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占红教授:国创TROP2 ADC首获《CSCO BC指南》推荐,改写HER2-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8 12:45 3

摘要: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抗体偶联药物(ADC)正在改变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格局。芦康沙妥珠单抗(Sacituzumab tirumotecan;SKB264/MK-2870)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TROP2 ADC,在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进展

编者按: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抗体偶联药物(ADC)正在改变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格局。芦康沙妥珠单抗(Sacituzumab tirumotecan;SKB264/MK-2870)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TROP2 ADC,在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进展,先后登上ASCO大会口头报告和国际顶刊《Nature Medcine》[1-2]。在近日发布的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CSCO BC诊疗指南》)中,针对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和HR+/HER2-晚期乳腺癌,芦康沙妥珠单抗均被纳入治疗推荐[3],受到众多专家和临床医生的关注。那么,芦康沙妥珠单抗是如何改写《CSCO BC诊疗指南》等权威指南的?《肿瘤瞭望》特邀浙江省肿瘤医院陈占红教授总结循证医学证据,解读权威指南更新的临床意义。

国创TROP2 ADC

药物机制优化助力“质效”提升

被誉为“魔法子弹”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发展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近年来在乳腺癌领域涌现了众多不同靶点的ADC。TROP2是位于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在多种实体瘤中广泛表达,在乳腺癌中的过表达比例可达80%以上;而且TROP2在肿瘤细胞中具有强烈的内吞作用[4-5]。因此,TROP2被视为天然理想的靶点,成为新型ADC研发的“热门赛道”。其中,芦康沙妥珠单抗是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创新TROP2 ADC,其在药物机制上的全面升级,带来了疗效增加、毒性减小的“质效”提升。

靶点:人源化TROP2单克隆抗体

芦康沙妥珠单抗针对TROP2靶点,使用的人源化TROP2单克隆抗体具有高亲和力和靶向效应;而且鉴于芦康沙妥珠单抗具有“旁观者效应”,且TROP2在乳腺癌中过表达率较高,临床治疗获益不受TROP2表达水平影响[1-2],治疗前无需检测TROP2。

连接子:新一代抗体端不可逆偶联技术

基于科伦自研新一代偶联技术,芦康沙妥珠单抗采用优化的CL2A连接子,能够与抗体端不可逆偶联,而与载荷端可裂解,从而提升其循环稳定性和减少脱靶效应;此外,连接子通过胞外pH敏感和胞内酶解的双重机制释放载荷毒素,从而增加载荷在肿瘤部位的释放。

载荷:多重机制增强杀伤作用

芦康沙妥珠单抗的载荷为新型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KL610023(T030),在分子结构中引入甲基砜,可提高与连接子结合稳定性;再者,芦康沙妥珠单抗的药物抗体比(DAR)高达7.4,而且均质性好,可增加肿瘤周围的载荷释放量及减少循环脱靶率,并通过T030的细胞膜渗透性而发挥“旁观者效应”,对邻近的肿瘤细胞发挥杀伤作用[6]。

△芦康沙妥珠单抗药物机制的优化

科学循证 实力破局

芦康沙妥珠单抗改写中国权威指南

近年来,TROP2 ADC在HER2-晚期乳腺癌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研究进展,改写了国内外的权威指南。芦康沙妥珠单抗作为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创新TROP2 ADC,凭借已经报道的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获得《CSCO BC诊疗指南》等中国权威指南的推荐。

破局mTNBC:III期OptiTROP-Breast01研究结果令人瞩目

TNBC被称为“最毒”的乳腺癌亚型,尤其晚期TNBC异质性强,治疗靶点非常有限,患者预后较差。在国际多中心I/II期篮子试验(KL264-01研究)中,芦康沙妥珠单抗在经过多线治疗的晚期TNBC患者中崭露头角,取得42.4%的客观缓解率(ORR)和16.8个月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且安全性可管可控[7]。

OptiTROP-Breast01是一项完全针对中国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的III期临床研究,入组了263例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治疗(其中至少1种治疗针对晚期或转移性阶段)的局部复发或转移性TNBC患者,随机接受芦康沙妥珠单抗或医生选择的化疗。该研究成果入选了2024年ASCO大会的口头报告环节,相关论文已经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Nature Medcine》[1-2]。研究结果显示达到了主要终点——盲态独立中心(BICR)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芦康沙妥珠单抗组中位PFS达到化疗组的近3倍(6.7 vs 2.5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68%(HR 0.32,95%CI:0.24-0.44,P<0.00001);而且所有亚组均展现出一致的PFS获益趋势,不同TROP2表达水平患者均可从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中获益。

△OptiTROP-Breast01研究:BICR评估的PFS及不同TROP2表达水平患者的PFS

关键次要终点OS也显示获益,芦康沙妥珠单抗组和化疗组的中位OS分别为未达到(NR)和9.4个月,死亡风险显著降低47%(HR 0.53,95%CI:0.36-0.78,P=0.0005);而且所有亚组均展现出一致的OS获益趋势。此外,芦康沙妥珠单抗展现了高于化疗的强效肿瘤缓解效果,ORR是化疗的近4倍(45.4% vs 12.0%),中位持续缓解时间(DoR)是化疗的2倍多(7.1 vs 3.0个月)。

△OptiTROP-Breast01研究OS结果

芦康沙妥珠单抗组的安全性同样表现出色,在中位暴露持续时间三倍于化疗组的情况下,两组的≥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发生率相似,仅1.5%的患者因TRAE导致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终止。芦康沙妥珠单抗较为常见的≥3级TRAE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等血液毒性。

△OptiTROP-Breast01研究:治疗耐受性和常见不良事件

基于OptiTROP-Breast01研究的积极结果,芦康沙妥珠单抗已于2024年11月获中国NMPA批准了首个乳腺癌适应症,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治疗(其中至少1种治疗针对晚期或转移性阶段)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TNBC成人患者,并屡次改写国内权威指南。近期发布的2025年《CSCO BC诊疗指南》首次增加了芦康沙妥珠单抗的推荐,用于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晚期TNBC患者(Ⅱ级推荐,2A)[3]。除此以外,更早前发布的2025年《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和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CBCS&CSOBO)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精要版》(《CBCS&CSOBO指南与规范-精要版》)[8]以及2024年《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ABCC诊疗指南》)[9],均将芦康沙妥珠单抗纳入晚期TNBC二线及后线治疗推荐。这些权威指南均一致推荐芦康沙妥珠单抗,为中国晚期TNB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能够兼具生存和生存质量双重获益的治疗方案。

△2025版《CSCO BC诊疗指南》晚期TNBC治疗推荐

△2025版《CBCS&CSOBO指南与规范-精要版》晚期TNBC治疗推荐

△2024版《ABCC诊疗指南》晚期TNBC治疗推荐

剑指HR+/HER2-乳腺癌:KL264-01研究再现治疗曙光

尽管CDK4/6抑制剂(CDK4/6i)已经成为HR+/HER2-晚期乳腺癌的重要治疗选择,极大地改善了患者预后,但CDK4/6i经治患者仍无治疗标准,亟需疗效和安全性好、覆盖人群广的治疗方案。芦康沙妥珠单抗在HR+/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中已经显示了光明的前景。

在篮子KL264-01研究的另一个队列报告[10]中,芦康沙妥珠单抗(SKB264)用于经过多线治疗的转移性HR+/HER2-乳腺癌患者,展现了令人欣喜的疗效:ORR为36.8%,中位PFS为11.1个月,包括不同HER2表达水平、原发或继发内分泌耐药、既往是否CDK4/6i经治的患者均展现了一致的疗效获益。这项针对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研究中,芦康沙妥珠单抗同样表现出可管可控的安全性:常见TRA为血液学不良反应,未报告神经毒性、眼部毒性或与药物相关的ILD/肺炎,大多数血液学不良反应在治疗的前两个月内发生,并在接受G-CSF或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后得到恢复,无需输血。

基于该研究的初步结果,2025年《CSCO BC诊疗指南》推荐芦康沙妥珠单抗用于HR+/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CDK4/6i经治的解救治疗[3],实现了HR+/HER2-乳腺癌ADC治疗国产方案“0的突破”。

△2025版《CSCO BC诊疗指南》HR+/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治疗推荐

未来“无限可能”

聚焦HER2-乳腺癌全程治疗

从ASCO大会口头报告的一鸣惊人,到登顶《Nature Medcine》的国际同行认可,再到全面改写中国权威指南,芦康沙妥珠单抗一步一个脚印,昂首阔步地走进了中国乳腺癌诊疗的临床实践。

芦康沙妥珠单抗的治疗应用,已经从晚期TNBC拓展至HR+/HER2-晚期乳腺癌,临床试验布局从晚期后线拓展至晚期一线治疗、早期(新)辅助治疗,治疗模式也包含单药或联合治疗,将构建完整的HER2-乳腺癌全程治疗格局,这些临床试验有望进一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使芦康沙妥珠单抗成为HER2-乳腺癌系统治疗的基石药物。

△芦康沙妥珠单抗临床试验布局

其中,最令人期待的、近期可能报道的研究有两项:一项是由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牵头的SKB264-Ⅱ-07研究(OptiTROP-Breast05),旨在评估芦康沙妥珠单抗±PD-L1抑制剂KL-A167用于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HER2阴性患者一线治疗,该研究的TNBC队列研究成果将在近期举行的2025年ASCO大会口头报告中披露[11]。另一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领导的随机、开放性、多中心III期SKB264-Ⅲ-10研究,将评估芦康沙妥珠单抗单药对比研究者选择方案,用于既往至少经一线化疗失败的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HR+/HER2-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目前已完成入组,进入随访阶段,有望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参考,并进一步改变我国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格局。

参考文献:

[1]Binghe Xu, Yongmei Yin, Ying Fan, et al. Sacituzumab tirumotecan (SKB264/MK-2870) in patients (p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locally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 Results from the phase III OptiTROP-Breast01 study. 2024ASCO abstract 104.

[2]Yin Y, Fan Y, Ouyang Q, et al. Sacituzumab tirumotecan in previously treated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a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 Nat Med. Published online April 11, 2025. doi:10.1038/s41591-025-03630-w

[3]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 202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5.4.

[4]Liao S, Wang B, Zeng R,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trophoblast cell-surface antigen 2 targeted therapy for solid tumors. Drug Dev Res. 2021;82(8):1096-1110. doi:10.1002/ddr.21870

[5]Omori S, Muramatsu K, Kawata T, et al. Trophoblast cell-surface antigen 2 expression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and the effects of anti-cancer treatments. J Cancer Res Clin Oncol. 2022;148(9):2455-2463. doi:10.1007/s00432-021-03784-3

[6]Cheng Y, Yuan X, Tian Q, et al. Preclinical profiles of SKB264, a novel anti-TROP2 antibody conjugated to topoisomerase inhibitor, demonstrated promising antitumor efficacy compared to IMMU-132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Front Oncol. 2023 Dec 07;13:1334938.

[7]Yongmei Yin, et al.Updated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KB264 (MK-2870) for previously treated metastatic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mTNBC) in Phase 2 study.SABCS 2023;Abstract PS08-08

[8]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CBCS&CSOBO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精要本(2025版).

[9]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等,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4版)[J].中华肿瘤杂志,2024,46(12):1079-1106.

[10]Q. Ouyang, et al.SKB264 (MK-2870) in previously treated hormone receptor-positive (HR+)/ HER2-nega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mBC): Results from a phase I/II, single-arm, basket trial. 2023 ESMO. Abstract 380MO.

[11]Yongmei Yin, et al.Sacituzumab tirumotecan (sac-TMT)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un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a/mTNBC): Initial results from the phase II OptiTROP-Breast05 study.2025 ASCO. Abstract #1019.

陈占红 教授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浙江省肿瘤医院乳腺内科副主任兼 病区主任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检测专家委员会乳腺癌组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乳腺疾病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CSCO-BC指南编委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乳腺癌学组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乳腺肿瘤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乳腺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浙江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预防医学会第一届生殖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来源:肿瘤瞭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