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将“一大批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毕业即失业”的原因,归咎于“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不够努力”、“放不下面子”等等。
对于将“一大批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毕业即失业”的原因,归咎于“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不够努力”、“放不下面子”等等。
我只想说两个字,无语。
我本科是211、理科专业、有实习经验,按道理来说,多多少少找工作应该要好找一些,但就业市场挺魔幻的。
去年去广州找工作时,什么长衫、短衫的,我都脱得干干净净,再脱我就要裸奔了。
当时只要不是打电话、当主播、教培的工作,但凡与我过去经历有一点点相关的,我都试着投了。
跨境电商、信息流、公关、新媒体运营、小说投放、文员、助理等等,我都有积极约面试。
有的公司从我暂住的地方,坐地铁过去,要近2个小时,我也去了,面试前会认认真真去小红书上搜索面试经。
最后,除了一个公司给我发了offer,其他的面完就没有消息了。
那是不是因为我对工作条件,太过于挑三拣四而造成的?还真不是。
去广州前,我想一定要找个双休的,工作与生活平衡非常重要,钱少点都行。
但在广州,双休好像犯法,要找双休的工作比登天还难,我降低了要求,单休也行的。
去面试一个电商运营时,hr告诉我,他们这个是单休,我说,能接受。
hr再说,要轮岗,加班是经常性的,我说,可以的。
又说,轮到搞直播这个岗,前期工作很多,直播完还要复盘数据等等,轮岗这一周应该都是凌晨2、3点才下班,我说,好的。
hr最后提了,因为周末、节假日,正好是他们流量比较大、赚钱的主要时刻,那这些时候,在家也需要完成部分工作哦,我说,没问题。
我觉得我已经够降低预期、放低要求了,也够放低姿态了吧,但面完就没消息了。
既然最后还是有一家公司愿意给我offer,我为什么不愿意接?
那家公司是与生物科技有关的,招的岗位是新媒体运营,负责运营公众号、小红书、抖音等等。
岗位与我挺匹配的,我是生物科学专业的,拿过奖学金,有新媒体运营经验和成果。
hr看了我的简历,还算满意,问我最低能接受的工资多少。
我知道,这个市场就业环境已经非常差了,得先生存才能生活,得有个工作先干着,我看这份工作是双休,虽然是早九晚七,工作时间长了一点,但也不错了。
我报了4000,没要高价。
后来安排面试,考了我非常多的专业知识、运营经验,又告诉我,因为人手暂时不够,也要帮忙做做其他岗位的活,我都表示可以理解的。
最后,确实给我发了offer,但这份offer工资3200,试用期不交社保。
我看到hr发给我预我工资时,突然有点愤怒,说好的最低4000,在我已经答应了一大堆不合理要求后,还要再剥削一下,试探试探底线。
我拒了,hr发消息来问,想要多少工资,我突然不想再继续这场闹剧了。
也就是那一刻,我清楚认识到就业环境就是如此病态,于是,我开始琢磨做起兼职。
后来,有朋友和我闲聊,问我要不要考虑进厂,还有5、6千,就是累了点。
我真的认真思考了好一会儿,有点心动。
所以,是年轻人脱不下长衫吗?
大部分人已经选择了一退再退,但很多公司在不断地得寸进尺,就业市场在不断逼迫他们。
我总觉得“长衫论”、“努力论”充斥着某种傲慢。
这些获得成功的人,简单粗暴把自己的成绩归因于努力,然后傲慢地认为,没有成功的人是不努力。
觉得自己都能做到,那其他人为什么做不到,他们做不到就是没有努力。
诚然,成功离不开努力。
但他们成功的背后,靠的不单单是努力,机遇、蹭上某一波红利、运气、父母的人脉资源托举等等,也发挥了作用。
别人吃不上饭时,在旁边吃肉不吧唧嘴,也是一种美德。
如果你不幸失业、暂时找不到工作,不要过度责怪自己,在我们能力范围内,把能做的做好,慢慢来。
虽然我们暂时没有赚钱,但不加班、不熬夜、不被领导骂,乳腺和甲状腺很好,省了很多看病的钱。
某一个阶段过得不好,不代表整个人生,我们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来源:中年年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