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脊髓损伤:其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是指在损伤时外力物理因素的影响,通常是不可逆的;继发性损伤是原发性损伤的延续和发展,是一种复杂的级联放大反应,涉及多种机制,其中脊髓损伤后的“炎症风暴”是最重要的病理事件,而小胶质细胞
文题释义:
脊髓损伤:其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是指在损伤时外力物理因素的影响,通常是不可逆的;继发性损伤是原发性损伤的延续和发展,是一种复杂的级联放大反应,涉及多种机制,其中脊髓损伤后的“炎症风暴”是最重要的病理事件,而小胶质细胞是级联各种通道及引发再损伤的始作俑者。
二氢槲皮素:属于维生素P族,广泛存在于多种中草药,不仅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还有广泛的药理学作用,包括抗氧化、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而且其生物安全性极高。
背景:小胶质细胞诱导的“炎症风暴”是导致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细胞死亡的重要病理因素,极其不利于脊髓损伤后的恢复。二氢槲皮素属于维生素P族,有极好的生物活性,对脊髓损伤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神经保护作用,需进一步明确其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究二氢槲皮素是否能够通过其抗炎、抗氧化性能改善脊髓损伤后诱发的炎症状态,达到保护脊髓损伤的目的。
方法:将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和低剂量(30 mg/kg)二氢槲皮素组、高剂量(50 mg/kg)二氢槲皮素组。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术后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后3组制备脊髓损伤模型,术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30 mg/kg及50 mg/kg二氢槲皮素腹腔注射,术后4周取材。采用BBB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机械缩足反应阈值评价大鼠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痛觉恢复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尼氏染色观察尼氏体数量及神经元形态,检测脊髓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免疫荧光检测活性氧表达及小胶质细胞Iba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脊髓中Iba1及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行为学测试:自术后14 d起,高剂量二氢槲皮素组大鼠BBB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脊髓损伤组(P
https://orcid.org/0000-0002-3509-5025(徐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炎症因子, 小胶质细胞, 尼氏体, 二氢槲皮素, 神经元, 活性氧, 抗炎因子
引用本文:徐 彪, 董玉珍, 路 坦. 二氢槲皮素对脊髓损伤大鼠炎症反应标志物表达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5, 29(32): 6843-6850.
二氢槲皮素对脊髓损伤大鼠炎症反应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