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L TOUR ONE M3:智能声学旗舰,SMART Tx 拓展无线边界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8 14:15 2

摘要:今年4月,JBL 全新推出TOUR ONE M3音乐头等舱 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又一次诠释了JBL耳机,天声敢出彩的调性。这款耳机顾名思义,“TOUR”代表商务差旅、长途通勤等移动场景的精准锚定,“ONE”表明旗舰性能标杆,“M3”则是系列第三代产品。它在便携

今年4月,JBL 全新推出TOUR ONE M3音乐头等舱 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又一次诠释了JBL耳机,天声敢出彩的调性。这款耳机顾名思义,“TOUR”代表商务差旅、长途通勤等移动场景的精准锚定,“ONE”表明旗舰性能标杆,“M3”则是系列第三代产品。它在便携性、佩戴舒适度、续航能力、噪音隔绝力(被动、主动降噪)等方面都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惊喜,但最吸引我的还是创新当属其配备的“物理外挂”——JBL SMART Tx智能发射器。

亮点总结

附带SMART Tx智能发射器,解决传统蓝牙耳机无法直连老设备的痛点;耳机本身也可通过3.5/USB-C线材与任何设备有线连接,兼容性极佳。

Personi-Fi 3.0 和空间音频头追踪在同价位竞品中少见。

充电5分钟聆听5小时;总计70 小时续航远超竞品。

提供曜石黑、海军蓝、默斯摩卡等多种颜色可选,满足不同审美需求


当我拿到JBL TOUR ONE M3音乐头等舱(耀石黑版本)的那一刻,便注意到包装盒比预想中更大。打开后,除了副头戴式耳机和耳机包,以及各种线材外,还附赠了一个小巧的设备——SMART Tx智能发射器。

↑“物理外挂”——SMART Tx智能发射器

SMART Tx智能发射器侧面设有两个USB-C接口,正面还配备了一块小巧的触控屏,系统界面类似手机操作系统,简洁直观。

那么,SMART Tx智能发射器到底有多大用处?只有实际体验后才能发现,它几乎是一块能扩展JBL TOUR ONE M3使用边界的“功能外挂”, 尤其在连接多设备或低延迟音频传输时,表现非常亮眼。

我第一次感受其强大之处,是在公司剪视频时。那天电脑耳机接口接触不良,声音断断续续的,且设备无法连接蓝牙。于是我试着找出JBL TOUR ONE M3音乐头等舱,并把SMART Tx接到了我的电脑上,结果清晰、醇厚的声音立刻传来,解决了燃眉之急。

更令人惊喜的是,耳机与发射器之间的传输几乎无延迟,在实际剪辑过程中,我感受到的同步性与有线耳机别无二致——画面与声音严丝合缝,没有任何延迟的情况。

这是如何实现的呢?其实大家可以将SMART Tx理解成是一个JBL TOUR ONE M3音乐头等舱的无线「专用高速通道」,类似游戏耳机的2.4GHz无线发射器,延迟极低(接近有线耳机的效果),传输稳定不卡顿,特别适用于对音画同步要求极高的观影、剪辑等场景。

而不同于传统2.4GHz无线发射器的是,JBL SMART Tx 发射器能通过USB数字/AUX模拟(通过官方附赠USB-AUX线材进行模转数)两种连接方式,去接收包括电脑、电视、游戏机、飞机娱乐系统等设备的音频内容。

通过2.4GHz 频段与JBL TOUR ONE M3耳机建立专有无线连接,并将接收到的音频内容发射给JBL TOUR ONE M3音乐头等舱,主打的就是“万物皆可无线高清互连”!

此外,通过JBL SMART Tx 智能发射器的触控屏,我们还可以对耳机的功能进行全面控制,包括直接调节音量、切换降噪模式、管理通话,甚至通过 Auracast 广播音频至多台设备(包括支持Auracast的JBL蓝牙音箱等设备),尤其适合露营、聚会等多人共享音频的场景。

或许有人会担心:如果没带JBL SMART Tx 智能发射器,JBL TOUR ONE M3音乐头等舱还能正常使用吗?答案是肯定的。

JBL TOUR ONE M3搭载蓝牙5.3,支持SBC、AAC等基础音频编码,以及Hi-Res级的LDAC蓝牙音频编码,日常使用中,无论是日常听歌、接电话、刷视频,均可通过蓝牙稳定连接手持设备,操作便捷。

JBL TOUR ONE M3音乐头等舱 同样支持有线聆听。使用附赠的USB或USB-AUX线能将JBL TOUR ONE M3音乐头等舱 与任何设备相连,只是少了无线的自由,我一般会在在耳机电量告急且必须使用耳机时使用。

在公司用电脑的时候,我通常会配备JBL SMART Tx 发射器使用,这样耳机的声音更好、延迟更低。而通勤使用手机或平板这种手持设备时,我就更偏向直接通过蓝牙连接,不用携带额外设备,更便捷易用。

简而言之,JBL SMART Tx 智能发射器是锦上添花的选择,它不仅提供了直观的耳机操作界面,还拓展了无线音频的边界,解决了传统蓝牙耳机无法应对的各种连接痛点。

全天候智能降噪与续航体验

在佩戴舒适方面,耳机重量控制在约268g,通过优化头梁压力分布和采用柔软的记忆海绵耳罩,显著提升了长时间佩戴的舒适度。除了功能性,JBL TOUR ONE M3 在设计美学上也颇具匠心,整体线条流畅,采用哑光材质,触感细腻,展现出低调而高级的质感。而且它提供曜石黑、海军蓝和慕斯摩卡三种颜色选择,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审美需求。

最近每天通勤我都会戴上JBL TOUR ONE M3音乐头等舱,并开启TUNE ANC 2.0自适应降噪功能,顿时会感觉一下从喧嚣的地铁抽离出来。它采用了8麦克风阵列,能实时监测外部环境噪声特征,并对降噪算法进行动态调整,降噪深度表现不错,针对如机械轰鸣等常见噪音的削弱效果十分明显,同时也能将部分人声等中频噪声进行压制。

降噪体验最深刻的是当地铁即将弯道时,那种突如其来的尖锐噪音,以往很多耳机难以完全屏蔽,容易造成降噪忽强忽弱的割裂感,但JBL TOUR ONE M3音乐头等舱内置的TUNE ANC 2.0可根据车厢内的声场变化来调整算法参数,保持了降噪的连贯性,不会出现噪音效果忽大忽小的闷压感和割裂感。

↑官方称降噪性能较上代大幅提升且超越同类

它提供两种环境音模式以满足不同场景需求,比如在办公室需要与同事交流时,只需双击右耳下方的按钮(默认设定),就能切换到Talk Thru通透模式,无需摘耳机也能清晰听到周围对话,特别适合简短交流。

Ambient Aware环境感知模式则能在保持音乐播放的同时,将周围重要声音(如交通提示、人声对话)引入耳机。实测耳机感知模式拾音清晰度很高,拾音距离远,比如在过马路时,甚至能让我明显感知到周围10米左右内的行人脚步声音,并且声音方位十分明确,大大提升了通行安全感。

续航方面,是JBL TOUR ONE M3音乐头等舱最令人惊艳的功能之一。官方宣称关闭降噪时可达70小时的续航,而开启降噪后续航也能达到30小时,能满足一整天的降噪体验。

在我的实际测试中,不开启降噪持续使用约10小时左右,电量依然有80%以上,也就是说一周只需充一次电。更实用的是,其5分钟快充可听5小时的特性,对于经常忘记充电的我来说简直是神器。

卓越声学调校与个性化听感定制

在佩戴舒适方面,耳机重量控制在约268g,通过优化头梁压力分布和采用记忆海绵耳罩,显著提升了长时间佩戴的舒适度。实际测试中,连续佩戴4小时后,耳朵周围区域仍无明显压迫感。

耳机发声部分搭载的是40mm云母振膜驱动单元。这种材质的选择是比较讲究的——云母质地轻盈却极为刚硬,能在保证振膜轻量化的同时减少形变,从而带来更精准的声音重现。

实际聆听体验中(使用JBL SMART Tx智能发射器配合Apple Music无损音乐),这款耳机的低频表现令人印象深刻,特别适合节奏明显的欧美流行乐或史诗感很强的电影原声大碟。比如在我播放《2001太空漫游》片头曲《查拉图斯拉特如是说》时,能明显感受管风琴的低音部分下潜,深沉震颤作为整首曲子得铺垫,而打击乐和管乐组出现时,管风琴得低频仍保持极佳的层次感,没有出现声音混浊的情况,说明它的低频控制力不错,声音分离度和音频解析力非常不错。

在试听《鼓诗》的鼓点测试中,鼓皮震动的弹性与空气感清晰可辨,低频沉得下去,也收得很快,即便快速连续击打大鼓,声音也丝毫不拖泥带水,每一击重音都实实在在地传入了我的耳膜,很是爽快。

中高频方面,试听流行乐《最悲伤的事》时,人声表现均衡且自然,歌手的喉腔共鸣层次分明,极富有感染力,特别是人声的细腻质感得到很好的保留。

高频方面,试听交响乐《维瓦尔第:四季》时发现,不同于部分耳机刻意提亮高频的做法,JBL TOUR ONE M3音乐头等舱既很大程度保留了乐器的光泽感,又避免了长时间聆听的疲劳感,提供了比较接近于音乐会现场的真实感受。不过,可能与JBL一贯偏重低频的调音风格有关,但对于古典乐爱好者来说,小提琴的质感和琴弦的细微颗粒感稍欠火候,可能需要通过EQ手动调整。

当然,上述听感全部基于未开启任何EQ调整时的原声感受。JBL除了提供12段可调EQ以外还提供了Personi-Fi 3.0技术,它与市面上大多数简单的EQ预设不同,会通过一系列听力测试,分析用户左右耳对不同频段的敏感程度,生成真正个性化的声音配置文件,让我听到的声音更为全面均衡。

这也是为什么两个人戴同一副耳机,调校后的听感会截然不同——因为它会根据每个人的听力特点"弥补"不足。这种技术对于年龄较大或有轻微听力问题的用户尤为实用,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因人制宜"的声音调校。

JBL Spatial 360:重塑沉浸式空间音频体验

JBL Spatial 360是一项虚拟空间音频技术,能将传统2.0音源转换为360°空间音频, 开启该功能后我观看了《敦刻尔克》电影,可以感觉声场被拉圆,空间感不仅来自于四周,还包括头顶。飞机引擎的轰鸣从头顶呼啸而过,枪声则精准地从不同方向传来——即使闭上眼睛,也能轻松"看到"声音来源的位置。

还有一个很神奇的是JBL TOUR ONE M3音乐头等舱的头部追踪空间音频功能,开启后耳机可通过内部的陀螺仪实时校准音源定位。当我上下左右转动头部,音源整体方位会进行位移。打个比方,如果枪声原本从右侧传来,当我头转向右侧时,同样的声音会瞬间"移动"到我的正前方,这就仿佛发声的物体是确确实实存在于我房间之内,一下就提供了很强的现场感。所以,相较于固定声场模式,这种动态追踪空间音频技术也更适合影视娱乐与游戏场景,让空间音频从概念变为了真实可感的体验。

总结

JBL TOUR ONE M3音乐头等舱 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给我整体的感觉是JBL的野心远不止于打造一副优秀的耳机。通过JBL SMART Tx智能发射器这一"物理外挂",他们实际上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无线音频生态系统,打破了传统蓝牙耳机的使用边界。在飞机上连接娱乐系统时不再需要有线耳机,在老旧音响设备前不再需要蓝牙适配器,多人共享一个音源也不再是难题——JBL TOUR ONE M3音乐头等舱解决了无线音频领域的诸多痛点,让"万物皆可无线"不再是口号。

如果你正寻找一副能应对多种场景的旗舰级无线耳机,并愿意为前沿技术买单,那么JBL TOUR ONE M3头等舱 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无疑值得入手,感受JBL耳机,天声敢出彩的魅力。从商务差旅到日常通勤,从沉浸式观影到专注工作,它都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让音乐与生活无缝连接。毕竟,谁能拒绝一副既有传奇音质,又附带"物理外挂"的耳机呢?


来源:太平洋科技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