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发文!事关宜宾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8 14:29 2

摘要:为贯彻落实中、省有关提振消费决策部署,着力推动群众就业和拓宽增收渠道,促进消费扩量提质增效,加快打造川渝滇黔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宜宾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通知

宜府办函〔2025〕17号

三江新区、宜宾高新区、“两海”示范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宜宾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5月5日

宜宾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省有关提振消费决策部署,着力推动群众就业和拓宽增收渠道,促进消费扩量提质增效,加快打造川渝滇黔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增加群众收入提升消费能力

(一)加大就业支持力度。出台稳岗扩岗政策支持措施,拓宽政策覆盖范围。举办“四季送岗”系列招聘活动不少于1000场次,累计发布工业、建筑业、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等岗位需求不少于10万个。实施三年万名大学生就业见习计划,加快构建人才“蓄水池”。开展“技能宜宾”行动,围绕重点产业和家政、养老、托育等重点行业需求开展技能培训不少于3万人次。2025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8万人以上。〔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委人才大学城局、市民政局、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含三江新区、宜宾高新区、“两海”示范区)人民政府(管委会);以下均需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不再单独列出〕

(二)促进农村居民增收。抓好农民工稳岗就业,确保农民工转移就业保持在160万人左右。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力推广以工代赈,开发精神文明岗等公益性岗位1000个以上,促进低收入群众稳定增收。对接生产原料和生活资料“两类需求”,生成规模化种植养殖项目,加强社会化服务供给,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采购农副产品96亿元以上。充分发挥职业经理人作用,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多措并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对种粮大户的补助标准,实行水稻、玉米、小麦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稳步扩大“戎州农户产权增信贷”试点范围。鼓励发展农村经济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大学城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文广旅游局)

(三)鼓励创业和灵活就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政策兑现力度,加强五类产业空间和创业孵化基地等载体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区域或路段在规定时段内以划定范围等方式扩大外摆经营场所。推进线下零工市场和线上求职平台融合,实现灵活就业供需快速匹配。加大电商直播、网约配送等新业态技能培训。加强灵活就业人员权益维护。2025年,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不少于3亿元。(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务服务非公经济局、市财政局、人行宜宾市分行)

(四)强化金融支持助力消费。建立健全金融助力消费贷款专项机制,鼓励银行机构丰富金融产品,持续做好财政贴息。围绕家用汽车、电子产品、住房装修、家具家电耐用品“四大类”消费需求,通过“宜融通平台”线上申报,科技赋能消费贷款贴息。立足地方特色消费需求,加大对家用汽车等贷款贴息力度。继续实施“助学贷款”贴息政策,将“社保信用贷”纳入贴息范围,推行阶段性财政贴息支持开发专项金融产品,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力度。2025年,带动全市新发放消费贷款70亿元。(责任单位:市财政局、人行宜宾市分行、宜宾金融监管分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二、加强民生保障激发消费意愿

(五)加强生育养育保障。落实现有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机制,适时出台促进生育、育儿补贴政策。实施儿科服务年行动,加大儿科服务供给。大力支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继续实施“增量、降费、提质”三大行动,探索发放“托育消费补贴券”,鼓励“国企+社区”“职校+托育”等多元化模式办托。2025年,全市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床位数达到2.5张、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87人;全市新增托位1350个,新增“双师型”托育教师200人。(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

(六)减轻教育支出负担。全面推进优质学校“一个法人、多个校区”集团化办学模式,实施“网链计划”,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缓解“择校热”。完善教育培训定价机制,加强校外培训收费管理,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量,减轻校外培训支出负担。持续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加强教辅材料管理,严格落实一科一辅、自愿征订要求。力争2025年家庭教育负担减少15%以上。(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

(七)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实施全民预防健康体检,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0~6岁儿童全覆盖健康成长管理,降低大病发生率。持续提升群众就医便捷度,在二级以上医院推广“一次挂号管三天”“一站式精细化导诊”等便民举措,搭建检查检验结果共享调阅互认平台。持续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率,推进医疗设备、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保持全省较低水平。(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中医药管理局)

(八)保障重点群体生活。建立健全困难群众一次性生活补贴发放机制,定期适度向困难群众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适时适度提高全市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金、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标准。加快推进县级失能和半失能老年养护院建设,提升专业照护水平。(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九)推动社保扩面惠民。严格执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标政策,确保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推动全民参保扩面攻坚,2025年在全市每个乡镇(街道)开展1场以上社保政策宣讲,推动近10万群众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全面推广“社保信用贷”,支持群众缴纳养老保险费,适时调整优化信贷模式,提升参保意愿。(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三、丰富优质供给提高消费层级

(十)加力消费品以旧换新。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千家万户宣传“敲门行动”和便民服务,丰富以旧换新金融产品供给。加力支持汽车报废、置换更新和新能源汽车购新,积极探索汽车流通消费改革,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加强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激活二手商品流通市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供销社)

(十一)支持住房消费。持续推进商品房“以旧换新”,上线保障性租赁住房服务平台,对换房家庭给予新旧房置换价差补贴,向参与“以旧换新”的多孩家庭给予购房补贴。推行团购模式,降低购房成本。完善房票安置机制,允许公证转让,拓展使用范围。推进优质住宅供给,开展“好房子”设计竞赛,推行全装修交付。建立维修资金应急维修即时响应、一般维修3日办结机制。强化公积金政策支持,优化首套房贷款执行政策,提高最高贷款额度、租房提取额度,全面推进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使用住房公积金。(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国资委、市公积金中心)

(十二)繁荣城市消费。优化城市商业空间布局,推进重点商圈品质提升和“商旅文体健”业态融合。大力发展首发经济,2025年引进各层级首店50家以上,举办首发、首展、首秀等活动50场次以上。创新消费场景,评选40个“小而美”的消费新场景、10个“精而潮”消费新地标,打造10个社区级宜邻中心,推出一批夜间消费集聚区。加快培育楼宇经济,建立楼宇数字化管理运行平台,全年新提供楼宇空间内就业岗位超3000个。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商品交易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打造多元化消费空间。(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广旅游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数据局、市编研院)

(十三)促进乡村消费。延伸县域商业网络,鼓励有条件的中心镇打造商业集聚区。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加强“交商邮供”合作,推广“统仓共配”模式,提高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效率。打造农村电商直播基地,推进“数商兴农”,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构建一体化的农村电商供应链体系。(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邮政管理局)

(十四)激发文旅消费。开展“天下人游宜宾”和“宜宾人游宜宾”等文旅促进活动100场次以上。打造“文旅+”沉浸式业态10个,培育“演艺+旅游”夜间消费场景5个,支持景区、街区等拓展服务项目和业态场景,延长经营时间,扩大接待规模。鼓励错峰休假,探索“寒暑假+春秋假”,开展“乐学宜宾 筑梦家乡”等研学活动30万人次以上。(责任单位:市文广旅游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商务局)

(十五)培育体育消费。加快宜宾赛事中心建设,打造集体育健身、休闲娱乐、购物消费于一体的体育综合体5个。积极争取国际级国家级体育赛事资源,办好2025气排球全国总决赛、全国女篮锦标赛、宜宾长江马拉松等重大品牌赛事。鼓励支持社会团体积极开展大型赛事和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2025年不低于400场次。(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旅游局)

(十六)丰富健康消费。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推动符合条件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设体重管理门诊及营养科。拓展健康管理服务供给,开展线上AI预问诊、电子健康档案查询等服务。举办中医药集市、文化惠民系列主题活动,宣传推广中医养生知识,推介中医药大健康产品,试点打造中医治未病服务综合体。(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

(十七)拓展养老消费。新建、改扩建普惠型养老服务机构7个,试点探索国企领办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化发展。实施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扩围提能,提升60周岁以上老年人用餐补贴标准。依托特殊困难老人居家关爱服务,加快培育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推动助浴、助洁等居家上门服务社会化发展。持续开展“银发”消费活动。(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旅游局)

(十八)刺激餐饮消费。持续开展“宜宾燃面”“全鱼宴”“全竹宴”等品牌推广,2025年创新研发菜品50道以上,支持“五粮液酒家”等餐饮品牌“走出去”。鼓励职业学校(院)开设烹饪专业,支持行业协会开展烹饪技能培训和等级认证,支持各类厨师参与全国餐饮行业技能大赛。举办地方菜艺术节、美食节等餐饮消费活动100场次,打造美食之都。(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酒业发展局、市文广旅游局、市委人才大学城局)

(十九)提升家政消费。支持家政产业园与装修、家居等行业跨界融合发展,打造家政品牌。鼓励家政企业深入农村、社区开展技能培训,探索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拓展专业深度保洁、整理收纳、营养咨询等新兴服务领域,丰富家政服务供给。开展家政进社区服务,推行电子版“居家上门服务证”。(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委人才大学城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妇联)

四、改善市场环境营造消费氛围

(二十)创设良好经营环境。创新服务监管机制,探索试点乡镇(街道)便民中心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实现开办、注销等办理效率在法定时限基础上提升30%。推行公正柔性执法,杜绝“小过重罚”,整治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实施“明星商户”培育计划,2025年评选500个“明星商户”。(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政务服务非公经济局)

(二十一)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实施消费提质工程,培育100家食品行业精品单元,推动100家企业作出线下无理由退货及赔偿先付承诺,动员100家企业入驻“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新设100家消费维权工作站,常态聘请100名消费维权专家和志愿者。强化维权组织建设,提升投诉办理质效,严打售假等违法行为。完善消费者保护工作体制机制,规制职业索赔、打击恶意索赔,提升群众消费意愿。(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非公经济局、市司法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

(二十二)打造特色鲜明城市品牌。持续擦亮“中国酒都”“中华竹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城市名片。打响“万事皆宜·天下为宾”的文旅品牌,讲好长江首城文化故事、产业发展故事、文旅融合故事、美酒佳肴故事。构建城市形象和品牌传播体系,让“慕义求真、融酝和美,汇江向海、逐立上游”的新时代宜宾城市精神深入人心。(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游局、市商务局、市酒业发展局、市林业竹业局)

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把提振消费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责任,加强协同联动,细化专项行动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提振消费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宜宾发布微信公众号

来源:宜宾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