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时代浪潮中,地处北部湾经济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交汇点的玉林市,以“侨”为纽带创新打造“数据聚侨、侨仓通链、智媒传声、产才共融”的开放发展新范式,推动“玉商出海”“玉品出圈”“玉企升级”,在2025年一季度交出亮眼答卷: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
“侨”力激荡下,玉林正加速驶向高质量发展的深蓝海域。
中国-东盟中药材香料(老挝·万象)加工集散中心项目正式启动,“玉商出海”迎来又一里程碑。
数字织网构建全球“侨智新枢纽”
作为拥有200多万海外侨胞的全国著名侨乡,玉林市侨联、市侨办和市工商联等部门创新建立动态“玉商数据库”,30多个国家的600余名海外重点侨商、4000余家侨企信息在云端跃动。
在去年玉林市侨商会建成东盟6国商贸联络中心的基础上,今年3月,通过“云端+实地”双轨联通,一场跨越万里的经贸视频连线活动再次促成玉林企业与欧洲侨团牵手,玉林市侨商会在德国、英国设立商贸联络中心,搭建“玉林—欧洲产业联动平台”,侨商企业足不出户即可获取欧盟市场准入认证等资源,“玉林制造”借助侨网直抵欧洲货架。“我们期待与欧洲侨胞携手,在欧洲关键节点设立海外仓,实现‘一仓发欧洲,全程侨护航’,共同开拓欧洲市场。”玉林市侨商会会长陈森如是说。
侨仓筑链创新国际物流新范式
在越南胡志明市的“华侨公共海外仓”,自动化分拣线正将玉林香料分拣打包,24小时后这批货物将出现在曼谷超市货架。在东盟国家,玉林侨商和海外侨商创新合作打造了7大“东盟侨仓网络”,创新“前置仓+本地仓”双轮驱动模式,实现“海外订单、玉林制造、侨仓配送”全流程无缝对接。
去年,玉林市侨联牵线促成广西容县创新高木业公司越南仓揭牌,助力企业产品“出海”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一季度出口标准柜1174个,相比上季度增长199%。据统计,今年1~3月,玉林市加工贸易进出口52.1亿元,增长696.7%,占全区比重从去年的15.9%跃升至25.5%,机械制造、生态板材、健康食品等产业集群借势腾飞。
传播破圈打造城市IP新生态
“让世界看见玉林”全球传播行动掀起现象级热度。玉林市有关部门积极策划“海外华侨华人玉林恳亲大会”“海外媒体玉林行”活动,超40个国家侨商侨领和20余家海外华文媒体近距离聚焦侨乡发展,沉浸式感受、多角度感知玉林。玉博会、玉商大会全球直播吸引超1亿人次“云游”侨乡,香料、陶瓷等名特优产品借侨媒“出圈”。
“玉小侨”提供智能问答服务。
更令人瞩目的是AI数字人“玉小侨”的诞生:玉林市侨联这个“24小时在线的侨务专员”,可实时解析28种方言,可用中英文以及东盟十国语言提问,通过“人工智能+”赋能精准匹配政策服务126项,日访问量达15万人次,被侨商称为“不下班的出海顾问”。
“以前找政策要翻几十个网页,现在‘玉小侨’3秒就能响应给出方案!”侨商张永珍感慨地说,“AI赋能的服务链条让跨境沟通成本降低,为我们玉林本地企业国际化商贸提供了新引擎。”
产才融合培育开放经济新动能
侨智涌动赋能产业升级,美国科学院院士陈伟等海内外专家学者应邀到玉林开展“侨智讲堂”,23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通过“侨网络”引进,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注入新活力,在“出海”路上建言献策。
“玉林容县—梧州赤水港—泰国林查班”外贸金属制品成功发运。图为装箱发运现场。
今年3月,随着货船一声响亮的鸣笛,侨企容县振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巫武斌难掩兴奋,这条新开通的“玉林容县—梧州赤水港—泰国林查班”外贸金属制品航线,预计每年可为公司节省约15万元运费。玉林首单经梧州港直运泰国的外贸金属制品顺利出海,进一步拓宽了广西至泰国的水运物流通道,有效解决泰国在建筑、制造业和食品加工等领域对金属制品的需求。
“通过‘以侨引侨、以侨引外’,我们全力助力构建‘研发在海外、生产在玉林、市场在全球’的开放新格局。”自治区侨联兼职副主席、玉林市侨联主席杨志光表示,随着玉商回归产业园侨商创业园(北流)项目破土动工,一个集研发、生产、贸易于一体的侨商创新创业高地正在崛起。2025年1月,老挝国家农林部官员应邀到玉林考察后的两个多月,投资超10亿元的中国-东盟中药材香料(老挝·万象)加工集散中心项目成功启动。
从云端数据库到智能服务平台,从海外仓网络到产才融合生态,玉林市正以“侨”为笔,在“一带一路”画卷上书写浓墨重彩的开放篇章。当千年商埠遇见数字浪潮,当乡情纽带链接全球资源,这座向海而兴的城市,正在新时代浪潮中劈波斩浪,驶向更加广阔的深蓝海域……
采写| 玉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邹江 通讯员 陈枫
责编 | 覃 维
校对 | 罗 军
审核 | 文 波
监制 | 邹焕钧
出品 | 玉林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