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潮玩巨头泡泡玛特的股东动态引发市场关注。5月7日晚间,蜂巧资本通过官方公众号宣布,因旗下人民币一期基金即将到期,已于近一周内通过大宗交易分三次出清所有在上市前持有的泡泡玛特股份,自此不再持有该公司任何股票。
近日,潮玩巨头泡泡玛特的股东动态引发市场关注。5月7日晚间,蜂巧资本通过官方公众号宣布,因旗下人民币一期基金即将到期,已于近一周内通过大宗交易分三次出清所有在上市前持有的泡泡玛特股份,自此不再持有该公司任何股票。
公开资料显示,蜂巧资本旗下某私募基金于2020年泡泡玛特上市前夕入股,基金存续期为5年,当前时间节点恰好临近到期。当时,该基金的持股成本约为17-20港元/股,而此次减持价格区间为187.99-192.95港元,浮盈超8倍。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在港股挂牌上市。上市以来股价接连上涨,累计最大涨幅已超过10倍。2025年,公司股价继续大幅上涨,多次创历史新高。
据2020年招股书披露,蜂巧资本上市前持有泡泡玛特2.85%股份,位列第七大股东。招股书中写道,苏州蜂巧礼智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普通合伙人为上海蜂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后者由我们的非执行董事屠铮先生拥有83%。记者注意到,屠铮的减持始于2024年5月,首次减持1600万股,每股作价35.1港元,套现近5.62亿港元;同年10月再次减持500万股,每股作价58.8港元,套现近2.94亿港元。两次减持后,其持股比例降至0.89%。
除蜂巧资本外,据多家媒体报道称,4月30日,在一笔大宗交易中,一名泡泡玛特投资者以每股192.95港元出售泡泡玛特股票约405万股,涉及资金约7.8亿港元;5月2日,一名泡泡玛特投资者以每股187.99港元出售公司股票约400万股,涉及资金约7.5亿港元。
尽管面临股东减持,泡泡玛特的业绩表现仍持续强劲。3月26日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达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为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董事会主席王宁在业绩会上表示,国际化战略是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分区域看,2024年泡泡玛特中国内地营收79.7亿元,收入占比为61.1%;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营收50.7亿元,收入占比38.9%。截至2024年底,其海外门店达120家,机器人商店172台,并在越南、印尼等五国开设首店。泡泡玛特国际业务总裁文德一表示,去年东南亚市场是泡泡玛特的重点发展区域,而今年的发力点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今年的目标是在海外开出100家门店,计划在2025年拓展至德国、丹麦和比利时等国家开启首店。
IP运营方面,2024年THE MONSTERS、MOLLY等四大IP营收过10亿元。其中,THE MONSTERS收入突破30亿元,THE MONSTERS在全球迅速走红,进而赢得了全球粉丝的喜爱,相关收入实现了726.6%同比的大幅增长。MOLLY系列营收20.9亿元,但收入占比却从2023年的16.3%微降至16.1%。产品品类中,毛绒类营收28.3亿元,同比激增1289%,成为增长最快的品类。
展望2025年,泡泡玛特董事长兼CEO王宁称,今年该公司有信心实现200亿元营收,实现超50%的同比增长,海外业务有信心突破100亿元营收,实现超100%的同比增长,并有希望在未来成为千亿营收的企业。
股东减持与业绩高增并存,泡泡玛特如何在资本变局与全球化拓展中保持平衡,将是市场持续关注的焦点。
来源:海报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