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712年,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天下太平,家底殷实。祖辈多是公务员。
有人问:“人迟早要死去,那活着有什么意义?”
也有人问:“人生没有意义,为什么还要活着?”
我们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从未停止过。
唐代诗人杜甫,也在苦苦思考,然后用大量的诗词,记录了结果。
不同的时代,人生的遭遇不同,但感悟可以类似。
01
活着,送走上一代,养大下一代。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天下太平,家底殷实。祖辈多是公务员。
有句俗语:“京兆杜氏,去天尺五。”足以说明其家族有多厉害。
父亲杜闲,担任过朝议大夫、兖州司马。
年少的杜甫,无忧无虑:“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遗憾的是,母亲早亡;更遗憾的是,杜甫尚未取得功名,父亲也过世了。
活成了孤儿,才知道世上唯一无私爱你的人,就是父母;才知道,扛起一个家庭,到底有多难。
柴米油盐贵,杜甫为此不得不奋力读书,参加科考。但事与愿违,他落榜了。家庭一度陷入穷困。
有一天,他带着失落的心情回家。等待他的,居然是幼子饿死:“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你怎么好意思不活着?你倒下去了,就意味着老小都孤苦无依。
活下去,把老人送走,把孩子拉扯大。就算种地,打工,也别放弃。
02
活着,陪伴枕边人,半生风雨半生福。
父亲走了,杜甫迎娶了杨氏,司农少卿杨怡之女。
夫妻的好日子还没有开始,安史之乱爆发了。夫妻很长时间,被迫两地分居。
看着天上的圆月,杜甫感慨:“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多希望,此刻的妻子,也抬头看月亮,缓解相思之苦。
杜甫的一生,都没有得到什么功名,也有很多时候,是种地为生。家里常常缺衣少食。妻子陪在身边,无怨无悔。
在杜甫临终前,写下绝命诗:“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欢。”
夫妻就像一双筷子,酸甜苦辣一起尝。在苦涩的日子里,有一个人陪你,那也是一种幸福;在分别的日子里,有人想你,还是幸福。
曾经品尝了多少痛苦,后来就有多少福气。
夫妻本是同林鸟,风风雨雨一处栖。这才是人生最美的风景。
人生最难的时候,也就是爱人的一句鼓励,或者为了兑现承诺,咬牙坚持住,也就情况逆转了。
静下来想一想,若有一天,你不活了。让枕边人如何面对未来?他总是垂泪到天明,你于心何忍呢?还是好好活,不管富贵或贫穷,不负如来不负卿。
03
活着,学会帮助他人,也被他人帮助。
人生最难的时候,朋友严武等人帮助杜甫,辗转到了成都,修建草堂。一家人总算安定下来了。
严武还举荐他为节都,以此增加一点收入,解决生活费问题。
在夔州时期,都督柏茂林对杜甫很是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日子也算富起来了。
得到了帮助,人就要学会感恩。感恩的方式,不仅仅是送礼给恩人,还是“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杜甫在成都的时候,门口有几棵枣树。邻居常常来打枣子,杜甫也不责骂,当做没有看到。
他知道,邻居是一个寡妇,这日子不好过。若是没有人帮一把,随时可能会饿死。
他的一个亲戚,发现寡妇来打枣子,就不乐意了,要驱赶。
杜甫写了一首诗,劝说亲戚,记得留情:“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人就是这样,你以为自己活着没有用。那是因为你没有善心。
你带着善意生活,随时帮助人,马上会得到一阵一阵的春风。活着就特别幸运。
04
活着,体验生命的过程,记录时代的历程。
在安史之乱时,民不聊生。杜甫悲愤地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他还写了“三吏三别”,把当时的事件,记录下来。
其中的《石壕吏》,是夜里捉拿人去当兵的历史,让人痛心疾首。
因而,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杜甫还热血报国,投靠唐肃宗,做了左拾遗。
虽然官职不大,还遭到了贬低。但让他接触到了朝政,有了更多可以记录的内容。
人生沉沉浮浮之中,他也遇到了很多的人。有朋友,有同事,还有同行过,却不知道名字的人。
当然,他也看到了熟悉的人,光宗耀祖,又一落千丈。比方说,朋友李龟年,就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不同的 人,出生在不同的时代,经历了不同的经历。写下来,那就是一段历史。
就算你什么都没有写,那也是把历史映入到了生命里。
你不知道,明天或者意外,哪一个先来,但是你活着,该来的总会来,不必担心。
05
单个的人,对于千千万万年的历史来说,是一粒尘埃,不足为谈。
但是你却是家庭的顶梁柱,在家人的眼里,你大于天。
你还是善意的传播者,是正能量的体现者,是时代的见证者。
若你不想活了,那是在逃避做人的责任,在对家人的狠狠伤害。
想来,好死不如赖活,多活几年,幸福总是有的。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来源:布衣粗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