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下称白溪保护区)发布了一种全新的昆虫物种——白溪鳞蚁甲,其撰写的相关科学论文通过了分类学的同行评审机制,在国际科学期刊《Biodiversity Data Journal》发表。这为河源昆虫生物多样性研究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河源发布全球新物种
——白溪鳞蚁甲
该物种属于隐翅虫科的一种
在广东“物种基因库”之一的
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被发现
是该保护区自主命名的新物种
也是世界上首次科学描述的物种
近日,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下称白溪保护区)发布了一种全新的昆虫物种——白溪鳞蚁甲,其撰写的相关科学论文通过了分类学的同行评审机制,在国际科学期刊《Biodiversity Data Journal》发表。这为河源昆虫生物多样性研究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凸显了白溪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重要地位。
白溪鳞蚁甲Apharinodes baixiensis sp. nov.(隐翅虫科)白溪鳞蚁甲
白溪鳞蚁甲是第一个以白溪命名的昆虫,主要特征是触角第一节呈碗状,属于隐翅虫科的一种,也是世界上首次科学描述的物种。此次白溪鳞蚁甲的发现,源自白溪保护区在开展昆虫类野外调查时的意外收获。去年,白溪保护区通过网捕法、灯诱法、筛网法等多种昆虫捕捉法采集昆虫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昆虫物种。经过专家鉴定和解剖鉴定,确定为一新物种,自主命名为“白溪鳞蚁甲”。
此外,白溪保护区还发现了广东新纪录种——海南盲蛇蛉,其属于盲蛇蛉科,并发现新物种或新阶元(含疑似)8个。截至2024年底,白溪保护区共记录昆虫20目206科1414种。
白溪保护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白溪鳞蚁甲的发表是白溪保护区昆虫调查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拓展了人们对这类甲虫的形态和分布的认知,表明了白溪保护区在昆虫领域的研究还具有很大的潜力,有待更好的深入调查研究。接下来,白溪保护区将对白溪鳞蚁甲进行长期生态监测,以自然繁殖为主,加大保护区内生物资源的保护,全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记者:陈星 彭冲 通讯员:张志坚
编辑:吴雪
二审:蒋莲秀
三审:李天鸿
来源:河源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