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一假期,九边回乡途中记录了当下农村生活的真实切面,引发不少共鸣。如今的乡村与以往大不相同,虽然外表看似安静平和,但内在的生活方式早已被数字化和信任经济深刻改变。
五一假期,九边回乡途中记录了当下农村生活的真实切面,引发不少共鸣。如今的乡村与以往大不相同,虽然外表看似安静平和,但内在的生活方式早已被数字化和信任经济深刻改变。
最直观的变化来自手机的普及,刷短视频、看直播、抢团购券已成为农村中老年人日常标配。他们不像早年那样依赖口耳相传获取信息,而是沉浸在信息流中,一边刷视频一边下单购买所谓的“捡漏好物”。更有意思的是,出门吃饭前还会提前在线查优惠,手机操作的熟练度不输年轻人,甚至对价格极其敏感。
另一项触目惊心的现象则是农村广泛存在的民间高息借贷。表面上看是亲友互助,实际上却潜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月息5%以上的借款已司空见惯,一旦借款链条最初一环出问题,整条资金链便会崩塌。不少家庭本想“钱生钱”,最后却血本无归。尽管网络上关于此类骗局的科普内容层出不穷,但亲戚间的信任往往让人失去警惕,陷入看似稳妥、实则高风险的借贷游戏中。
而更具象征意义的,是农村在精神层面的变化。网络拜佛逐渐流行,成了不少人心灵寄托的出口。尤其在一些经济压力较大、生活节奏缓慢的地区,很多人面对现实中的无力感选择将希望寄托在虚拟的神佛之上。“赛博拜佛”成为他们内心安慰的一种方式,既不耽误时间,也不需要出门,手机点一点就能“烧香祈福”。虽然听起来有些荒诞,但对不少农村人而言,这已是一种心理依赖。
九边坦言,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其实反映出当前农村正在经历的技术渗透、金融错配与精神空虚的三重夹击。生活条件的提升并未带来普遍的安全感,反而在数字化浪潮中激发出新的焦虑与迷信。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并不是“落后”,而是一个变化太快的时代带来的代价。
来源:红星瞭望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