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行业内卷、市场变天,特斯拉FSD入华掀起智能驾驶军备竞赛,蔚小理加速城市NOA落地速度,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维度已悄然改变。有研究显示,2025年智能汽车软件价值占比将突破40%,生态协同能力取代单一技术指标成为核心竞争力。
当听到上汽放下“灵魂论”,当看到贾健旭与余承东相拥,当贾健旭高喊ALL IN尚界那刻,估计不少同行人看了,都会感概唏嘘。
突然想起有这么一句话,成年人的世界本来就很矛盾,也是复杂。更何况,现在关乎的是整个上汽的发展,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利益自然在先。
冷静细想,此时也非彼时,形势也已大有不同了。
几年前,上汽集团销量坚挺,盈利动辄几百亿。于情于理,当年的上汽和陈虹都有底气,没必要与当年华为智选车有任何瓜葛。
今天,行业内卷、市场变天,特斯拉FSD入华掀起智能驾驶军备竞赛,蔚小理加速城市NOA落地速度,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维度已悄然改变。有研究显示,2025年智能汽车软件价值占比将突破40%,生态协同能力取代单一技术指标成为核心竞争力。
而这一块,华为十分擅长。短短几年间,华为虽不造车,但华为的影子已几乎渗透整个汽车行业,走在了主流。华为鸿蒙座舱装机量已突破500万,ADS智驾系统累计里程超10亿公里,这些数字背后,是智能汽车时代最稀缺的生态资源,这种生态势能非单打独斗所能企及。
首当其冲的,是传统车企。而摆在传统车企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转型。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还继续固守,几年后处境又会变成怎样,恐怕没人敢保证。
但要知道的是,作为汽车行业的龙头集团,上汽想大船掉头,牵一发而动全身。而这个棘手的问题,交到了上汽集团史上最年轻总裁贾健旭手上。
对于他来而言,面临的不仅是转型问题,还背负着灵魂论、面子论的舆论压力。此时,贾健旭的选择是,在上汽集团前掌门人陈虹退休不到半年后,不怕打脸火速与华为牵手,于是有了鸿蒙智行第五界——尚界,并高举ALL IN尚界的口号。
暂且不说尚界是否能成功,但至少可感受到以贾健旭为首的新一届年轻领导班子的压力,他们断腕三刀,不顾尊严、面子以及他人的眼光,牵手华为。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无奈,但在小编看来,这叫大局观。在当下,放下执念的转身,才是对"灵魂"最深刻的坚守。
可以想象一下,一边是关税壁垒压迫,另一边又是新势力以及友商的价格战冲击,对飞凡、智己等自主品牌,以及上汽通用等合资企业产生了压迫感。尽管近年上汽自主品牌销量占比在提升,单单靠自家自主品牌守盘,是远不够的,那就更别说突破了。此时,尚界的到来,就如及时雨,也成为了上汽手上重要的筹码,既可守又能攻。贾健旭的这一刀,看似弃守灵魂,实则赢了上汽的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牵手华为一事,贾健旭也拜访过老领导陈虹。老领导一听也表示支持,由此可见形势彼一时此一时,看对形势,跟对趋势,才是转型的正确之路,选择永远大于努力。
再说了,从上汽的决心可以预估,尚界很大概率会成功。据称尚界首款车型聚焦18-25万主流市场,这将是鸿蒙智行最亲民的产品。这个价位段,有华为赋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以及产品审美等在线,加上上汽背书,难道不比上汽现在的自主产品更有吸引力吗?
仅从这一角度审视,以贾健旭为主的领导班子主导的这次战略转型,小编认为是可圈可点的。在正确的方向做对的事情,可想象上汽转身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曾有一段时间,业界对贾健旭成为上汽集团最年轻的总裁始终有争议。资料显示,贾健旭的工作履历长时期以海外市场为主,基本没有上汽乘用车自主板块的履职经验。那为何又能获得陈虹及王晓秋等领导的认可,予之不断地提携?又为何如今贾健旭能同时挂帅智己和尚界?对于这般质疑,小编也似乎终于找到了答案。
诚然,贾健旭的大局观以及魄力,是一般人难以相提并论的。他的“跪式转身”,需要的勇气也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作为年轻一代的领导班子,他的思想可以更与时俱进,也可以更决断,可以不要面子,也可以不要尊严,但集团的命运始终至上。在此之上,其实上汽转身也就不那么难了。
来源:汽车网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