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林右旗:践行民族团结使命,续写“国家的孩子”传奇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8 16:13 2

摘要:“国家的孩子”故事是内蒙古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书写的一段历史佳话,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实践证明,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精神符号。近年来,赤峰市巴林右旗完整准确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阐释宣传“国家的孩子”

“国家的孩子”故事是内蒙古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书写的一段历史佳话,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实践证明,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精神符号。近年来,赤峰市巴林右旗完整准确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阐释宣传“国家的孩子”这一精神符号的精神特质与时代价值,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凝心聚力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力量。

追溯草原往昔

探寻历史深处的民族团结印记

为深入阐释宣传巴林草原上“国家的孩子”的故事,巴林右旗深入探寻“国家的孩子”这一民族团结的深刻印记。深掘档案资料。巴林右旗积极挖掘这段历史,走访自治区、赤峰市档案史志馆,查阅泛黄纸张,寻找巴林右旗“国家的孩子”的点滴记录,从安置规划到生活细节,逐一梳理。根据档案记载昭乌达盟(今赤峰市)接收 60 名,其中巴林右旗接收 25 名。亲证口述历史。为使 “国家的孩子” 的故事更加鲜活饱满、立体全面,深入开展亲历者采访工作。寻访当年负责接收并悉心照料孩子们的保育员,聆听他们口中那些饱含深情与温暖的感人故事。同时,与在巴林右旗成长起来的“国家的孩子”们促膝长谈,认真记录他们的成长历程与心灵感悟。撰写地方故事。经过努力,构建起丰富的巴林右旗“国家的孩子” 资源库,并创作撰写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真实,情感真挚的故事,诸如“两个国家的孩子组建的幸福家庭”“被养在蜜罐里的孩子”“‘珍贵的’孩子西吉热”“代小老人关于父亲的回忆”“孝顺是最大的回报”“感恩教育需要代代相传”“保育员乌云的故事”等巴林右旗“国家的孩子”系列故事,清晰展现那段草原往事,为讲好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奠定坚实基础。

搭建宣传平台

筑牢民族团结进步传播阵地

为进一步诠释“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历史佳话,巴林右旗不断探索宣传展示方式。

建设教育实践基地。2022年,建成自治区首家旗县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在基地各场馆、教育实践点融入巴林右旗“国家的孩子”故事内容,陈列丰富历史资料、图片与实物,生动再现“国家的孩子”在草原的成长历程。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国家的孩子”纪录片与访谈,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内蒙古各族人民深深的爱国情。

打造故事课堂品牌。创新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堂,培育“‘国家的孩子’在巴林右旗”民族团结故事课堂品牌,组建专业宣讲团队,包括“国家的孩子”本人、见证者及专家学者,通过宣讲深入诠释这段历史佳话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拓展线上宣传渠道。打造数字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开设“国家的孩子”专题板块,发布“国家的孩子”故事文章、图片与视频,同时在旗内各大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媒体发布“国家的孩子”内容,扩大宣传覆盖面与影响力,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舆论氛围。

深化宣传教育

让民族团结的接力棒代代相传

彰显民族团结魅力。以“国家的孩子”故事为源泉,积极开展文艺创作活动,精心打造了《心铃》《国家的孩子》等一系列富有感染力的文艺作品。通过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国家的孩子”故事中的情感内核与民族团结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

筑牢民族团结思想根基。将巴林右旗“国家的孩子”故事作为旗委党校重要课程,培养专业宣讲老师,不断提升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邀请国家的孩子及其后人采取情景式、互动式教学,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了解“国家的孩子”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民族精神,增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认识。截至目前,已开设课程80余次,受教育党员干部达2500余人次。

拓展民族团结传播渠道。以巴林右旗“国家的孩子”故事为核心题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表现手法,精心制作主题新媒体产品,拓展传播渠道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发布,生动展现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历史佳话。在学习强国、“道中华”、新华社等央级媒体发布巴林右旗“国家的孩子”信息报道10余篇。

传承民族团结优良传统。组织“国家的孩子”本人及其后代、保育员,深入开展 “国家的孩子”系列活动,通过感恩仪式、分享成长故事等多种形式举办讲座、宣讲、座谈、联谊等活动80余场。生动再现那段跨越民族、跨越地域、跨越血缘的传奇故事,激励各族群众传承和弘扬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

弘扬民族团结时代精神。将巴林右旗 “国家的孩子” 故事作为全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的关键内容,组一支由“国家的孩子”的孩子宝力布森、乌兰其其格等担任宣讲员的专业团队,以亲身经历和家庭故事为教材,深入基层、社区、学校、企业等地开展宣讲活动,讲述先辈们的感人故事,深入诠释民族团结在新时代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已开展宣讲活动300余场。

来源:CFTV法治赤峰一点号

相关推荐