年的长笛,更是TGA为《黑神话:悟空》颁奖时吹奏唢呐的那位。北京场的30首曲目里,他拿出了多少“武器”?没有十八般,也得有一大半了。那份“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他会掏出什么”的惊喜和演奏时的沉浸,不也像极了汉斯·季默本人的永不止歇、玩转到底?

其他合作者莫不如此:许多乐迷心心念念的大提琴Tina Guo未到,但来自日本的Mariko Muranaka同样情绪饱满、恣肆飞扬,腿上文的繁体汉字“响”,也与脚下这片土地有了某种呼应;女高音Loire Cotler在演唱《沙丘》的Paul's Dream (《保罗之梦》) 时把那股妖魅、神性“顶到了天灵盖”;为《角斗士》献唱的Lisa Gerrad虽然当晚不在最佳状态,但歌声依然令人有流泪的冲动。

季默曾自嘲“不懂幽默”,可你看他一会儿帮助鼓手敲鼓,一会儿深情地看乐手弹吉他,结尾都谢过幕了又跑回舞台,跟每一个成员击掌,跟女乐手翩翩起舞,实在是个情感充沛、让人忍俊不禁的“快乐小老头儿”。

说回曲目。演出后的谈天中我认识了70岁的刘叔,他这两年看了好几遍2017年季默布拉格演出的视频。那场以《为黛西小姐开车》《大侦探福尔摩斯》开场,还包括《达·芬奇密码》《细细的红线》等不同曲风,“缓急交错,更有层次”。他因此感觉,五棵松场的大片组曲更多,现场更燃、更“爆”,但似乎也有些“狂轰”感,让人耳不暇接。

各花入各眼。也许季默也是为了与此前的巡演有所区隔,才做了这样的安排。包括很多人都观望中国巡演是不是会安排《功夫熊猫》配乐?到底是落了空。我猜想毕竟经典作品太多, 而且乐团舟车劳顿,4月30日结束澳洲的演出来华还要跟本地乐手一起排练磨合,歌单不宜再多做调整?

至于季默最钟爱 (满意) 的作品?他曾在一个访谈里对提问者给出的十来个选项依次排序,排在前面的是《蝙蝠侠:黑暗骑士》《大侦探福尔摩斯》《星际穿越》《盗梦空间》《狮子王》。当然,未必这就是他内心的top5,但也可见《黑暗骑士》地位之特殊。

而北京场令所有人“汗毛都竖起来”的震惊时刻,也发生在《黑暗骑士》的段落。

怎么说呢?用坐在内场第五排刘叔的话来说,那十几秒的音效,“好像有一段你能听到的超低频,还有一段进入到低于可听声频的次声,类似大地震动、空气的推力,让人五脏六腑跟着一块儿受到牵制、拉动。”他注意到当时椅子有抖动,地面上的灰尘也随着音效飞舞起来。

“可能是想模拟出蝙蝠以声波感知世界的体验,从而将科幻设定与观众的生理感知相联结。”网友“卷积核”这么分析。

无论如何,这都属于表演者送给现场观众的一份“大礼”。

像是摸准了听者心理,季默把万众期待的几部都放在了下半场。曲目之间几乎无缝衔接,又出人意料。

《保罗之梦》的苍茫鬼魅刚停,舞台亮起数根光柱,轻轻的管风琴与弦乐交织,熟悉的“玉米地追逐”响起,仿佛带着所有人进入了五维空间;下一首,场馆天花板中心的灯球闪烁,如繁星般的光影掠过聆听的我们,随着No Time for Caution (《星际穿越》的配乐《无暇谨慎》) 似乎也被困在了空间站里。

待你还陷在迷茫与对未来的希冀中,突然一声祖鲁语的“哪——兹碰呀——”从舞台高处传来,《狮子王》里Circle of Life (《生命循环》) 的原唱Lebo M驾到,八位原住民鼓手边打鼓边起舞。强烈的律动让一直端坐的我们终于按捺不住,手脚也活动起来。

舞台下方一侧,穿着深紫色蓬蓬裙的年轻女歌者Refi与Lebo遥相应和。季默介绍,她就是这首曲子诞生时尚未出世的Lebo的女儿。这样的传承,与之后的另一幕何其相似:季默用了几十个形容词都夸不够的曼彻斯特电吉他Nile Marr,原来是之前巡演的老搭档Johnny Marr的儿子。是呵,从《狮子王》到《星际穿越》,既关乎命运、失控与追寻、难以逆转的时间,又蕴含着父爱这枚终极密码。

第二首安可曲果然是《盗梦空间》的Time (《时间》) 。灯光由明转暗,键盘声也从强到渐弱,最后戛然而止。自己操刀的季默手突然一收,一切都如同电影又好似现实:我们滋生欲望、制造纷乱,希望掐灭厄运却挡不住大环境与小世界的交替往复。有人为电影和音乐的爱好者造梦,有人就此梦圆,有人还存有缺憾。但相信汉斯·季默总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可能,就像那枚不会停止的陀螺:谁知道下一幕会发生什么?

来源:智慧芯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